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希望能夠通過結合實際的音樂作品對電吉他的演奏技巧應用進行分析。試圖在理論上探究這一樂器的重要藝術價值與發(fā)展趨勢,并且在實踐中能夠為電吉他的學習和演奏者更好地掌握樂器的演奏技巧與展現(xiàn)該樂器的藝術魅力提供借鑒。
關鍵詞:電吉他演奏技巧應用探索
電吉他是現(xiàn)代電聲技術與傳統(tǒng)吉他樂器相結合的產(chǎn)物,在表演方面除了有與傳統(tǒng)吉他基本相同的彈奏手法外還有其他許多不同的演奏技巧,并且通過與特制音箱設備相配合能夠產(chǎn)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正是這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使其成為電聲樂隊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員,也由此豐富了音樂演奏與表演創(chuàng)作的內容體系,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樂器演奏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通過不同演奏技巧下音色的變化可以使電吉他能夠用于樂器的獨奏,也能夠用于樂隊的伴奏,在當今的音樂藝術發(fā)展趨勢之下,對于音樂實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電吉他的演奏技巧是由樂器演奏和設備操控兩種手段相配合而實現(xiàn)的,電吉他的音色效果應用極為廣泛,但目前最主要的是用于現(xiàn)代流行音樂,更是電聲樂隊必不可少的伴奏樂器,電吉他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了當代流行音樂的標志性樂器,而且依靠著其獨具特色的演奏技巧能夠適用于器樂獨奏和樂隊伴奏等音樂的各個領域。本文以電吉他演奏技巧的應用為研究主題,希望能夠在充分闡述該樂器的演奏技巧與音色關系的基礎上論證其演奏要領以及與之相配合的設備的操作方法,使得演奏者能夠遵循電吉他演奏的一般法則,在表演過程當中也能夠避免那些無意義的過度炫技,更好地對于電吉他的藝術風格進行展示,并且也能夠避免操作當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最終實現(xiàn)電吉他演奏音樂表現(xiàn)力的充分體現(xiàn)。①
一、電吉他演奏技巧的傳承與特點
(一) 電吉他演奏技巧的傳承
電吉他的雛形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音樂制作者就將拾音器夾在了吉他上,沒多久吉普森吉他公司制作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空心音電吉他”,但是這也只是這一樂器的早期雛形,本質上也只是用拾音器將聲音擴大,不但音質難以保障,而且拾音器本身也過于笨重。直到后來萊斯·保羅受愛迪生發(fā)明的實心電小提琴啟發(fā)而發(fā)明了實心電吉他,并且花費了10年的時間說服吉普森公司進行生產(chǎn),因此直到1950年才使得真正的電吉他得以廣泛使用傳播。
電吉他這種樂器的產(chǎn)生時間雖然相對較短,但是在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過程當中也涌現(xiàn)出了許多演奏大師和優(yōu)秀的作品,這也更加奠定了電吉他在音樂發(fā)展過程當中的重要地位。比較知名的電吉他演奏大師有喬·塞奇尼,他極大的發(fā)展了藍調搖滾風格的電吉他音樂,他在《Summersong》《Always with me ,always with you》等曲目中都對于電吉他的演奏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例如匹克泛音和搖把技巧的應用就為電吉他演奏技巧的豐富提供了新的思路。吉米·亨德里克斯更是被公認為是搖滾音樂史中最偉大的電吉他演奏者,他的代表作《軸:像愛一樣勇敢》所展現(xiàn)出的激進搖滾風格將布魯斯音樂的情感融入其中,讓人們真正見識到了電吉他的炫目技巧和動人效果。再比如艾迪·范·海倫是電吉他點弦技術的首創(chuàng)者,這一技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搖滾演奏者高超技藝的重要標志,同時他也是20世紀80年代整個歐美重金屬浪潮的推動者。也正是由于這一大批電吉他演奏大師對于該樂器演奏技巧和音樂效果的不斷探索,才使得電吉他能夠呈現(xiàn)出今天的繁榮局面。②
