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順波,陳長艷,張 品,2,溫 賀,李風(fēng)華,杜才富
(1.貴州省油菜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8; 2.貴州油研純香生態(tài)糧油科技有限公司,貴州 思南 565109)
【研究意義】食用植物油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烹調(diào)過程中不僅能改善食物的品質(zhì)及感官性質(zhì),還為人體健康提供多種營養(yǎng)功能性物質(zhì)。不同種類的食用植物油其脂肪酸組成大不相同,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包括硬脂酸、棕櫚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花生一烯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亞油酸、亞麻酸等。弄清不同植物油中脂肪酸組成及主要營養(yǎng)成分含量,對于廣大消費(fèi)者針對性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用油具有重要意義?!厩叭搜芯窟M(jìn)展】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1]。但機(jī)體攝入過多飽和脂肪酸會導(dǎo)致身體肥胖[2]、注意力下降[3]、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發(fā)病風(fēng)險[4]。食用配比適當(dāng)?shù)膯尾伙柡椭舅岵粌H可以保護(hù)心血管系統(tǒng),還能降低因代謝失調(diào)而引起的疾病出現(xiàn)概率[2]。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人體冠心病風(fēng)險[5],多不飽和脂肪酸有抵抗癌癥、抑制炎癥、調(diào)節(jié)免疫、改善細(xì)胞免疫功能等功效[6-9]。不同種類的食用油主要表現(xiàn)在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的組成不同,油酸含量越高,亞油酸(ω-6族)與亞麻酸(ω-3族)比例越好,營養(yǎng)價值越平衡[10]。【研究切入點(diǎn)】目前,鮮見對常見植物油脂肪酸組成及對其營養(yǎng)功能研究的報道,致使廣大消費(fèi)者在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用油時缺乏針對性參考依據(jù),同時油脂加工企業(yè)生產(chǎn)推廣食用油時缺乏數(shù)據(jù)參考?!緮M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以菜籽油、雙低菜籽油、棕櫚油、橄欖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調(diào)和油、花生油及冷榨紫蘇油等11種主要食用植物油為原料,分析其脂肪酸組成及主要營養(yǎng)成分,旨在為消費(fèi)者針對性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用植物油提供指導(dǎo),同時為油脂加工企業(yè)生產(chǎn)推廣食用油提供理論依據(jù)。
供試普通菜籽油、雙低菜油、橄欖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調(diào)和油和花生油購于當(dāng)?shù)厥袌?,棕櫚油網(wǎng)購于大型電商,冷榨紫蘇油為貴州油研純香生態(tài)糧油科技有限公司自制。
脂肪酸的測定按照GB 5009.168—2016《食品國家安全標(biāo)準(zhǔn) 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維生素E的測定按照GB 5009.82—2016《食品國家安全標(biāo)準(zhǔn) 食品中維生素A、D、E的測定》,甾醇的測定按照GB/T 25223—2010《動植物油脂 甾醇組成和甾醇總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數(shù)據(jù)使用SPSS、Excel分析,同種植物油取3種不同品牌進(jìn)行測定,結(jié)果以均值±標(biāo)準(zhǔn)差或均值形式表示。
從表1看出,11種食用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均以棕櫚酸為主,其次是硬脂酸。棕櫚酸含量最高的是棕櫚油,高達(dá)39.8%;其次是玉米油、橄欖油、花生油和大豆油,含量在10.48%~12.19%,均小于13%;再次是調(diào)和油、山茶油、葵花油和冷榨紫蘇油,含量在6.19%~8.87%,均小于10%;菜籽油和雙低菜籽油的棕櫚酸含量最低,含量在4.14%~4.29%,均小于5%。11種食用植物油的硬脂酸含量在1.52%~4.29%,含量均小于5%。
在11種食用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是棕櫚油,高達(dá)45.32%,可稱為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植物油;其余食用植物油飽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22%。11種食用植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依次為棕櫚油(45.32%)>花生油(21.65%)>大豆油(15.63%)>橄欖油(15.25%)>玉米油(14.33%)>調(diào)和油(12.30%)>山茶油(10.39%)>葵花油(9.97%)>冷榨紫蘇油(7.78%)>菜籽油(7.46%)>雙低菜籽油(7.24%)。
