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云 王錚
劉全國生前做代辦工作記錄的情景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雷鋒日記》里這句樸實的話語,就是撫順市望花區(qū)和平街道雷鋒社區(qū)黨員家庭代辦員劉全國的精神寫照,他心系群眾,退而不休,辦實事、真辦事,用實際行動續(xù)寫雷鋒日記,踐行初心使命,彰顯黨員風采。
變“群眾跑路”為“黨員跑腿”,變“被動承接”為“主動服務(wù)”,變“對上負責”為“對下服務(wù)”,變“有限管理”為“無限服務(wù)”,這是劉全國以代辦員、知心黨支部書記的雙重身份作出的鄭重承諾。
雷鋒社區(qū)居民以原撫順特殊鋼廠職工和家屬為主。這里基礎(chǔ)設(shè)施老化,空巢老人、病殘居民相對集中。為了解決居民辦事難、維修難等問題,2013 年,雷鋒社區(qū)提出要創(chuàng)辦黨員家庭代辦站,免費為居民提供代辦服務(wù),社區(qū)黨委書記吳振華找到了知心黨支部書記劉全國?!盀榇蠹曳?wù),我愿意!”接到任務(wù)后,劉全國立即表態(tài)。
為給愛心黨支部的黨員和居民提供一個方便的工作學習活動場所,劉全國做通老伴的思想工作,把自己家變成了支部辦公室、黨員家庭代辦站。黨員權(quán)利義務(wù)制度展板、黨員服務(wù)活動照片展、記錄簿冊材料等,布滿了他的家。知心黨支部有部分黨員因高齡、患病,無法及時參加黨支部會議和上黨課,劉全國就親自上門傳達相關(guān)內(nèi)容,做到不落下一人。
“堅持以黨建為核心引領(lǐng),充分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核心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參與社區(qū)、樓院全面治理……”劉全國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為了讓居民盡快熟悉自己,信任自己,全面開展代辦工作,劉全國自掏腰包印了幾盒名片,正面印著他的姓名、聯(lián)系電話、樓號地址,背面印著代辦站的服務(wù)項目,平日遇到居民就發(fā)一張。他還設(shè)計了居民信息登記表,對3 棟樓、270 戶家庭,挨家挨戶了解實際情況,把每戶居民的情況都登記得清清楚楚,對于失獨家庭、空巢老人等困難居民,重點標注,制訂幫扶計劃。
10 號樓、11 號樓的暖氣多年不熱,有居民找到他說:“聽說代辦員啥事兒都能給辦,我們這幾棟樓一到冬天,在屋里穿棉襖都冷,年年找,年年拖著不辦,你要能把這事兒解決了,我們就信你!”老舊小區(qū)暖氣管線改造可不是小工程。那時天兒已經(jīng)冷了起來,劉全國拎著個大號的保溫水瓶,到供暖單位辦公室一坐就是一天?!邦I(lǐng)導,我們那兒的外走廊樓,冬天屋里只有七八度,居民都盼著家里能暖和點兒,你要是能把這事解決了,可就是居民的大恩人啊!”劉全國不吵不鬧,就和他們掏心窩子講道理。連續(xù)跑了十來天,連維修工都認識他了。最后供暖單位負責人終于被他感動了,承諾先把暖氣管線疏通一下,來年專門采買特殊的大號管子,給小區(qū)舊樓全部更換供暖管線。
第二年開春,暖氣剛停,劉全國又開始一趟趟地往供暖單位跑。幾經(jīng)努力,工程終于如期進行,還特意為頂樓和供暖末端的住戶更換了粗一些的暖氣管。當年供熱的那一天,老樓的屋里暖乎乎的,多年的老大難問題終于解決了!居民們絡(luò)繹不絕地到劉全國家道謝:“劉大哥,你還真把這事兒辦成了,有兩下子,我們信你!”就這樣,靠著一次次地為居民辦“小事”,且一辦到底,劉全國和居民越來越熟悉,越來越親近,居民都知道,有困難就找“劉大哥”。
“要做好代辦工作,重要的是要有黨員的責任心,有奉獻精神。代辦服務(wù)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p>
“上午,清掃社區(qū)廣場,清理長廊垃圾;中午到二院給金曉鋼送飯;下午陪同物業(yè)工作人員檢查下水井疏通情況?!?/p>
“解決了市場商販使用高音喇叭噪聲擾民問題,受到附近居民一致好評、擁護、歡迎。以后還要加強巡查,防止反彈?!?/p>
……
一筆一畫,一絲不茍。這些文字,是劉全國生前寫下的工作日記。他憑著一腔熱情、一名老黨員的責任心,每天奔忙在為民代辦的路上,解決一個個難題,辦好一件件實事。
和劉全國同住一個樓的54 歲的居民王大哥,患有精神疾病,一人獨居,生活十分困難。劉全國主動提出幫他申請低保。接下來的日子,劉全國陪著他辦理精神疾病鑒定等手續(xù);開具下崗失業(yè)證明;到民政部門為他開了未婚證明;到產(chǎn)權(quán)管理部門辦理了無房證明……一道道手續(xù)辦下來,劉全國整整花了一周時間,終于幫助這位居民辦妥了一切事情。
