山東 林偉偉
(作者單位:山東省蓬萊第一中學)
海水性質是魯教版等多版地理新教材增加的專題內容,魯教版將其整合在必修一《水圈與水循環(huán)》章節(jié)中,由于使用新教材的學生大多是2019年入學,2022年參加高考,所以新增章節(jié)內容應該作為2022年高考重點研究的內容之一。
縱觀近幾年高考試題,考查海洋地理頻次較高的是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江蘇卷”)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福建卷”),2021年考查比重較大的是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廣東卷”),深度研究歷年全國卷和部分省區(qū)試卷中有關海水性質考查的地理試題,歸納其考查的特點和規(guī)律,展望2022年高考的考點考向,結合時事地理和科學研究,研發(fā)創(chuàng)新試題,實現精準備考。
研究2011—2021年共十年全國卷和部分省區(qū)高考地理試卷中有關海水性質考查試題的特點,從海水性質的地理要素、海水性質的地理原理、試題的分值三個視角進行深度研究,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定量分析法,揭示其考查的基本特點和規(guī)律,為2022年高考備考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表1為2011—2021年全國卷和部分省區(qū)高考地理試卷中有關海水性質的考查分析。
表1 2011—2021年全國卷和部分省區(qū)高考地理試卷中有關海水性質的考查分析
續(xù)表
【量化分析】
從考查題組分析,近十年共考查試題16組,其中全國卷考查2組,占比12.5%;江蘇卷考查9組,占比56.25%;福建卷考查1組,占比6.25%;浙江卷考查1組,占比6.25%;廣東卷考查3組,占比18.75%,從考查數據分析,近年來江蘇卷考查的頻次較高,廣東卷在2021年高考考查的頻次最高。因此,有關海水性質的研究,應以江蘇卷和廣東卷為主,進行深度整合。
從考查內容分析,近十年考查最多的為海水鹽度共8次,其次是海水溫度6次,海冰4次,海水成分2次,海霧1次,海水透明度1次。因此,對海水鹽度和海水溫度以及海冰知識點的考查可供參考的高考試題比較多,備考體系相對比較成熟;而海水成分、海霧、海水的透明度仍需要深度研究,加強創(chuàng)新試題的研發(fā),實現備考的針對性。
以教材為主導,結合網絡資源和科學研究成果,對海水性質的思維進行深度整合,整合以兩級思維鏈條的形式進行,實現思維的高度概括與總結,拓展思維寬度,加深思維深度,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海水鹽度、海水密度、海水溫度是教材中的內容,海冰、海水顏色和透明度、海水成分為非教材的拓展內容,這六個要素為一級思維鏈條。然后再拓展研究一級思維鏈條的地理要素,即為二級思維鏈條,二級思維鏈條可以展開的內容非常多,本次整合主要以核心內容為主,突出主干思維。如圖為海水性質的思維整合圖。
結合近十年高考試題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內容,及時關注時事地理和科學研究,對2022年高考的考點考向進行展望和預測。表2為海水性質的2022年高考考點展望。
表2 海水性質的高考考點展望
日常教學中,有關海水性質的試題數量不多,尤其是與新高考接軌的試題數量更少,因此,針對新高考的試題訓練需要加強,一線教師可利用時事地理和科學研究,結合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考查的新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試題研發(fā),尤其是近幾年高考試題對地理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考查,進而提升備考的針對性,減少日常教學和考試內容的割裂感。
【創(chuàng)新試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帝汶海位于澳大利亞大陸北側,如圖1所示的位置,圖2為某科學研究機構在帝汶海附近檢測的某年帝汶海海表鹽度的月平均值,讀圖回答問題。
圖1
圖2
(1)說明澳大利亞北部,帝汶海附近大陸的氣候類型,并分析成因。
(2)分析帝汶海月平均海表鹽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現的月份,并分析成因。
【參考答案】
(1)熱帶草原氣候。緯度較低,全年高溫;夏半年,受南移的赤道低氣壓帶影響,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較多,且由于氣壓帶風帶南移,東北信風過赤道后偏轉為西北季風,風從海洋上吹來,帶來降水;冬半年,受北移的東南信風帶的控制,降水少。因此,形成全年高溫,旱雨季交替的熱帶草原氣候。
(2)海表鹽度的最高值出現在1月份,最低值出現在7月份。1月份為南半球的夏半年,此時由于氣壓帶風帶南移,東北信風過赤道后偏轉為西北季風,風從海洋上吹來,帶來鹽度較高的海水,因此,鹽度高;而7月份受北移的東南信風帶控制,無高鹽度海水補充,因此,鹽度較低。
【命題及創(chuàng)新點分析】
第(1)問是常規(guī)題目,試題比較容易。第(2)問主要體現逆向思維和地理推理能力的考查。近幾年高考試題主要從淡水補給和蒸發(fā)量方向對海水鹽度進行考查,如果按照常規(guī)思路分析,1月份帝汶海和澳大利亞北部降水較多,表層海水鹽度應該比較低,7月份受東南信風影響,降水少,表層海水鹽度應該較高;但是,此處的鹽度高低正好與常規(guī)思維分析結果相反,所以此處海水鹽度的高低與降水量關聯性不強,反而與不同鹽度的海水補充有一定聯系,體現對逆向思維和地理推理能力的考查,與近幾年高考考查趨勢相一致。
綜上所述,“海水性質”專題是多版本教材新增內容,需深度整合研究,本文通過研究近十年高考試題中有關海水性質考查的特點和規(guī)律,并對“海水性質”章節(jié)進行深度思維整合,展望2022年高考的考點考向,結合時事地理和科學研究,研發(fā)創(chuàng)新試題,提升備考的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