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盧成漢 鄒洪萍
法院在開庭前,將勞動糾紛案子交給工會來調解。調解成功后,法院出具裁定書予以認可,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讓維權更方便。這就是“法院+工會”的運行模式。
2019年8月至今,武漢市總工會與8個區(qū)總工會,以及市區(qū)法院聯(lián)手,先后成立9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以下簡稱訴調室),共為農民工快速調解案件2934件,達成調解協(xié)議646件,涉及資金3100多萬元。
2019年8月至10月,鄒某等4人經介紹,陸續(xù)來到陳某所承包的某工程二期工地工作,約定每月支付生活費,年底結清全部工資。2020年1月承包人陳某因感染新冠肺炎,必須立刻隔離住院治療,無法完成收尾工程,只能將其交付給武漢某工程有限公司。當時正值春節(jié),又碰到疫情,工地全面停工,鄒某等人無奈只有先回家過節(jié)。
調解武漢桂澤宏園林工程拖欠工資問題
2020年6月,鄒某等4人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武昌區(qū)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申請調解。武昌區(qū)總工會“法院+工會”訴調室收到案件后,迅速安排了調解人員,可調解員多次都無法聯(lián)系上該公司。輾轉通過多方協(xié)調后,終于在2020年6月11日和單位法人周某取得了聯(lián)系。經過溝通,周某承認拖欠勞務費,但是因為疫情,所承包工地全部停工,公司目前運轉十分困難,且分包單位也沒有結算工程款,希望調解人員向農民工解釋下,給他時間緩解困境。
案情簡單,卻是個兩難境地。一方經濟拮據無力發(fā)放,一方是應得的血汗錢不該被拖欠。于是,調解人員兩邊做工作,一方面將企業(yè)困難如實反應給鄒某等人,一方面和周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經過反復多次協(xié)商,雙方終于達成了分期付款協(xié)議。后周某東拼西湊即時履行了第一筆款,并承諾會繼續(xù)按照協(xié)議履行。
深夜下班途中出車禍,泥瓦匠楊一鳴(化名)在漢陽區(qū)“法院+工會”訴調室的幫助下,終于討回了萬元醫(yī)費療費和營養(yǎng)補貼。
“我受了工傷剛出院,住院期間的治療費企業(yè)不給報銷,工資也不發(fā)給我。我生活不曉得幾困難哦,只有找你們工會幫我解決?!?021年10月15日上午,楊一鳴經過打聽,來到漢陽區(qū)“法院+工會”訴調室尋求幫助。
2021年10月初,為了把工程做完,他簡單吃完當天晚飯后,加班到次日凌晨三點半,隨后與工友賀某某騎乘電動車回家,途中不慎摔倒,因腦部受傷被送至醫(yī)院,住院治療了9天。出院后,楊一鳴找到企業(yè)負責人,要求支付其在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費用及工資,共計1萬余元,遭到企業(yè)的拒絕。
調解員劉鋼找到工地負責人進行調解。該負責人認為,楊一鳴既不是在工地,又不是在工作時間內受的傷,不同意支付醫(yī)療費,也不認可是工傷事故,還要扣發(fā)楊一鳴的工資。調解一度出現(xiàn)了僵局。
“楊一鳴是為完成該工程總量而加班至次日凌晨三點半,在回家途中負傷,應視為工作時間內負傷,其醫(yī)療費應予以報銷、其住院期間的工資應足額發(fā)放?!眲摻忉尩?,《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對此有明確規(guī)定。經過再三調解,企業(yè)負責人被說動,當場支付了楊一鳴住院醫(yī)療費、營養(yǎng)費補助和工資等共計1.1萬多元。
“真沒想到,你們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幫我討回了公道?!ㄔ?工會’辦到我們的心坎上了,既給我們撐腰壯膽,又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明天可以回家安心養(yǎng)傷了!”臨走前,楊一鳴緊緊握著調解員的手。
一邊是辭職工人的合法權益應該得到保護,一邊是企業(yè)的經營環(huán)境同樣需要保護。武漢市總工會“法院+工會”訴調室用誠心與耐心,通過百余次的調解,換來了雙贏。
律師調解現(xiàn)場
2020年10月,某上市知名品牌武漢物流園,從沌口整體搬遷至黃陂航空產業(yè)園。雖然用人單位為員工開通通勤班車,但幾十余名老員工不堪每天早出晚歸,在新址上班兩個月后紛紛辭職。其中,12名員工通過律師,以用人單位擅自調整工作地點和未付延時及加班工資等勞動報酬為由申請勞動仲裁。
仲裁結果出來后,12名員工表示不服,起訴至法院,一審判決用人單位向他們共計支付延時工資、加班費及經濟補償金等60余萬元。上市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未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無須支付主動辭職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愿意將官司打到底。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后,委托市總工會“法院+工會”訴調室進行訴中調解。為了維權,12名員工委托了律師代理,還有幾十名員工觀望著此案結果?!罢{解不成功,易引發(fā)性群體糾紛,也可能會影響企業(yè)良性發(fā)展?!痹V調室陳有欽律師深感責任重大。
在與用人單位溝通中,對方給出的補償方案為一審判決的30%。6名員工愿意接受,另外6名員工不同意。就在調解組繼續(xù)做員工工作之際,用人單位出現(xiàn)反復,只同意按10%進行補償。對方表示,12名員工如果一并接受調解方案,才能推動此案談下去。調解員再次直接與另外未接受調解方案的6名員工溝通,終于說服其接受30%的調解方案。
調解工作迎來了曙光,可就在簽署調解協(xié)議當天,用人單位突然不同意調解方案了,要求暫停。調解組驚愕之余,多次電話溝通,用人單位終于心悅誠服。歷時一個多月和上百次的溝通,12名員工終于收到了近20萬元的補償金。
武漢市總工會權益部負責人表示,“法院+工會”模式做到了“多贏”。對職工來說減輕了訴累;對工會來說,提供了一條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基本職責的新途徑;對法院來說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提高了審判效率,“今后將全面推行這一模式,更好地為職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