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偉
(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城軌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雨潤路站~中勝站區(qū)間線路出雨潤路站后繼續(xù)沿泰山路向北,于河西大街與泰山路交叉口到達中勝站。
區(qū)間隧道左線設計起點里程左DK6+305.900、終點里程左DK6+838.500,短鏈一處(DK6+399.984=DK6+400.000 短鏈0.016m),左線長度532.584m;右線設計起點里程右DK6+305.900、終點里程右DK6+838.500,右線長度532.600m。區(qū)間隧道左線為平面直線、右線平面設置有兩條半徑R=2500、2500m 的平曲線,左、右線線間距14.0~16.0m;區(qū)間隧道線路縱坡設計為單面坡,最大縱坡19.301‰,最小豎曲線半徑R=3000m,隧道拱頂覆土7.75~13.65m。
本區(qū)間隧道接收端主要穿越地層:②-3b3-4+d3粉質(zhì)粘土、淤泥質(zhì)粉質(zhì)黏土與粉砂互層(粉質(zhì)黏土為軟~流塑狀,粉砂呈稍密狀態(tài))、②-3d3+c3 粉砂夾粉土(稍密,局部中密)。
地下水主要為孔隙潛水和空隙承壓水。水文地質(zhì)條件差,為確保接收的安全性,采用鋼套筒接收。
右線接收端頭地面東側(cè)有一條平行區(qū)間隧道走向的220KV 高壓線(距離地面20.3m)。與區(qū)間右線隧道邊線水平距離3.88m。保護距離按照6m 控制,右線端頭不具備盾構機吊拆條件。
在富含地下水粉細砂地質(zhì)情況下盾構接收采用水泥系端頭加固,漏水、涌砂風險較大,盾構機接收事故多發(fā);在分析盾構機接收時盾體與接收端結(jié)構之間存在建筑空隙無法形成密封環(huán)境,造成地層粉細砂及地下水涌出問題后,提出了鋼套筒封閉接收工法。其原理是利用鋼套筒提前在接收端洞門處形成一個密封帶壓環(huán)境,在盾構機接收時形成土壓平衡并且密封,避免地層粉細砂及地下水涌出。[1]
1.鋼套筒采用分段安裝,施工方便,組裝時間短,并且可以多次使用。
2.鋼套筒配件及連接處采用密封橡膠墊及滿焊連接,可以使盾構接收過程做到有效密封,且能夠防止后部水土流出。
3.通過對鋼套筒內(nèi)填充料主要由盾構機出渣系統(tǒng)排出,接收完成后,剩余渣土量較少,有利于保持文明施工。
4.施工安全可靠性高,可在埋深大、高水壓下進行盾構機接收工作。
表1 施工耗時間表
鋼套筒接收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端頭加固→降水作業(yè)→鋼套筒平移及安裝→密封檢查→施作砂漿基座→洞門破除→填料→盾構機到達掘進→洞門封堵→鋼套筒拆除。
根據(jù)各工序施工時間,鋼套筒安裝需在盾構機到達地連墻前至少30 天開始。
該標段采用海瑞克土壓平衡盾構機,型號EPBT BM6850,盾構機主機總長約8.8m,設計鋼套筒總長11.38m,全圓密閉式筒體,主要由過渡連接環(huán)、筒體、后端蓋、反力架組成。
1.過渡連接環(huán)。接收洞門處預埋鋼環(huán)和鋼套筒之間設置過渡連接環(huán)(厚度為20mm),過渡連板的環(huán)向?qū)挾仍O置靈活,可根據(jù)接收段長度選擇最佳數(shù)值(設計寬度為80cm)接收洞門預埋鋼環(huán)與過渡連接環(huán)采用焊接連接,焊接處采用油透試驗,檢測焊縫處是否存在漏點;鋼套筒與過渡連接環(huán)板通過法蘭采用M36*65機械性能8.8級螺栓連接。[2]在過渡連接板1、2、3、4、8、9、10、11點(時鐘點位)位置有8個觀測孔(安裝2寸球閥),通過觀測孔檢查洞門密封情況。[3]