(二) 電吉他演奏技巧的特點
1.電吉他演奏技巧的組成
電吉他的演奏方法與傳統(tǒng)的木吉他是基本相同的,也需要運用手指的彈撥發(fā)聲,但是聲音的擴聲卻需要一定的設備,而且還要通過電路傳播至音箱的揚聲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電吉他演奏技巧的優(yōu)劣,一方面是由演奏者的彈奏技巧決定的,另一方面效果器音色調制和擴聲設備的操控也直接決定著最終的效果頗具不同的藝術特色。而電吉他畢竟是一種獨特的樂器,它還有點指、搖把等特殊的技巧,如果不能夠對于設備進行很好地調試和操控,即使是彈奏的水平很高,在最后的音量和音色方面也可能達不到預期。
電吉他的演奏技巧具體可以分為兩種,即常規(guī)技巧和特殊技巧。常規(guī)技巧主要指的是電吉他作為一種彈撥樂器所使用的與原聲彈撥樂基本相同的一系列方法技巧,例如推弦、揉弦、擊勾弦和滑音等,這些都是吉他演奏的基本功也是表現(xiàn)音樂情感的基本技巧。例如通過推弦能夠使得琴弦張力發(fā)生變化,而使得音高有所調整;柔弦能夠使得琴弦發(fā)生一定的顫浮,而使得聲音更加柔美;滑弦則能夠便于演奏者演奏節(jié)奏較快的段落,使得聲音更加流暢。特殊技巧是由于電吉他是使用效果器音色和電聲擴音,所以也有了一些諸如點指、搖把和撥片刮奏等為代表的特殊技巧,這些技巧音樂效果的呈現(xiàn)都要以音樂電子效果器為前提,如搖把技巧是用彈簧機械裝置奏出大幅度的滑音;點指技巧通過對于琴弦的快速敲擊而產(chǎn)生密集的旋律,這些都是原聲彈撥樂器所不可能實現(xiàn)的。而且電吉他的特殊演奏技巧并沒有被完全開發(fā)出來,隨著技術的升級以及音樂的發(fā)展也會有不同的技巧產(chǎn)生。
2.效果器音色的應用
效果器音色的調制是電吉他演奏效果的重要決定因素,是演奏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效果器本身的技術升級也為電吉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開拓了空間,就像是20世紀30年代效果器還只是單塊腳踏的形式,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數(shù)字模擬系統(tǒng),這兩者所呈現(xiàn)出的藝術效果和能夠表現(xiàn)出的電吉他的音色形式有著巨大的差別,這也正是電吉他與傳統(tǒng)的木吉他的差別之所在,也是現(xiàn)代流行搖滾音樂能夠不斷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效果器之所以能夠對音色產(chǎn)生影響,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對振幅的調整來改變其他的信號大小,又或者是通過訊號的延遲來實現(xiàn)聲音的延長。
總之一名好的電吉他演奏者一定要學會調控效果器的不同音色切換,這也是其演奏技巧是否高超的重要方面。比如現(xiàn)在常見的重金屬搖滾樂當中,就會使用強失真的音色來體現(xiàn)后現(xiàn)代主義的感覺;在一些表現(xiàn)抒情的音樂作品中,也會使用延遲混響等手段;在放克音樂和雷鬼音樂風格中,則常用哇音音色來加強律動感,這些都使得音樂作品的感情更加的豐厚,也體現(xiàn)出了電吉他的演奏魅力,所以說效果器音色的調制應用是一個吉他手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從理論上講,任何傳入效果器的訊號都可以被調試而加入一些不同的音色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表演當中當然沒有必要如此去進行調控,即使是電吉他的演奏也必須要明確最終要實現(xiàn)的是音樂的情感和藝術表現(xiàn)力的展現(xiàn),而并非是技術上的片面炫技,否則會導致效果器的作用被夸大而使得音樂本身的藝術性大打折扣,電吉他效果器技巧的使用一定要遵循符合音樂形象和音樂氛圍的法則才能夠使得樂曲的音樂內涵得以展現(xiàn)。③
二、電吉他演奏技巧的具體應用研究
(一) 電吉他技術技巧的運用1.擊弦、勾弦與擊勾弦的結合技巧
