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李 墨 (無錫市惠山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 無錫 21417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兒童常見消化病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餐后飽脹、早飽、厭食、腹脹、腹痛等,嚴重危害患兒健康及發(fā)育,發(fā)病率約占兒科門診的8%,且隨生活飲食改變,其發(fā)病數日益增加[1]。目前,莫沙必利是臨床治療FD的常用藥物,但其療效不甚滿意[2]。而近年來,隨著臨床對 FD 認識加深,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腸道菌群失調在FD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示改善腸道菌群有助于提高療效[3]。對此,本研究對FD患兒給予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并分析其療效及安全性。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FD患兒11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必利組與和菌利組各56例;納入標準:①符合FD診斷標準,②無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莫沙必利過敏史,③治療前無接受其他如質子泵抑制劑、促胃腸動力等治療,④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消化道潰瘍、息肉、出血等疾病,②有心、肝、腎等功能不全,③結核、佝僂病、貧血等所致厭食癥,④拒絕或中途退出者;必利組和菌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次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診斷標準:參考《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中FD診斷標準,長期(發(fā)病時間≥2個月)攝入量下降且較發(fā)病前降低>1/3~1/2,排除不當喂養(yǎng)、不良飲食習或其他系統(tǒng)疾病所致厭食癥,有體重減輕或增長停滯、見食不貪、食欲不振等癥狀。
1.3方法:必利組給予莫沙必利(廣東安諾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203264,5 mg/片)治療,餐前口服,5 mg/次,3次/d,共1個月。菌利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S20143001,0.25 g/袋)治療,0.25 g/次,3次/d,共1個月。
1.4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腸道菌群、療效及不良反應。①腸道菌群,于治療前后留空腹12 h早晨糞便2 g,采用高通量測序法檢測腸桿菌、腸球菌、雙歧桿菌、乳桿菌等腸道菌群。②療效,參考《中國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和治療共識》[5]中FD療效標準,依據惡心、嘔吐、餐后飽脹、早飽、厭食、腹脹、腹痛等癥狀評估,治療后改善指數>50%為顯效、30%~50%為有效、<30%為無效。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不良反應,記錄口干、出汗、腹瀉、便秘等發(fā)生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χ2檢驗與t檢驗。
2.1兩組腸道菌群比較:必利組和菌利組治療前腸道腸桿菌、腸球菌、雙歧桿菌、乳桿菌數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菌利組治療后腸道腸桿菌、腸球菌數量低于本組治療前和必利組,菌利組治療后腸道雙歧桿菌、乳桿菌數量高于本組治療前和必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腸道菌群比較
2.2兩組療效比較:菌利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必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療效比較[n(%),n=56]
2.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必利組和菌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n=56]
FD的發(fā)病機制和病因尚未明確,以胃腸動力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好發(fā)于小兒時期,具有病情遷延、易反復、癥狀多、病程長的特點,尤其是患兒身體尚未發(fā)育成熟,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對患兒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6-7]。
目前,F(xiàn)D尚無特效藥,其主要思想為調節(jié)胃腸動力,其中莫沙必利為常用藥物,可激動選擇性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而促進乙酰膽堿釋放,具有增強胃蠕動、促進胃排空的作用,其療效已被認可[8-9]。但近年來,相關研究顯示,單純促胃腸動力藥物治療對FD癥狀具有積極的改善作用,但療效單一,停藥后易出現(xiàn)病情反復,尤其是小兒患者胃腸功能尚未完善,常易導致療效欠佳[10-11]。而有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是有調節(jié)腸道菌群作用益生菌制劑,可促進雙歧桿菌、乳桿菌等有益菌生長,及拮抗腸桿菌、腸球菌等致病菌生長,有利于構建完善的腸道生物學屏障,從而促進胃腸蠕動而改善胃腸功能,在消化道疾病治療中具有良好的療效[1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菌利組治療后腸道腸桿菌、腸球菌數量低于本組治療前和必利組,菌利組治療后腸道雙歧桿菌、乳桿菌數量高于本組治療前和必利組,菌利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必利組,表明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可改善FD患兒腸道菌群,有利于提高療效,與白璐等[14]研究顯示加用益生菌(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治療可改善FD患兒腸道菌群而提高療效的結論相似。這可能由于莫沙必利可增強FD患兒胃蠕動及促進其胃排空,有利于改善患兒胃腸動力障礙,從而達治療的作用;但可能由于FD患兒胃腸發(fā)生不成熟,加之莫沙必利單藥治療存在個體差異,易導致部分患兒療效欠佳。而本研究加用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治療中,可能由于有效調節(jié)了FD患兒腸道菌群平衡而改善腸道微環(huán)境,尤其是拮抗了腸桿菌、腸球菌等致病菌生長,有利于抑制致病菌毒素所致的胃腸道組織損害,同時還促進了雙歧桿菌、乳桿菌等有益菌生長,有利于抑制致病菌定植、生長及增強胃腸動力和機體免疫力,從而進一步改善患兒胃腸動力障礙[2-3]。腸道菌群還參與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及吸收,如雙歧桿菌和乳桿菌可分泌多種酶,利于腸道吸收不溶性的脂肪、蛋白及糖等[14-15],從而更有效地促進FD患兒對食物的消化及吸收,有利于改善FD癥狀,故加用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治療可提高FD患兒的療效。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必利組和菌利組不良反應率基本相同,表明在莫沙必利治療小兒FD中,聯(lián)合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的安全性好;這可能由于本研究在臨床治療中遵從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用法用量進行使用,且其為益生菌制劑,可調節(jié)患兒腸道菌群及機體免疫力,對身體毒性小,且故未顯著增加患兒口干、出汗、腹瀉、便秘等發(fā)生。
綜上所述,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可改善FD患兒腸道菌群,有利于提高療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