2.筒體。筒體長度為10m,直徑(內(nèi)徑)7200mm,分4 段,每段又分為上左、上右、下部三塊,筒體材料用20mm 厚的Q235A 鋼板,每段筒體的外圍焊接環(huán)、縱向筋板作為加強,筋板厚20mm,高150mm,間隔約550×600mm;筒體底部框架由四部分組成。底部框架承力部分用20mm 厚Q235A 鋼板,筋板用20mmQ235A鋼板,底板用20mmQ235A 鋼板。[4]
3.后端蓋。后端蓋材料用30mm 厚Q235A 鋼板。后蓋邊緣與鋼套筒端通過法蘭采用M30*1308.8 級螺栓連接。鋼套筒上預留四個下料口(每段筒體上方各一個)。
4.反力架。反力架采用7m 長I70 工字鋼三拼組成,反力架用609 鋼管做斜撐,與車站底板頂貼密實,反力架上部頂在負二層板上。
1.主體部分連接。在安裝之前,在接收端頭井里確定隧道中心線,使鋼套筒軸線與隧道中軸線重合放置。兩段套筒安裝好密封防水后,擰緊連接螺栓,防水材料采用8mm 橡膠墊。
2.后端蓋連接。后蓋板與筒體之間加8mm 厚的橡膠密封后,用M30 螺栓(8.8級)上緊在鋼套筒后法蘭上。
3.鋼套筒前移。采用2 個60t 液壓千斤頂一端利用型鋼頂在接收井底板上翻梁上,另一端頂在鋼套筒的底托平面上,依次將下放的各段鋼套筒沿隧道中軸線向洞門方向頂推,并且和前部連接,頂推過程中確保不發(fā)生橫向偏移,頂推到位后進行軸線復核。
4.反力架組裝。反力架采用7m 長I70 工字鋼三拼構成,和接收井上翻梁貼實,使用609 鋼管形成斜向支撐,連接在接收井底板預埋鋼板上,反力架底座與接收井底版預埋件焊接。
5.過渡連接環(huán)與洞門預埋鋼環(huán)的連接。反力架安放到位后,測量人員進行軸線實測復核,滿足要求后,把洞門預埋鋼環(huán)與過渡連接板進行焊接。鋼套筒的過渡連接板與洞門預埋鋼環(huán)相接觸后,清除接觸面上的雜物。
鋼套筒安裝完成后通過加水檢測其密閉性,筒體底部位置水壓為0.16Mpa(根據(jù)實際隧道埋深可有所不同),注水后時間≤12 小時,壓力保持在0.15Mpa 上,鋼套筒密閉性能滿足要求,壓力小于0.15Mpa,通過水漬找到滲漏點,對其密封進行修補,并且再進行加水檢測,一直到滿足密閉性要求為止。
鋼套筒內(nèi)徑較盾構機直徑大,當盾構機進入鋼套筒時,由于鋼套筒內(nèi)填料的密實度不均有可能造成盾構機栽頭,故在鋼套筒下部60°范圍內(nèi)澆筑適當厚C20砂漿基座。
完成氣密性試驗之后,確保其滿足要求,進行洞門鑿除施工。根據(jù)施工設計圖,接收端地連墻采用玻璃纖維筋施工,地連墻厚度1m,在洞門范圍內(nèi)存在四根桁架筋,為了保證刀盤刀具順利磨墻出洞接收,在鋼套筒安裝完成并且耐壓試驗合格后,盾構機刀盤進入加固體3m 后,立即進行地下連續(xù)墻外側(cè)的鑿除工作,盾構機到達前提前將地連墻桁架筋外側(cè)破除20cm,并且割除豎向桁架鋼筋。洞門鑿除施工順序:腳手架→破除連續(xù)墻表面混凝土→割除連續(xù)墻桁架筋→清理廢渣。
洞門鑿除完成后,關閉后端蓋進出料閘門及所有球閥,向鋼套筒內(nèi)填料。填料可采用粉砂段盾構掘進出來的渣土,為控制渣土的流塑性及粘性,可向土倉內(nèi)加注膨潤土進行改良,可提高渣土含泥量,確保其和易性。
膨潤土泥漿:膨潤土與水的質(zhì)量比為1:8~1:10。
膨潤土泥漿摻量:2.5:10~3:10。
通過輸送管路運輸至鋼套筒內(nèi),填料一次性完成。
盾構到達段施工主要分三個階段,主要是刀盤掘進至高壓旋噴樁加固體段、掘進至地連墻段、刀盤進入鋼套筒段。各階段根據(jù)地層特點、與結(jié)構的位置關系等條件制定針對性的掘進控制參數(shù)。
