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帆
領導干部的權威既是領導干部發(fā)揮指揮、組織、協(xié)調(diào)作用的基本條件,也是領導干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表現(xiàn)。領導干部如何運用自己的領導權威,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實踐課題。
探析領導權威的運用之道,首先,領導干部應樹立正確的權威觀。領導干部清晰地認識領導權威的屬性和來源,是正確權威觀形成的基礎。領導干部要明白人民群眾發(fā)自內(nèi)心的信任與認同是領導權威的最核心來源。領導干部要善于傾聽群眾聲音、汲取群眾智慧、解決群眾困難,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之中,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這是領導干部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守初心、擔使命的有力保障。其次,領導干部要對領導權威常懷敬畏之心。這種敬畏之心涵蓋對人民、對法律、對政黨的多重敬畏。在歷史的長河中,在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面前,個人的作用和影響力是極為有限的,領導干部要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從而始終對領導權威心懷敬畏。領導干部并不是有權力就會有權威,如果正確用權、秉公用權,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福祉,人民就會信服;反之,領導干部如果用權不公、以權謀私,就算職位再高、權力再大,群眾也不會信服。
領導干部對權威的維護和運用,應當有全面且完善的制度為之保駕護航。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脫離了高效有序的執(zhí)行,制度將成為空有其名的“稻草人”。因此,在干部選拔任用的標準上,制度執(zhí)行能力是極為重要的選任依據(jù),領導干部對制度要有高屋建瓴的認識和堅定服從的決心,不斷強化自身制度意識。法治思維源于法治理念,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要在法治理念基礎之上更進一步。領導干部要堅持法治思維,一方面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底線意識,知法守法,嚴于律己,敢于承擔責任;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運用領導權威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依法依規(guī)落實相關政策、解決實際問題、接受群眾監(jiān)督。
領導干部的權威想要得到合理的運用,就不能忽視領導干部作為權威主體的主觀能動作用,而是否能正確且充分地發(fā)揮這種主觀能動性,還要看領導干部的綜合能力素質(zhì)是否過硬。領導干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升綜合能力素質(zhì)。一方面是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的提升,這包括領導干部在開展工作時的判斷能力、組織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等,只有具備真知灼見的判斷力,才能在關鍵時刻顯露本色;只有具備優(yōu)秀的組織與協(xié)調(diào)能力,才能部署好一切工作。另一方面是領導干部踏實勤勉的學習能力和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如學”,領導干部勢必要居安思危,緊跟時代步伐開拓進取,學習新知識,開拓新思維。
人民是國家的主體,也是領導權威的來源,強化人本意識、貫徹人本理念是運用領導權威的關鍵。“以人為本”地運用權威、施行領導,就是要把理論與現(xiàn)實相結合,圍繞“人”自身及其發(fā)展來開展一切工作。領導干部的權威與“人”之間并非對立關系,具備人本意識的領導干部理應自覺地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與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血肉聯(lián)系,這是人本理念的一貫價值訴求。領導干部是否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認可,執(zhí)政之基是否穩(wěn)固牢靠,評議權和決定權都掌握在人民群眾手中。人民群眾對公權力的全方位監(jiān)督,保障了領導干部權威的良性生長發(fā)展。領導干部的權威要從人民群眾的認同中獲得,也要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