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明偉 吳啟勇 方 驊
(杭州中車車輛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200)
跨座式單軌列車運行在混凝土制軌道梁(以下簡稱“PC軌道梁”)上。PC軌道梁底面固定在軌道地基上,上表面為走行面,供單軌列車的走行輪運行,側面為穩(wěn)定面和導行面。單軌列車的導向輪和穩(wěn)定輪從軌道梁兩側夾緊軌道梁,使列車穩(wěn)定并控制列車沿軌道梁的方向運行。在跨座式單軌的軌道梁兩側安裝有接觸軌,每側一根,通過電客車集電靴與復合軌的接觸為電力機車組提供電能。
跨座式單軌軌道檢修是檢測維護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單軌列車運行的安全性,需要經常對軌道梁表面是否存在缺陷、接觸軌的安裝位置及磨損程度進行檢測。有鑒于此,針對蕪湖跨坐式單軌系統(tǒng),研制出一種跨坐式單軌軌道巡檢系統(tǒng),當搭載檢測系統(tǒng)的工程車在單軌軌道上行進時,該檢測系統(tǒng)能夠實時、準確地獲取位置信息,分析接觸軌的磨損程度信息和軌道梁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并對線路進行限界檢查,取代傳統(tǒng)的人工巡檢方式,節(jié)省了人力和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統(tǒng)一檢測標準,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該系統(tǒng)主要包括檢測系統(tǒng)主機、軌道梁信息采集裝置、接觸軌信息采集裝置、限界信息采集裝置和顯示器。
1.1.1設備概述
軌道梁檢測裝置用于實時監(jiān)測軌道梁的裂紋參數(shù),及時獲知軌道梁工作情況,為用戶制定軌道梁維修計劃。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檢測系統(tǒng)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1 PC軌道梁檢測裝置系統(tǒng)組成示意圖
圖2 軌道梁檢測系統(tǒng)示意圖
1.1.2軌道梁裂紋檢測
將線激光投射在軌道梁表面,采用高速線陣相機獲取軌道梁灰度圖像。軌道梁存在裂紋處,光條的強度會下降,通過分析光條的灰度值,可以獲取軌道梁的裂紋信息[1]。
采用光電編碼器控制線陣相機的采樣時間,保證等間距采樣,采樣間距為0.5 mm。在工程車行進過程中,以15 km/h的速度為例,為了保證0.5 mm的采樣間距,線陣相機的采樣速率應不小于8 334 Hz。選用分辨率為2 048×1的線陣相機,幀率最高可達51 kHz,可以滿足15 km/h的巡檢速度。
軌道梁走行面的寬度為690 mm,相機的像素為2 048,計算可得分辨率為690 mm/2 048=0.33 mm。走行面的總寬度為1 600 mm,每側各配置2臺線陣相機,相機總像素為4 096,計算可得分辨率為1 600 mm/4 096=0.39 mm。相機部署圖如圖3所示。
圖3 軌道梁走行面相機部署圖
軌道梁左右兩側為穩(wěn)定面,各有2個高清相機,圖像采集方向與軌道延伸方向垂直。同時在兩側分別有2個激光補光光源,如圖4所示。
圖4 軌道梁穩(wěn)定面相機部署圖
1.1.3指型板檢測
指型板探測器用于探測連接2根軌道梁的金屬指型板。指型板探測器采用電感式接近開關,安裝在工程車底部。當下方為混凝土材質的軌道梁時,接近開關向采集卡輸出低電平,當下方出現(xiàn)金屬指型板時,接近開關向采集卡輸出高電平,圖像采集系統(tǒng)能夠通過指型板探測器確定指型板在圖像中出現(xiàn)的位置,指型板部分的圖像可被直接標記,避免指型板干擾裂紋檢測,同時根據(jù)指型板探測器的電平信號,可以調取指型板圖像做針對性分析,通過圖像識別,實現(xiàn)指型板狀態(tài)檢測。