表1 11種食用植物油飽和脂肪酸的相對含量
從表2看出,11種食用植物油單不飽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均高于10%,其他單飽和脂肪酸含量均較少,除普通菜籽油含11.05%芥酸和5.05%花生一烯酸外,其余含量均低于2%。油酸含量較高的是山茶油,高達(dá)81.09%;其次是橄欖油,為74.90%;雙低菜籽油、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分別為63.21%和50.20%;普通菜籽油因含有11.05%的芥酸和5.05%的花生一烯酸,導(dǎo)致油酸含量有所降低;花生油、棕櫚油、調(diào)和油、葵花油的油酸含量在31.56%~43.35%,玉米油、大豆油、紫蘇油的油酸含量低于30%。
11種常用食用植物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是山茶油,為81.90%;橄欖油次之,含量76.21%;普通菜籽油和雙低菜籽油分別為66.92%和64.74%;冷榨紫蘇油含量最低,為11.25%。
表2 11種食用植物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相對含量
從表3看出,11種食用植物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為亞油酸(ω-6)和亞麻酸(ω-3)兩大類。亞油酸含量:葵花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的含量較高,為54.00%~56.82%,屬高亞油酸含量食用油;調(diào)和油、花生油的含量分別為45.58%和33.93%,屬中亞油酸含量食用油;雙低菜籽油、菜籽油、冷榨紫蘇油、棕櫚油的含量在11.20%~19.00%,為中低亞油酸含量食用油;山茶油、橄欖油的含量分別為7.65%和7.03%,為低亞油酸含量食用油。亞麻酸含量:冷榨紫蘇油的含量最高,達(dá)65.89%,為高亞麻酸含量食用油;其余食用油的亞麻酸含量均低于10%,其中,雙低菜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調(diào)和油的亞麻酸含量在6.06%~8.84%,為低亞麻酸含量食用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花生油、葵花油和棕櫚油的亞麻酸含量均低于1%,為極低亞麻酸含量食用油。
在11種食用植物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冷榨紫蘇油,達(dá)81.12%;其次是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和調(diào)和油,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51.64%~62.09%;花生油、菜籽油、雙低菜籽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25.53%~34.31%,橄欖油、棕櫚油、山茶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7.72%~11.20%。
表3 11種食用植物油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相對含量
從表4看出,11種食用植物油中維生素E含量最高的是冷榨紫蘇油,為91.30 mg/100g;其次為大豆油和調(diào)和油,維生素E含量分別為75.07 mg/100g、61.95 mg/100g;橄欖油的含量最低,為9.88 mg/100g。維生素E含量依次為冷榨紫蘇油>大豆油>調(diào)和油>葵花油>雙低菜籽油>菜籽油>玉米油>棕櫚油>山茶油>花生油>橄欖油。
甾醇含量最高的是玉米油,為749.00 mg/100g;其次是冷榨紫蘇油,含量為476.00 mg/100g;葵花油、山茶油、雙低菜籽的油甾醇含量分別為408.00 mg/100g、358.00 mg/100g和335.40 mg/100g;大豆油、調(diào)和油和普通菜籽油的甾醇含量在216.05~227.03 mg/100g;棕櫚油、橄欖油以及花生油的甾醇含量均低于92.70 mg/100g。11種食用植物油的甾醇含量依次為玉米油>冷榨紫蘇油>葵花油>山茶油>雙低菜籽油>大豆油>調(diào)和油>菜籽油>棕櫚油>橄欖油>花生油。
表4 11種食用植物油中維生素E與甾醇含量
飽和脂肪酸的名聲欠佳,被認(rèn)為是壞脂肪[2],但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可在人體脂肪、肌肉、肝臟等部位儲存起來,為人體提供能量來源[11]。攝入過高會影響人體健康,有研究發(fā)現(xiàn),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攝入量過高是導(dǎo)致血膽固醇、三酰甘油、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12],能引發(fā)促炎癥反應(yīng)[13],導(dǎo)致身體肥胖,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乳腺癌等發(fā)病風(fēng)險;飽和脂肪酸中除硬脂酸外都會升高血清膽固醇的含量[14]。在研究的11種常用植物油中(普通菜籽油、雙低菜籽油、橄欖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棕櫚油、調(diào)和油、花生油、冷榨紫蘇油),棕櫚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dá)45.32%,建議減少日常食用該類植物油;花生油中飽和脂肪酸為21.65%,其余9類食用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20%。