這幾種演奏技巧是彈撥樂器演奏最基本的技術技巧,擊弦也就是在演奏的過程當中用手指對琴弦進行敲擊而產(chǎn)生特定的聲音,H 在譜例當中一般代表著擊弦標記,例如演奏中用一指3弦5品同時用三指擊7品就可以用1H2標注其聲音。所謂勾弦,也叫拉音,在浮力中一般用 P 來表示,在彈響琴弦后左手手指輕向手掌內側勾弦并離開琴弦,這樣就會持續(xù)的發(fā)出一段時間較低的空弦音符。所謂擊弦是在撥響一個音符之后對這根琴弦上比較高的品位位置進行手指敲擊作用,從而發(fā)出比較高的聲音,敲擊的時候要以手部大關節(jié)為軸心,以一定的力量進行敲擊;擊弦和勾弦的手法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效果卻頗為相近又有所細微差別,在電吉他的實際表演當中,兩種技巧經(jīng)常組合使用形成一種被叫做擊勾弦的技巧去表現(xiàn)那些連續(xù)的、短時值音符,也使得整個樂句表現(xiàn)得更加均勻連貫,適合演奏硬搖滾以及一些比較有激情的曲子,尤其是在芬克風格的音樂中這種技法的演奏尤其普遍。
2.揉弦和推弦的技術特征
揉弦是吉他演奏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技巧,通常適用于一些旋律性較強的樂段,可以使原本相對平實的樂句變得更加有韻味。而且電吉他的揉弦效果由于有電聲設備的加持能夠比木吉他展現(xiàn)出更加明顯的聲音顫動,隨著按弦的手指在手腕帶動下?lián)u晃程度的不同,可以對不同的長音進行不同的潤色。揉弦的推拉方向要保持一致,不能夠上下推拉,而且也要在不斷的練習和演奏過程當中體會揉弦的幅度,通常要保持在一度左右才能使得最后的聲音效果流暢舒適。④
推弦技巧是一種可以迅速將一個音推到另一個音的技巧,電吉他的演奏也正是需要推弦才能夠展現(xiàn)出獨特的聲調,演奏過程當中也正是由于手指的推力而使得琴弦張力改變而調整了音高,在這一過程當中音程也會不斷的改變,改變的過程所發(fā)出的音符也正能夠滿足不同音樂風格的需要,音樂也就能夠體現(xiàn)出特有的風格感染力。
3.掃撥與琶音的技術特征
掃撥是彈撥樂器的基本技巧,講究的是雙手的協(xié)調一致,左手按弦右手撥弦,隨著和弦的變化使得多個琴弦的聲音形成整體效果,左右手的配合一定要準確利落,左手離弦要垂直,不要碰到上下弦,右手也應當保持力度和速度上的恰當、連貫、勻速。掃弦既可以用手指,也可以用撥片,兩者的直觀差別就是用撥片能夠更快速地進行演奏,并且由于撥片也有不同的厚度,而且能夠更大程度的去觸及琴弦的韌度極限,因此能夠發(fā)出更好的聲音。琶音就是把一個和弦里的音逐個彈出來的技巧,其具體的音樂風格快速而流暢,也會給人一種行云流水般的感覺。⑤
4.點弦的技術特征
電吉它的點弦是一種非常炫麗的技術技巧,對一些節(jié)奏跨度較大的樂句可以用此方法連貫快速的演奏出來,點弦主要是以右手的發(fā)揮為關鍵,右手的手掌與手腕的連接位置要輕貼在琴弦上,手指要對琴弦用力的進行點擊,琴弦打到彭斯上能夠發(fā)出聲音,演奏出的音樂風格也非常多變,也為音樂的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吉他大師 Nuno Bettencour的點弦演奏風格為例,他就經(jīng)常使用跨弦點弦的技巧去演奏,并且在某一和弦上盡可能地演奏更多的成八度的音符,所以呈現(xiàn)出迅速清晰的音色效果。
5.搖把的使用技巧
搖把是電吉他獨具特色的一種演奏技法,此種演奏技術的學名叫做“電吉他顫音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安裝在電吉他上,可以快速的改變琴弦的音高,實現(xiàn)顫音等演奏效果。簡而言之其原理就是樂手在演奏時壓住一個桿使得琴弦的松緊迅速改變,音調也會產(chǎn)生變化,此時再結合其他的技法就能夠實現(xiàn)音效的特殊性。搖把一直都是電吉他手個人風格的重要表現(xiàn)方式,使得電吉他演奏更加具有多樣性和特殊性。電吉他搖把所能夠產(chǎn)生的音效類型是極多的,例如十分普遍的馬匹嘶鳴特效,演奏方法是將電吉他效果器的失真效果調大,然后使用撥片彈奏出泛音效果,這種效果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就反復壓按搖把,就會出現(xiàn)馬匹嘶鳴的特效;又如摩托車的發(fā)動機啟動聲音,在調節(jié)效果器之后彈響第6弦,隨之壓按搖把的同時左手向電吉他高把位方向穩(wěn)步移動,就會出現(xiàn)摩托車的聲音。
(二) 效果器音色的調制與切換
1.強勁硬朗的“重金屬”
“重金屬”音色是以吉他的強失真音色為主而調制出的,是電吉它樂器金色的典型代表,要實現(xiàn)這種音色效果器通常要有三個鈕,一是放大率鈕,主要作用就是調失真的程度;二是音量鈕,可以調效果器輸出訊號的大小;三是音色鈕,也就是用于調整音色所使用的。要實現(xiàn)合適的重金屬音色的調制,一定要把握聲音的規(guī)律,明確失真并不是噪音,尤其是在主奏聲部的音色調制中,還會有一些混響和延遲的周邊效果加入,也可能有壓縮等動態(tài)處理,這種情況下旋律就會呈現(xiàn)出如泣如訴的色彩;而在伴奏聲部中為了強調失真音色的穩(wěn)定,一般不會加入延遲類效果,這樣與主調相配合,會使得作品的效果更加恢宏。⑥