軌道梁檢測系統(tǒng)可自動記錄裂紋數(shù)據(jù),存儲在硬盤中。通過與多次歷史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可以對裂紋變化的趨勢進行分析,擬合出裂紋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及時提醒相關人員對軌道梁進行維護。
1.2.1設備概述
接觸軌檢測系統(tǒng)運用機器視覺技術[2],搭載在工程車上,在工程車行進過程中,實時監(jiān)測接觸軌的磨耗、輪廓、偏移、傾斜等參數(shù),對接觸軌進行自動化、動態(tài)檢測,及時獲取接觸軌工作情況。裝置組成如圖5所示。
圖5 接觸軌檢測裝置系統(tǒng)組成示意圖
1.2.2接觸軌幾何參數(shù)檢測
接觸軌幾何參數(shù)主要包括接觸軌磨耗和接觸軌偏移或傾斜。
接觸軌磨耗:接觸軌表面與集電靴長期接觸摩擦,會產生磨耗,接觸軌內側沒有與集電靴相互接觸,因此接觸軌內側沒有磨耗。測得接觸軌內側與其表面的高度差,即可獲得接觸軌磨耗。
接觸軌偏移或傾斜值:接觸軌相對于軌道梁在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的偏移。
如圖6所示,采用線激光掃描技術[3],在系統(tǒng)同步控制下,向接觸軌表面投射直線型激光。
圖6 接觸軌檢測示意圖
當接觸軌表面存在高度差時,光條會發(fā)生彎曲,光條的彎曲程度,對應著接觸軌表面的高度信息。高度信息的變化,對應著接觸軌的磨耗。選用面陣相機,分辨率為2 048×1 536,相機視野為350 mm,拍照分辨率為350 mm/2 048=0.17 mm。
光條覆蓋接觸軌的表面和軌道梁。光條被接觸軌上表面、軌道梁側面分為兩節(jié)。根據(jù)兩節(jié)光條的水平距離,可以測得接觸軌水平方向的偏移值;根據(jù)光條距離接觸軌和軌道梁上表面的距離,可以測得接觸軌垂直方向的偏移值,相機視野為800 mm,拍照分辨率為800 mm/2 048=0.39 mm。
接觸軌檢測系統(tǒng)可自動記錄磨耗數(shù)據(jù),存儲在硬盤中。通過與多次歷史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對磨耗變化的趨勢進行分析,擬合出磨耗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推導磨耗到限的時間,可及時提醒相關人員對供電軌進行維護。
1.2.3接觸軌壓力檢測
采用輕型合金壓力傳感器結合加速度計測量接觸軌壓力。4個力傳感器分別安裝在特制集電靴滑板的四角,測出的力分別用F1、F2、F3、F4表示。假設FJ是待測的接觸軌力,m是滑板的當量質量,a是滑板的加速度。FJ=F1+F2+F3+F4±m(xù)a,式中,m是固定數(shù)值,不需測量,只要測出4個傳感器的F1、F2、F3、F4,用加速度計測出a,就可以計算出接觸軌力FJ。
采用12位A/D轉換器,輸出電平為±5 V,輸出4 096個數(shù)字量,則壓力計的分辨率為100 N/2 048=0.05 N,誤差為100 N×0.017%=0.017 N。每個測力板由4個壓力計組成,則4個壓力計的誤差和為0.017 N×4=0.068 N。
假設滑板的重量為1 kg。加速度計的誤差為5g×0.1%=0.005g,造成的壓力誤差為0.005g×1=0.05 N。
綜合考慮壓力計誤差和加速度計誤差,最終接觸軌壓力的誤差為0.068 N+0.05 N=0.118 N。
1.2.4接觸軌硬點檢測