單不飽和脂肪酸可預(yù)防心血管疾病,還會降低因代謝失調(diào)而引起的疾病的出現(xiàn)概況,同時與癌癥發(fā)病率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有研究發(fā)現(xiàn),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作為膳食脂肪酸中的一類,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獨(dú)特的物理、化學(xué)特性[15-16],稱為“健康脂肪酸”,容易被人體吸收,又不容易氧化沉積于體內(nèi),具有降血糖、調(diào)節(jié)血脂、降低膽固醇等功效。山茶油、橄欖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76.21%,為高單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雙低菜籽油、普通菜籽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分別為64.57%、66.90%,為中單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花生油、棕櫚油、調(diào)和油、葵花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31.70%~44.74%,稱為中低類單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玉米油、大豆油、冷榨紫蘇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30%,稱為低單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
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ω-6)和亞麻酸(ω-3)都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但必須按一定比例科學(xué)配比,對人體健康才有好處。亞油酸具有改善高血壓、預(yù)防心肌梗死、預(yù)防動脈硬化的作用[12],但攝取過多,會引起炎癥[17-18],造成機(jī)體脂質(zhì)過氧化與免疫功能下降[19],抑制細(xì)胞免疫與促進(jìn)肝細(xì)胞瘤生長等[20],長期大量攝取還會引起腫瘤發(fā)生率增加[19]。亞麻酸具有益智健腦、提高記憶力、保護(hù)視力、抗過敏、降低血脂、降低血壓、降低血糖等功效[21-22],在人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機(jī)體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亞麻酸攝入量不足會引起機(jī)體脂質(zhì)代謝紊亂,導(dǎo)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勞、視力減退等[23-25];亞麻酸可促進(jìn)嬰幼兒視網(wǎng)膜、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10,21],嬰幼兒、青少年如果缺乏α-亞麻酸類物質(zhì)的攝入,智力的正常發(fā)育會受到較大影響[26-27]。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ω-6與ω-3 比例小于4[10],哈佛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專家認(rèn)為,人體內(nèi)ω-6與ω-3的最佳比例1︰1。因此,食用植物油不能僅依據(jù)多不飽和脂肪酸總含量來判斷其營養(yǎng)價值,還需結(jié)合亞油酸與亞麻酸含量及其比例加以判斷。冷榨紫蘇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調(diào)和油多不飽和脂肪酸總含量均高于50%,但冷榨紫蘇油的亞油酸含量為15.23%,亞麻酸含量高達(dá)65.89%,ω-6與ω-3 比例為1︰4.3,屬于低亞油酸高亞麻酸類食用油。葵花油、玉米油亞油酸含量均超過56%,其亞麻酸含量分別為0.20%和0.83%,均低于1%,ω-6與ω-3比例超過70︰1,屬于高亞油酸低亞麻酸類食用油,長期大量攝入高亞油酸類的油脂會造成ω-6亞油酸的過剩與ω-3亞麻酸的不足[11]。大豆油、調(diào)和油亞油酸含量分別為54.00%和45.58%,亞麻酸含量分別為8.09%和6.06%,ω-6與ω-3比例大于6︰1,亞麻酸含量相對不足;花生油亞油酸含量33.93%,亞麻酸含量為0.33%,ω-6與ω-3比例超過100︰1,屬于高亞油酸低亞麻酸類食用油,亞麻酸含量非常缺乏。棕櫚油的亞油酸含量為11.20%,亞麻酸含量為0,為低亞油酸零亞麻酸類食用油。雙低菜籽油、普通菜籽油的亞油酸含量分別為19.00%和17.55%,均低于20%,其亞麻酸含量為8.84%和7.61%,含量較為充足,ω-6與ω-3 比例接近2︰1,營養(yǎng)比例均衡。山茶油、橄欖油的亞油酸含量分別為7.65%和7.03%,是11種植物油中亞油酸含量最低油品,其亞麻酸含量分別為0.35%和0.69%,ω-6與ω-3比例接近20︰1和10︰1,為低亞油酸低麻酸類食用油。
