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靜,羅永杰
(1.西南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2.四川省崇州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四川 成都 611230;3.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位列世界第二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而膀胱功能障礙作為PD常見的非運動癥狀之一,其最為常見的是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active bladder, OAB),OAB在PD中的發(fā)病率高達63.9%[1]。目前國內外對于PD的OAB癥狀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的危險因素分析,研究結果尚不一致[2~4]。本研究旨在更全面地探討PD患者OAB癥狀的影響因素及其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以期預測并減少OAB癥狀的發(fā)生,提高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1.1 一般資料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就診的PD患者157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運動障礙協(xié)會2015年的PD臨床診斷新標準[5];②膀胱過度活動癥狀評分(OABSS)提示總得分≥3且尿急得分≥2[6];③能配合完成量表評估。排除標準[2]:①繼發(fā)性膀胱功能障礙:如尿路疾病;②不能配合本研究的其他情況:嚴重膀胱功能障礙無法行OABSS評分。③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帕金森疊加綜合征。本研究經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參與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收集PD患者的臨床資料及相關量表評估[2,7,8]:①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等;②運動癥狀評估: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III)評分、Hoehn-Yahr分期評分(H-Y分期);③非運動癥狀評估: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愛潑沃斯嗜睡量表(ESS)、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篩查量表評估患者睡眠情況(RBDSQ),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情緒狀況,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額葉功能評定表(FAB)評估患者認知功能,采用疲勞嚴重程度量表(FSS)評估患者疲勞情況,詢問患者是否存在嗅覺減退、便秘、怕冷怕熱以及消化道癥狀評估患者自主神經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ADL)評估患者生活能力。④分組:根據OABSS評分分為PD患者伴有膀胱過度活動癥狀組(PD-OAB組)和PD患者不伴有膀胱過度活動癥狀組(PD-NOAB組)。根據ADL評分=14分歸為PD-ADL正常組,否則歸為PD-ADL障礙組[7]。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處理及分析應用SPSS 23.0醫(yī)學統(tǒng)計學軟件。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應用ROC曲線分析探討獨立危險因素對PD發(fā)生膀胱過度活動癥狀的預測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PD-NOAB組與PD-OAB組臨床特征比較PD-OAB組與PD-NOAB組在MDS-UPDRSIII評分、H-Y分期、HAMA評分、HAMD評分、ESS評分、PQSI評分、MMSE評分、FAB評分、FSS評分及嗅覺減退、RBD、自主神經癥狀發(fā)生率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性別、年齡、發(fā)病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PD-NOAB組與PD-OAB組臨床特征比較
2.2 PD膀胱過度活動癥狀表現157例PD患者中85例(54.10%)存在OAB。其中,夜尿發(fā)病率最高為83.44%,其次為尿急(59.87%)、急迫性尿失禁(26.75%)、日間尿頻(20.38%)。
2.3 PD患者發(fā)生OAB的影響因素分析高H-Y分期、焦慮、低FAB評分是PD發(fā)生OAB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PD患者發(fā)生OAB的影響因素分析
2.4 H-Y分期、HAMA評分及FAB評分對PD發(fā)生OAB的預測價值分析H-Y分期、HAMA評分、FAB評分均對PD發(fā)生OAB有一定的預測價值,見表3。
表3 PD發(fā)生OAB獨立危險因素的ROC曲線分析
2.5 OAB各癥狀對PD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高H-Y分期、運動癥狀、尿急是PD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4。
表4 PD患者OAB各癥狀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有85例(54.10%)PD患者伴有OAB,合并3個及以上OAB癥狀的有53例(33.76%),入組PD患者的基線水平與既往研究一致[2,3,9]。PD-OAB組患者與PD-NOAB組在帕金森病癥狀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目前現存研究多具有局限性、片面性,并且忽略了PD的OAB癥狀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本研究將PD的運動癥狀與非運動癥狀均納入分析,全面探討PD發(fā)生OAB的危險因素以及各因素對于PD發(fā)生OAB的預測價值,同時分析OAB各癥狀對于PD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旨在提高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本研究證實,高H-Y分期、額葉功能障礙是PD發(fā)生OABSS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既往研究結果相同[5]。病程進展與PD的OAB具有相關性的機制可能是隨著病情進展,基底核通過D1受體對排尿反射的抑制作用減弱,通過降低D1受體的刺激、腦內腺苷酸受體A2A活動增強導致脊髓通路支配的排尿活動增加所致[10,11]。額葉功能障礙與PD的OAB具有顯著相關性,其機制可能為額葉接受排尿中樞-腦橋導水管周圍黑質(PAG)的神經投射,在中樞水平抑制排尿反射。前額葉與排尿具有相關性這一推測在國外的研究中得到證實[12]。同時,根據Braak等[13]提出的PD病理分期假說,α-突觸核蛋白會浸潤前額葉功能區(qū)。本研究驚喜的發(fā)現,焦慮增加PD發(fā)生OAB的風險。韓中將等[14]認為情緒障礙如焦慮是夜尿的誘因之一,而夜尿是OAB癥狀之一。對于PD人群的OAB癥狀而言,焦慮是否有影響的研究較少。焦慮是PD發(fā)生OAB的獨立危險因素,原因可能是PD情緒處理與排尿調控存在解剖部位的重疊,中腦多巴胺神經元通過腦干橋腦排尿中樞(PMC)控制排尿反射,同時中腦相關環(huán)路如中腦-皮層和中腦-邊緣葉多巴胺環(huán)路,參與了情緒調控。再者,與情緒相關的杏仁核可能參與了膀胱充盈的正常反應和充盈后的急迫性抑制[15]。由此可以推斷,焦慮可能不僅僅與夜尿癥狀相關,而且與PD的整體OAB癥狀具有相關性。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高H-Y分期、焦慮、額葉功能障礙均對PD發(fā)生OAB有一定的預測價值,H-Y分期量表、HAMA量表以及FAB額葉功能量表具有無創(chuàng)、經濟以及可操作性強等優(yōu)點,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當鼓勵通過三種測評工具對PD發(fā)生OAB進行預測,從而對PD伴OAB的發(fā)生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干預。
本研究入組的PD患者中共103例出現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占65.61%,入組的患者基線資料水平與既往研究一致[7],通過PD的OAB各癥狀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性分析可知,日間尿頻、夜尿增多、尿急以及急迫性尿失禁均能影響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周玉蘭等的觀點一致[16]。OAB癥狀中,尿急增加PD患者發(fā)生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的風險,筆者認為,尿急影響PD患者生活質量可能是因PD患者夜間可視性差、患者本身存在的運動障礙等多因素增加患者跌倒、骨折的風險,甚至出現后期臥床并發(fā)癥相關。我們并未發(fā)現RBD是PD發(fā)生OAB的獨立危險因素[2],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患者有部分人為獨居狀態(tài),無法感知自身夜間深睡表現情況,未行睡眠呼吸監(jiān)測致RBD診斷率降低以及可能存在的分組賦值標準不一致等。同時,文化程度、年齡及發(fā)病年齡在本研究中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趙欣欣等[3]的觀點不一致,這可能與統(tǒng)計學方法及網絡醫(yī)學知識普及率高、病人及時就醫(yī)及早干預、發(fā)病隱匿導致發(fā)病年齡不準確相關。
總而言之,PD膀胱過度活動癥狀發(fā)病率高,尿急、尿頻、夜尿增多等造成患者及照料者諸多困擾。本研究表明影響PD患者膀胱過度活動癥狀的因素較多,臨床上可通過對PD患者膀胱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進行早期干預,從而提高PD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