集電靴滑板經過接觸軌硬點時,會在接觸瞬間,產生較大的沖擊力,加速度可達100g,故采用加速度傳感器對接觸軌硬點進行檢測。
加速度計安裝在特制集電靴滑板后方,用于測定集電靴滑板通過接觸軌硬點時所受到的沖擊加速度。
采用12位A/D轉換器,輸出電平為±5 V,輸出4 096個數(shù)字量,則加速度分辨率為150g/2 048=0.073g。當測量的范圍為±100g時,誤差為100g×1%=1g。
1.3.1設備概述
跨坐式單軌限界檢測系統(tǒng)利用激光雷達,安裝在工程車前段,在行進過程中,對線路限界進行自動化動態(tài)檢測,對超限限界位置進行聲光警示,且超限數(shù)據(jù)具有紅色警示,將超限信息與位置信息融合,便于返查。
1.3.2限界檢測
限界檢測主要手段為激光雷達斷面掃描[4]。
所用激光雷達掃描角度為190°,角度分辨率為0.25°,掃描頻率100 Hz,測量距離≥30 m,測距分辨率為±12 mm。為了實現(xiàn)360°掃描,系統(tǒng)總共布置2臺激光雷達,分別位于車頭的兩側。在車速低于10 km/h時,激光雷達可實現(xiàn)無間距掃描。
并且激光雷達具備三維重建功能,根據(jù)采集的點云數(shù)據(jù),可以繪制線路的三維圖像。
同時可配備視頻監(jiān)控,針對整條檢測線路進行全過程監(jiān)控并錄像,便于對全線路的宏觀監(jiān)控。
綜合定位子系統(tǒng)由光電編碼器、RFID閱讀器及組合導航系統(tǒng)組成,實時發(fā)送出經過修正的位置信息。光電編碼器安裝在車輛轉動軸上,所構成的里程計通過光電轉換將角位移信息轉化為脈沖數(shù),提供速度值以及里程數(shù)。但由于在檢測車運行過程中,線路存在諸多原因,如彎道、打滑、空轉等情況都可能造成定位誤差,RFID閱讀器通過讀取軌道上的電子標簽信息,獲得準確的站點信息,用于補償里程計誤差;組合導航系統(tǒng)可提供工程車實時位置信息,沒有累計誤差。組合導航系統(tǒng)采用導航高精度MEMS組合導航系統(tǒng),集成了GPS功能與慣導功能,定位精度可達到1.5 m,但是在某些路段,GPS信號可能會被遮擋,組合導航系統(tǒng)無法提供準確定位。因此采用多傳感器融合定位可以彌補里程計的累計誤差,同時也避免了GPS信號受遮擋情況下無法定位的缺陷。
運行中車體存在多個自由度振動,檢測設備安裝于車體上,需考慮車體隨機振動引起的隨機誤差。
車體振動補償是通過接觸軌圖像特征點提取及計算來實現(xiàn)的。由于接觸軌磨耗發(fā)生在接觸軌表面,其內側并未磨損。隨著列車的運行,相機獲取的接觸軌圖像中,接觸軌內側的光條形狀保持不變。列車的振動只會引起接觸軌內側特征點位置的變化,而不會引起特征點形狀的變化。首先利用高清面陣相機對激光束光切面所在接觸軌圖像進行拍攝,其次利用圖像增強、圖像平滑等數(shù)字圖像處理算法及數(shù)字圖像特征提取算法實時提取接觸軌表面特征點,并以此作為基準點。通過追蹤相鄰兩幀圖像中基準點的位置變化,計算出車體振動,反饋到控制系統(tǒng),對檢測結果進行校正。
所研制的搭載于巡檢工程車上的跨坐式單軌軌
道檢測系統(tǒng),集成了接觸軌檢測、軌道梁檢測、限界檢測三種功能,檢測準確快捷,節(jié)省了人力和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
該單軌軌道檢測系統(tǒng)于2021年11月交付并通過驗收,已運用于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項目,使用至今設備狀態(tài)穩(wěn)定,未有故障投訴。針對用戶提出的增加諸如軌道梁平整度異常、指型板平整度和螺栓緊固異常等檢測功能需求,目前團隊正在對新增功能進行設計及試制,使該系統(tǒng)具備更完善的檢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