食用植物油不僅具有不同脂肪酸組成,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甾醇[28-29]。維生素E是人體血漿中有效的脂溶性抗氧化物質(zhì)[30],在抗氧化、抑制腫瘤、改善動脈粥樣硬化及預(yù)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31]。甾醇也是植物中天然的活性營養(yǎng)成分[32],廣泛存在于植物油、堅(jiān)果、谷物等食物中,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抗癌、抗高血脂癥和預(yù)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種效果[33]。因此,在食用植物油生產(chǎn)中,建議最大限度保留維生素E和甾醇的含量,防止過度精煉,11種常見食用植物油中維生素E含量最高的是冷榨紫蘇油,為91.30 mg/100g,其次是大豆油、調(diào)和油,含量最低是橄欖油。植物甾醇含量最高的是玉米油,為749 mg/100g;其次是冷榨紫蘇油,棕櫚油、橄欖油以及花生油甾醇含量均低于92.70 mg/100g。在食用植物油選擇中,應(yīng)注重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相對豐富的食用植物油產(chǎn)品,更有利于身體健康。
《2020年健康醫(yī)療預(yù)測報告》中指出,目前我國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數(shù)已達(dá)3.5億例,占總?cè)丝诘?5%左右,已經(jīng)變成第一“三高”大國,食用油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種類的食用植物油有不同的脂肪酸組成,不同組成的脂肪酸有不同的營養(yǎng)功能,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所合成的二十烷類物質(zhì)有著截然不同的作用。棕櫚油飽和脂肪含量高,亞麻酸含量為0,營養(yǎng)不均衡,建議減少日常食用。山茶油、橄欖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dá)76%,但亞麻酸相對缺乏,建議配制10%左右高ω-3含量的冷榨紫蘇油食用,以達(dá)到營養(yǎng)均衡。雙低菜籽油、普通菜籽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64%,且ω-6與ω-3比例接近2︰1,是11種植物油中脂肪酸組成最為天然均衡的食用油?;ㄉ陀退岷繛?3.35%,屬于中油酸類,其亞麻酸含量非常缺乏,建議配制15%左右的冷榨紫蘇油食用??ㄓ?、玉米油亞油酸含量超過56%以上,其亞麻酸含量均低于1%,建議配制20%左右的冷榨紫蘇油食用或減少這類食用油食用。大豆油、調(diào)和油亞油酸含量為54.00%、45.58%,亞麻酸含量為8.09%、6.06%,亞麻酸含量相對不足,建議配制10%左右的冷榨紫蘇油食用。冷榨紫蘇油的亞油酸含量低,亞麻酸含量高,屬于低亞油酸高亞麻酸類食用油,同時其維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相對豐富,配合其使用可解決我國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組成及營養(yǎng)不均衡的問題。
系統(tǒng)分析比較11種常見食用植物油(普通菜籽油、雙低菜籽油、橄欖油、大豆油、山茶油、玉米油、葵花油、棕櫚油、調(diào)和油、花生油和冷榨紫蘇油)的脂肪酸組成、維生素E和甾醇含量。結(jié)果顯示,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含量為45.32%,為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山茶油、橄欖油、菜籽油、雙低菜籽油、花生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分別為81.9%、76.21%、66. 90%、64. 57%和44.74%,為單不飽和脂肪酸類食用油;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調(diào)和油ω-6類亞油酸含量分別為56.53%、56.82%、54.00%和45.58%,為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類食用油;冷榨紫蘇油ω-3亞麻酸含量為65.89%,屬多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類食用油。11種常見食用植物油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甾醇,維生素E含量最高的是冷榨紫蘇油,為91.30 mg/100g;其次是大豆油、調(diào)和油,含量最低是橄欖油。植物甾醇含量最高的是玉米油,為749 mg/100g;其次是冷榨紫蘇油,棕櫚油、橄欖油以及花生油甾醇含量均低于92.70 m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