17 委的居民樓臨近市場,由于有30 多個商戶天天使用高音喇叭叫賣,附近居民長期受擾。劉全國了解到這件事后,對商戶打起了“感情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之后,劉全國還發(fā)動24 名黨員志愿者組成治安巡邏隊,接到舉報電話,就立即出動,進行勸阻。經(jīng)過兩個月的堅持,再沒有商戶使用高音喇叭了,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我家里沒有米和菜了?!币咔榉揽爻跗?,83 歲的郭慶源老人給劉全國打來求助電話。郭慶源的孩子在外地工作,老伴身體不太好,購買生活必需品有困難?!昂玫?,我來幫你想辦法,一定盡快給你送去!”放下電話,劉全國立即趕到超市購買了米和蔬菜,送到郭慶源家中。針對社區(qū)獨居老人較多、接收消息不及時的情況,劉全國逐戶向老人宣傳防疫知識,疏導恐慌情緒,幫老人買菜、買藥、測量體溫。每次為大家服務(wù)后,劉全國還不忘叮囑:“有病、有事、有困難,隨時給我打電話,立即就到?!?/p>
幾千個日日夜夜,劉全國的日常工作始終圍繞著這些煩瑣的“小事”周而復始。代辦各種證件,代交各種費用,上門維修、疏通下水管道……記錄本上,這樣點點滴滴的“小事”,每天多則三四件,少則一兩件,就是這些看似尋常的“小事”,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生活之憂,讓居民認識了、熟悉了身邊的這位“劉大哥”,大家打心眼兒里喜歡上了這位可親可敬的“百姓雷鋒”。25 本厚厚的工作日記,密密麻麻地記錄了7 年間他為居民代辦的6000余件民生實事,折射出一名有著40 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堅守的初心。
劉全國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常常累得腿部疼痛難忍,別人勸他休息,可他堅決不同意。為了更快更好地幫助居民完成代辦服務(wù),劉全國自費購買了電動車,每天穿梭在樓宇間。
積勞成疾的劉全國累倒了。2020 年11 月2 日,劉全國做了心臟支架手術(shù),下了4 個支架。出院時,醫(yī)生反復叮囑他好好休養(yǎng)??蓜⑷珖洅熘k站的工作,一出院就忙了起來。2020 年12 月26 日22 時30 分左右,就在劉全國病發(fā)的前一天,附近的居民樓突然停電。接到居民打過來的電話,劉全國立即去現(xiàn)場查看情況,一直等到維修人員搶修好才回家休息。2020 年12 月27日一早,劉全國到社區(qū)參與社區(qū)換屆的準備工作,一直忙到中午?;氐郊液?,劉全國拿出寫了一半兒的工作總結(jié),本想趁空兒寫上幾筆,卻突感心臟不適,沒能等到救護車的到來,就永遠地走了。那份沒有寫完的工作總結(jié)永遠地停留在“回應居民關(guān)心的環(huán)境大事”以及還沒來得及展開說的“1”那里。
舉行葬禮時,街道、社區(qū)的領(lǐng)導和工作人員,他幫助過的鄰居,與他并肩工作過的黨員和志愿者們,不約而同地前來送劉全國最后一程。淚水模糊了送行者的雙眼,人們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劉全國就這樣離開了。
妻子鮑玉坤說:“全國特別熱愛他的工作,走的前幾天,還一直為大家服務(wù)。這幾年,全國幾乎天天都在為社區(qū)、為居民忙活,早出晚歸。有時半夜剛到家,接到一個電話,他就又出了家門?!薄案赣H還在時,每天晚上6點多,是我家最熱鬧的時候,支部里的黨員,左鄰右舍都會來我家里聚一會兒,聊聊社區(qū)里的事兒,討論代辦站的工作,說一說家長里短……”兒子劉明家深情地回憶起父親。他說,自己能看出來,父親是真心喜歡代辦員這個身份,把為民代辦當作自己的事業(yè)。妹妹劉全鳳說:“哥哥身體不好,我們家人不是太支持他,都勸他別做了,但他一如既往,每次跟我們交流都首先提到社區(qū)工作。他堅持到最后一班崗,一直到‘走’那天還到社區(qū)開會?!?/p>
“群眾的事無小事。做好群眾工作,用心最重要?!边@是劉全國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在實際行動中也無怨無悔、馳而不息地加以踐行。他把街坊鄰里當親人,把別人的事當自家事,把黨員代辦服務(wù)進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份沒有寫完的工作總結(jié),充分體現(xiàn)了他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雷鋒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