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義賀
舞鋼市人民醫(yī)院普通外科,河南舞鋼 462500
直腸脫垂(RP)臨床發(fā)病率較低,多見于經(jīng)產(chǎn)婦、老幼體弱者,數(shù)據(jù)顯示,在肛腸疾病中,其發(fā)病率約為0.4%~2.1%[1]。目前,對于RP患者,臨床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常用入路包括經(jīng)腹入路、經(jīng)會陰入路,但創(chuàng)傷較大,導致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長。直腸黏膜袖狀切除腸壁折疊術(Delorme術)為經(jīng)會陰入路的微創(chuàng)術式,能最大程度切除脫垂直腸,折疊腸肌、縮短腸壁,有效穩(wěn)定直腸正常解剖部位,但其復發(fā)率、并發(fā)癥較多[2]。為提高治療效果,臨床對Delorme術進行改良,如基于Delorme術聯(lián)合實施肛管后方修補術、肛提肌成形術進行治療,但學者對其在臨床應用價值方面的研究較少?;诖?,本研究選取舞鋼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8例RP患者,通過分析圍術期情況、肛門直腸壓力、復發(fā)率等指標變化,探討改良Delor?me術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6月—2019年5月舞鋼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8例R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依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39例。對照組女17例,男22例,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60.59±6.04)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3.11±1.08)年,脫垂長度3~11cm,平均長度(7.05±1.64)cm;觀察組女19例,男20例,年齡48~74歲,平均年齡(62.13±5.80)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3.42±0.96)年,脫垂長度3~11cm,平均長度(7.71±1.45)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脫垂長度等)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均經(jīng)臨床診斷為RP,并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表面黏膜存在同心環(huán)皺襞;擬行手術治療并符合手術指征;脫出部分表現(xiàn)為兩層腸壁折疊,且觸診較厚;肛門、脫出腸管間存在環(huán)狀深溝;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血液、免疫功能正常。排除標準:肛周膿腫;陰部神經(jīng)性病變;肛瘺;肛門手術史;肝腎功能障礙;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兩組患者術前均完善電子結腸鏡等相關檢查,并于術晨使用溫肥皂水清潔灌腸。對照組接受經(jīng)腹直腸脫垂懸吊固定術,觀察組接受改良Delorme術。
1.3.1經(jīng)腹直腸脫垂懸吊固定術在全麻的情況下,于骶骨水平處剖開腹膜,至對側腹膜,游離直腸,至尾骨尖,在不切斷側韌帶情況下提起直腸,在骶骨前筋膜處用絲線固定直腸后壁,縫合如下:骶骨中部雙側縫1針、下縫1針、上縫2針,鉗起子宮膀胱腹膜,并于垂直中線處切開,高位封閉直腸側壁腹膜,橫向折疊直腸、乙狀結腸前側,縫合,共3排,4針/排,排間距為3 cm,術畢。術后患者呈頭低足高臥床位,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由流質食物向軟質食物過度,排便控制4~5 d,臥床時間為2周。
1.3.2改良Delorme術術前常規(guī)備皮,取膀胱截石位,行硬膜外麻醉,用組織鉗將脫垂組織牽拉至肛門外,消毒清洗脫垂黏膜,然后注射1∶2 000 000腎上腺素生理鹽水,以剝離黏膜、減少出血;用電刀環(huán)形向下剖開距離齒狀線1 cm處的黏膜,至脫垂頂點,環(huán)形切除剝離后的黏膜,止血;對稱鉗夾遠近端黏膜,使用可吸收縫合線(2-0)縫合,進針點為遠端黏膜,并在肌層折疊下縫合4~5針,出針點為近端黏膜,完成黏膜斷端吻合;在貼附肛門后方作7 cm切口,剖開皮膚、皮下組織,游離肛提肌、肛門內外括約肌,肛提肌、肛門外括約肌使用2-0可吸收縫合線重疊縫合,肛門內括約肌使用3-0可吸收縫合線折疊縫合,關閉切口,術后處理同對照組。
(1)圍術期情況,包括手術及住院時長、術中失血量、住院花費。(2)術前、術后1年肛門直腸壓力,包括最大靜息壓、最大收縮壓、直腸感覺容量。(3)術前、術后1年便秘情況,采用Longo便秘評分(0~40分)評估,共8個條目,0分表示肛門功能正常,40分則表示嚴重便秘[3-4]。(4)術前、術后1年失禁情況,采用Wexner失禁評分(0~20分)評估,共8個條目,0分表示肛門功能正常,20分表示完全失禁[5-6]。(5)并發(fā)癥。(6)術后1年復發(fā)率。以患者再次出現(xiàn)臨床癥狀為復發(fā)標準。(7)治療滿意度。術后1年使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隨訪治療滿意度,評估內容包括肛門恢復情況、治療效果、疼痛程度等,總分100分,<70分為不滿意,70~89分為滿意,≥90分表示非常滿意??倽M意包括滿意、非常滿意。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中失血量、住院花費較對照組少,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手術時長較對照組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情況(±s)