1.施工測量。由于鋼套筒是密閉空間,刀盤進入洞門時無法肉眼觀察盾構機位置,在最后100m 需確保盾構機軸線的準確性。[5]在盾構機進入加固體前,提前調(diào)整盾構機姿態(tài),和隧道中軸線擬合偏差小于±30mm。[6]
2.地表監(jiān)測。盾構掘進會對地層進行擾動引起地面和隧道沉降,從而會造成周圍的地面建筑及管線等變形[7]。
區(qū)間隧道沿線地面、建(構)筑物、地下管線是重點監(jiān)測保護對象。在盾構掘進通過的影響范圍內(nèi)地表和建構筑物管線等布置沉降監(jiān)測點,時刻了解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數(shù)據(jù)。
盾構機進入加固體和鋼套筒停機后,對洞門處14環(huán)管片利用管片上預留的注漿孔,進行注漿封堵洞門。
1.封堵注漿材料:洞門封堵注漿采用單液漿和雙液漿配合使用。
(1)單液漿。
表2 1:1 純水泥漿配比(1m3液漿) 單位:kg
(2)雙液漿。
表3 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配比 單位:kg
2.封堵注漿要求。
第一次封堵:盾構機進入加固體后對加固體后五環(huán)管片環(huán)整環(huán)逐步注入雙液漿,注漿壓力接近0.3Mpa時停止注漿。
第二次封堵:盾構機完全進入鋼套筒后時,開始第二次洞門封堵,在加固體邊界處三環(huán)從底部往上逐步注入雙液漿,注入量4~6 方,根據(jù)洞門鋼環(huán)漏漿程度調(diào)整注漿壓力和注漿量。
第三次封堵:在加固體前3 環(huán)注入單液漿,每環(huán)五個注漿點位,為B1、B2、A1、A2、A3 塊的吊裝孔,注漿壓力位0.2Mp~0.3Mpa,每環(huán)注漿量控制值為2~3m3,當注漿壓力大于0.3Mpa 時停止注漿(注漿量未達到要求亦停止注漿,當注漿量超過要求時則繼續(xù)注漿直至注漿壓力接近0.3Mpa 時停止注漿)。
第四次封堵:在出洞處4 環(huán)注入雙液漿,注入量4~6 方。
后根據(jù)洞門情況在出洞兩環(huán)反復注入單液漿,注漿壓力為0.2Mp~0.3Mpa。
3.注漿效果檢查。
(1)注漿完成后通過注漿孔向管片背后打入450mm長鋼釬,觀察帶出的水泥漿液的凝固狀態(tài),若水泥凝固狀態(tài)較好說明洞門注漿封堵效果良好,可以開始拆除鋼套筒連接環(huán)板,若水泥凝固狀態(tài)較不好或一直有漿液或清水流出,說明洞門封堵效果不佳,重新進行注漿封堵,直至檢查孔無漏水現(xiàn)象。
(2)打開鋼套筒過渡連接環(huán)上6 個觀測球閥,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滲漏水。
(3)打開鋼套筒頂部3 個球閥,套筒1(靠近洞門處)上的兩個球閥未發(fā)現(xiàn)明顯滲漏水,套筒4 上的球閥會有少量水滲漏。
近幾年全國地鐵施工快速發(fā)展,盾構法施工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富水粉土粉砂地層盾構機接收的情況隨之增多,為保證盾構順利接收,盾構機鋼套筒的安裝加固,密封性檢測,洞門封堵注漿等尤為重要,通過對南京地鐵7 號線2 標雨中區(qū)間盾構鋼套筒接收施工技術經(jīng)驗總結(jié)可以看出:盾構機接收姿態(tài);鋼套筒安拆;密封性檢查;砂漿基座;到達掘進;洞門封堵注漿是盾構機鋼套筒接收控制的關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