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娟
[天水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天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甘肅 天水 741020]
腦分水嶺梗死是一種低灌注性腦梗死,指不同腦動脈區(qū)域間的相互毗鄰區(qū)域出現(xiàn)的梗死,好發(fā)于大腦前中后動脈之間以及皮質支與深穿支之間,發(fā)生率在腦梗死中占比約10%[1]。該病的病機復雜,既有一般腦梗死發(fā)病的共性,也有其特性,低灌注、微栓塞是其主要病理基礎,好發(fā)于老年人群中?;颊吲R床上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血壓降低、頸動脈狹窄、心排出量減少等癥狀,且呈卒中樣發(fā)病。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意識障礙,其癥狀的嚴重程度與梗死部位、梗死面積有直接關系。臨床上,常通過腦部CT 或MRI 檢查,結合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一般可確診。血壓過低會引起低灌注,會導致患者預后變差。相關報道也指出,將腦分水嶺梗死患者的收縮壓控制在140 毫米汞柱以上,可使其預后得到一定的改善[2]。因此,對患者實施升壓治療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課題旨在進一步分析對于高收縮壓水平腦分水嶺梗死急性期患者進行升高血壓治療的效果,為該類疾病的診治提供臨床依據(jù)。報告如下。
采取前瞻性分析法,收集于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收治的高收縮壓水平腦分水嶺梗死急性期患者共70 例,根據(jù)不同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 例。
對照組:男22 例,女13 例;年齡62 歲~84 歲,平均(67.85±6.26)歲;發(fā)病時間6 小時~48 小時,平均(21.56±10.14)小時;動脈病變中,顱內動脈病變21 例,頸內動脈病變10 例;基礎疾病中,高血壓病史28 例,糖尿病病史11 例,心臟病病史12 例。觀察組:男21 例,女14 例;年齡62 歲~85 歲,平均(67.89±6.23)歲;發(fā)病時間6 小時~48 小時,平均(21.59±10.11)小時;動脈病變中,顱內動脈病變23 例,頸內動脈病變10 例;基礎疾病中,高血壓病史28 例,心臟病病史12例,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2 例。對比兩組一般資料,P>0.05。
納入標準:(1)病歷資料完整者;(2)經臨床診斷證實,滿足《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的臨床診斷標準,且經腦部CT 或MRI 檢查證實者;(3)發(fā)病后48 小時入院者;(4)對研究內容知曉、同意者。
排除標準:(1)曾有腔梗以外的腦血管病史者;(2)心衰者;(3)此次發(fā)病前48 小時以內使用抗凝藥物如:肝素、華法林等者;(4)癲癇發(fā)作者;(5)近期有大手術史(3 個月內)者;(6)嚴重的器質性疾?。喝绺巍⒛I疾病者;(7)嚴重創(chuàng)傷者;(8)顱內感染性疾病者;(9)癌癥者和精神疾病者;(10)治療依從性差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口服藥物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拜阿司匹靈(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每次100 毫克,口服,1 次/日;阿托伐他汀鈣片—優(yōu)力平(樂普制藥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70),每次20 毫克,口服,1 次/每晚;靜脈滴入丹參酮ⅡA 磺酸鈉注射液(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558)40 毫克+生理鹽水250 毫升,每日一次;靜滴依達拉奉注射液(揚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07)30 毫克+生理鹽水100 毫升,每日兩次;合并糖尿病時給予胰島素或降糖藥物治療。
觀察組:應用升壓治療方案。在常規(guī)治療方案的基礎上,注射用鹽酸多巴胺(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357)100 毫克+ 生理鹽水250 毫升,靜脈滴入,滴速視血壓監(jiān)測予以調整,目標血壓為觀察組患者收縮壓較入院時上升20 毫米汞柱,治療時間共為3 天。
(1)神經功能評估:即在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 周后,運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進行評估,總分42 分,評分較低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較輕。(2)血壓水平:包括收縮壓、舒張壓,于治療前、治療3 天、治療2 周后,運用歐姆龍HEM-1020 電子血壓計,嚴格遵照《中國血壓測量指南》推薦的血壓測量法進行測量。(3)臨床療效:于治療2 周后,根據(jù)NIHSS 評分結果進行評估,分為①治愈:NIHSS得分減少>90%;②顯效:NIHSS 得分減少46%~90%;③有效:NIHSS 得分減少18%~45%;④無效:即未達上述標準;患者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N×100%。(4)預后:對患者隨訪6 個月,運用改良Ranjin 量表(m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指數(shù)) 進行評估,mRS≤2 分視為功能恢復良好,Barthel 指數(shù)>75 分視為日常生活能力良好[3]。