組別術中失血量(mL)手術時長(min)住院時間(d)住院花費(元)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值P值124.82±40.39 153.71±50.28 2.798 0.007 152.67±15.89 123.76±14.01 8.523<0.001 13.07±4.59 20.16±5.48 6.194<0.001 14 591.06±4 782.34 21 058.17±5 171.90 5.734<0.001
術后1年,兩組患者肛門直腸壓力均得到改善,且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最大靜息壓、最大收縮壓較高,直腸感覺容量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肛門直腸壓力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肛門直腸壓力情況(±s)
術后1年,觀察組失訪1例,對照組失訪2例,a表示與同組術前比較, P<0.05。
組別觀察組(n=38)對照組(n=37)t值P值最大靜息壓(mmHg)術前42.59±5.80 44.37±6.31 1.297 0.199術后1年64.08±7.51a 55.13±6.09a 5.660<0.001最大收縮壓(mmHg)術前83.16±4.58 84.37±5.12 1.100 0.275術后1年95.23±5.61a 88.49±5.30a 5.345<0.001直腸感覺容量(mL)術前59.12±6.07 60.54±7.33 0.932 0.354術后1年30.29±5.18a 39.61±6.02a 7.193<0.001
術后1年,兩組患者Longo便秘評分、Wexner失禁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便秘情況、失禁情況(±s)分
表3 兩組患者便秘情況、失禁情況(±s)分
術后1年,觀察組失訪1例,對照組失訪2例,a表示與同組術前比較, P<0.05。
組別觀察組(n=38)對照組(n=37)t值P值Longo便秘評分術前12.37±1.56 11.80±1.71 1.538 0.128術后1年5.04±0.62a 8.49±0.71a 22.432<0.001術后1年3.05±0.61a 5.63±0.69a 17.168<0.001 Wexner失禁評分術前13.06±1.85 12.27±1.62 1.976 0.05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觀察組(7.69%)較對照組(25.64%)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23,P<0.05)。
術后1年,觀察組治療滿意度(92.11%)較對照組(72.97%)高,復發(fā)率(2.63%)較對照組(21.62%)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89、4.730,P<0.05)。
經(jīng)腹直腸脫垂懸吊固定術為既往較為常用的術式,但其操作過程較為復雜,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Delorme術為近年微創(chuàng)術式,術中無需經(jīng)腹腔進行操作,能有效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減輕對機體的干擾,促進術后恢復,但其復發(fā)率較高,且不能有效解決患者術后肛門直腸解剖、功能方面的問題。有研究[7]指出,改良Delorme術治療RP患者,可取得可靠的遠期效果。RP患者臨床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便秘等癥狀,經(jīng)腹手術治療后,便秘患者仍然較多,而經(jīng)會陰手術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以上癥狀,提高治療滿意度。本研究結果提示,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術治療,能減少術中失血量,促進術后恢復,改善肛門直腸壓力,提高治療滿意度,且花費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但手術時間較長。其主要原因為:經(jīng)腹手術術中需游離直腸周圍組織,可損傷直腸神經(jīng),而改良后的Delorme術不僅經(jīng)會陰進行操作,不必經(jīng)過盆腔、腹腔,可有效減少術中失血量,且術中無需顯露骶前組織、盆腔側壁血管神經(jīng)叢,能有效減少直腸神經(jīng)損傷,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促進術后恢復,還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進而提高治療滿意度,此外,術中在黏膜下注射腎上腺素稀釋液,并用電刀進行游離,可有效減少出血;而手術時長較長主要與該術式將Delorme術與肛管后方修補術、肛提肌成形術進行聯(lián)合治療有關。另外,本研究結果表明,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術治療,能降低復發(fā)率。本研究結果表明,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術治療,還能改善便秘、大便失禁情況,可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患者生活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術治療,能減少術中失血量,促進術后恢復,改善肛門直腸壓力、便秘及大便失禁情況,降低復發(fā)率,提高治療滿意度,且花費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但手術時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