2.扣人心弦的哇音踏板
哇音踏板是一種能夠控制通路中電流的大小的滑動可變電阻,也正是通過對電流的控制才實現(xiàn)了音量音高的調節(jié)。哇音(Wah-Wah)踏板是表情踏板的一種,在不同音色中進行使用能夠呈現(xiàn)出不同的音樂色彩效果,例如在清音音色中使用哇音所形成的效果非常適合雷鬼風格的音樂,在失真音色中使用哇音則更加有利于去表現(xiàn)比較復雜的感情。同時哇音踏板是用腳部來控制的,因此在掌握方面需要進行不斷的練習,才能夠避免手忙腳亂達到手腳一致,也是一個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
3.電吉它演奏技巧的實際應用——以《反射》為例
Kiko Loureiro 是來自巴西的電吉他大師,2012年他發(fā)布了名為《Soundsof Innocence》的專輯,而《反射》正是其中的主打歌,作品采用了單三部曲式,主要調式調性為 e 小調。
在主題部 A 段的演奏中,左手的演奏技法是這一段的亮點所在,例如左手啞音和六連音的使用使得作品的風格明快流暢, 17-20小節(jié)處還使用了Ⅴ-ⅱm-Ⅰ-Ⅲ的和聲行進,這是電吉他對藝術搖滾風格音樂的典型處理方法。展開部 B 段的29-40小節(jié)中,使用了較多的滑音和推弦,同時結合搖把技巧使得作品旋律非常激揚,作品也使用了強力和弦配合了這種感覺,隨后還運用了Ⅳmaj7-ⅵm-Ⅳmaj-ⅵm 和聲,旋律整體呈舒緩的方向發(fā)展。⑦
展開部的演奏技巧應用頗具特色,以全曲難度最大的45~56小節(jié)的 Solo 為例,這一部分在律動上不但會發(fā)生較為明顯的突變,而且在演奏中還大量運用了左手的勾弦演奏技法,對于演奏者的技術水平要求極高。如第49-51小節(jié)就要求雙手能夠實現(xiàn)非常一致的配合,第53-55小節(jié)在原有的左手勾弦的同時,右手也要以點弦的技法與之相配合,作品的節(jié)奏時值呈現(xiàn)出明顯的緊密趨勢,從最初的16分音符變?yōu)榱?6分音符的六連音,甚至發(fā)展到了32分音符,而這種變化是在短短的三個小節(jié)內完成的,在第55小節(jié)的最后一拍演奏者還要有一個推弦的動作,彈奏過程當中還要有一個換把動作,這正是電吉他演奏技巧的典型(如譜例1所示)。
譜例1
再現(xiàn)部 A 段是樂曲的尾聲(77-86小節(jié))。這一段的演奏曲整首作品的引子部分是完全一樣的,也是非常典型的芬克搖滾樂句,在前后呼應中結束全曲。
三、結語
電吉他的演奏技巧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到了比較成熟全面的階段,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電吉他的所有技巧都已被開發(fā)完成,在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技巧出現(xiàn)。這些技巧被使用在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中,烘托出了作品的氛圍,實現(xiàn)了藝術表現(xiàn)力的體現(xiàn)。電吉他的演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即興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因此演奏者應當對于傳統(tǒng)技巧和創(chuàng)新技巧都有所掌握,在勤學苦練的基礎之上對各種技術都有所領悟,并且能夠根據(jù)作品的風格和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去拓展電吉他藝術的可能性。
注釋:
①金融.電吉他在現(xiàn)代融合音樂中即興演奏和伴奏技巧的運用[D].天津音樂學院,2020.
②李佳寶.淺談電吉他撥片在布魯斯音樂中的演奏特點[D].天津音樂學院,2019.
③EastmanGuitars.有關電吉他拾音器的五個認知誤區(qū)[J].樂器, 2018(12).
④王嘉倫.淺談吉他的演奏風格與技巧運用[J].當代音樂,2017(11).
⑤趙松宸,電吉他“藝術搖滾”風格與演奏研究[D].山東藝術學院,2018,
⑥景宇陽.Funk 電吉他軟音源音色塑造[J].當代音樂,2017(5).
⑦李涵,巧用電吉他演奏布魯斯音樂[J].藝海,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