治療2 周后觀察組患者NIHSS 評分較對照組患者低,P<0.05。見表1。
表1 神經功能評分—NIHSS 對比(,分)
表1 神經功能評分—NIHSS 對比(,分)
分組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2 周后對照組 35 18.14±組 35 18.18±4.60 8.83±2.29觀察4.57 6.99±1.90 t 值 - 0.036 3.658 P 值 - 0.485 0.000
觀察組患者治療3 天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血壓水平對比(,mmHg)
表2 血壓水平對比(,mmHg)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3 天 治療2 周 治療前 治療3 天 治療2 周對照組 35 136.34±4.72 137.04±6.78 133.62±6.79 83.53±4.69 82.95±3.95 82.05±4.33觀察組 35 136.21±4.75 152.72±5.78 134.04±6.25 83.46±4.72 90.51±4.92 81.90±5.27 t 值 - 0.115 10.412 0.269 0.062 7.089 0.130 P 值 - 0.454 0.000 0.394 0.475 0.000 0.448分組 例數(shù)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臨床療效對比[n(%)]
觀察組mRS≤2 分的構成比、Barthel 指數(shù)>75分的構成比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預后對比[n(%)]
腦梗死屬于神經內科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全球的多發(fā)性疾病,主要因腦循環(huán)障礙引發(fā)腦功能損傷所致,常見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聚集、腦血管堵塞、高血壓等。我國是該病的高發(fā)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現(xiàn)有的腦梗死患者人數(shù)已達150/10 萬人,患病率也出現(xiàn)了逐年上漲的發(fā)展勢態(tài)。該病發(fā)病突然,病情嚴重,且危害性大,易引發(fā)一系列腦組織癥狀,會損傷神經功能,導致其預后差,死亡率較高。并且該病患者的年齡較大,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導致治療難度大,部分患者即使接受了系統(tǒng)治療也常遺留后遺癥,導致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水平均嚴重下降。
腦分水嶺梗死屬于特殊類型腦梗死中的一種,主要因腦組織低灌注、微灌注所致。引起腦低灌注的常見病因包括失血多、腹瀉、納差等,這些因素會導致血容量降低;另外還包括血脂異常引起的血流受阻,以及貧血引起的血液攜氧能力降低等。腦分水嶺梗死的低灌注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引起梗死主要區(qū)域的擴大,導致神經功能的進一步損傷,會嚴重影響患者預后[4]。而血壓是影響該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不當?shù)尼t(yī)源性因素引發(fā)的血壓波動性降低會誘發(fā)腦分水嶺梗死[5]。相關報道也指出,高血壓患者必須慢慢將血壓降低到正常水平,否則易出現(xiàn)頭暈目眩等癥狀,嚴重者會引發(fā)腦分水嶺梗死。尤其對于已經存在動脈硬化狹窄及血壓調節(jié)能力較差的患者而言,低血壓的危害性更為嚴重[6]。
目前對于高收縮壓水平腦分水嶺梗死急性期的患者實施對應的升壓治療相關報道較少見,本研究針對此類患者在發(fā)病48 小時內予以多巴胺治療,使患者的腦分水嶺區(qū)的低灌注情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本研究對患者隨訪6 個月,對比分析其預后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的mRS≤2 分的構成比與Barthel 指數(shù)>75 分的構成比均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患者的預后情況較好,說明升壓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安全性方面,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近,提示兩種治療方案的安全性相當,說明升壓治療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升壓治療方案對高收縮壓水平腦分水嶺梗死急性期患者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及血壓水平,總有效率高,且患者預后良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值得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