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紅
(吉林省結核病醫(yī)院<吉林省傳染病醫(yī)院>電診室 吉林 長春 130500)
頸部作為繼肺部外結核多發(fā)性位置,頸部淋巴結結核在淋巴結結核患者中所占比例超出了90%。根據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年輕女性群體作為頸部淋巴結結核好發(fā)群體,該疾病的出現(xiàn)主要是結核分枝桿菌出現(xiàn)侵染引發(fā)的,淋巴結結核的大小和數目需因人而異[1-2]。此類患者在患病初期不會有顯著和典型的癥狀,在接受健康體檢時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造成臨床疾病治療效果備受影響。藥物和手術治療方式都是臨床中對頸部淋巴結結核治療的常見手法,對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講,治療效果較優(yōu),但手術治療的時候需明確結核的實際狀況[3]。目前,臨床中一般會運用CT 診斷、MRI 診斷、核素診斷等模式對疾病診斷。和傳統(tǒng)病理診斷方式相比較之下,該種診斷方式的操作較為便捷,而且具有無創(chuàng)性等優(yōu)勢。但是大部分的淋巴結很難被觸診。而接受放射診斷的時候,診斷使用費用比較昂貴,導致臨床診斷受到一定的限制。頸部淋巴結結核與非結核性淋巴結診斷中具有相似,會使得臨床診斷誤診率明顯增加[4-5]。伴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很多報道指出運用該種技術對疾病診斷中價值頗高。一般狀況下,頸部淋巴結不是很容易被觸及,因為其體積相對比較小,大多數呈現(xiàn)出長橢圓形和腎形,該結節(jié)的質地相對比較松軟。內部的邊緣呈現(xiàn)出低回聲狀態(tài),外部的包膜會呈現(xiàn)出強回聲,在彩色多普勒診斷下,血流顯像僅為無血流信號亦或是存在較少的血流信號[6]?;诖?,本文將選擇2020 年12 月—2021 年10 月到吉林省結核病醫(yī)院接受診斷的疑似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146 例,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頸部淋巴結結核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選擇2020 年12 月—2021 年10 月到吉林省結核病醫(yī)院接受診斷的疑似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146 例,經過病理診斷,非結核性淋巴結患者96 例,結核性淋巴結患者50 例。非結核性淋巴結患者年齡為20 ~58 歲,平均年齡(38.16±3.28)歲;結核性淋巴結患者年齡21 ~58 歲,平均年齡(38.14±3.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入院接受常規(guī)體檢,疑似為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②自愿參與者;③患者均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不配合檢驗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對參與到此次研究中的全部淋巴結腫大患者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運用本院中先進的設備。在對患者實施掃描之前,需把設備參數適宜的調整,一般狀況下,需把探頭頻率設置為(10 ~13)MHz,運用線陣的探頭設備。掃描第一個步驟是:求醫(yī)護工作人員引導患者取仰臥體位,在患者頸部下方放置軟枕,確保患者可呈現(xiàn)后仰姿勢。使得患者頸部位置可充分地暴露在檢查視野之下,對患者頸部淋巴結節(jié)的分區(qū)進行重點觀察。運用縱向切面與橫向切面等實施多層的掃描。需從肌體頜下位置沿著鎖骨上窩方向兩側開展掃描。在實施掃描中,必須要對圖像所展示出的淋巴結位置、大小、邊界、形態(tài)、血流信號以及內部回聲等觀察,明確相關信息。對圖像中顯著淋巴結,要求對其實施連續(xù)性滑行掃描,對淋巴結實施縱徑、橫徑,計算其LS 值,對淋巴結阻力指數、顯像狀況以及最大血流速度等有關指標進行觀察。更需重視在掃描中對探討實施加壓處理,規(guī)避掃描對血流現(xiàn)象造成負面影響。
兩組血流顯像參數:記錄和評估L/S 比值、最大血流速度、搏動指數、阻力指數、PSV、EDV;頸部腫大淋巴結血液分型:淋巴門型、邊緣型、中央型、混合型;分析頸部腫大淋巴結二維聲像圖表現(xiàn)。
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n)、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行t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非結核性淋巴結患者L/S 比值、最大血流速度與結核性淋巴結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非結核性淋巴結患者L/S 比值小于結核性淋巴結,最大血流速度高于結核性淋巴結;其余血流參數兩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流顯像參數(± s)
表1 兩組血流顯像參數(± s)
?
非結核性淋巴結組內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59.37%),中央型所占比例最低(9.38%);結核性淋巴結組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38.00%),邊緣型所占比例最低(12.00%);兩組淋巴門型、混合型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頸部腫大淋巴結血液分型[n(%)]
分析頸部淋巴結結核二維聲像圖表現(xiàn),見表3。
表3 146 例頸部腫大淋巴結二維聲像圖表現(xiàn)
根據臨床調查發(fā)現(xiàn),頸部淋巴結結核患病概率明顯增加,而且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在青年群體中該疾病患病概率明顯增加,此疾病呈現(xiàn)出周期性和緩慢性進展等特征,在疾病初期患者無顯著臨床特征。在對疾病診斷中,很容易與其他的淋巴結腫大疾病混淆,使得漏診和誤診率明顯增加[7]。在患病初期,患者機體會長出大量的腫大淋巴結,若是沒有運用有效與及時的治療措施,隨著疾病不斷進展和惡化,淋巴結數量會明顯增加,淋巴結腫大的癥狀會更為嚴重,患者會出現(xiàn)淋巴結粘連抑或是成團等眾多不良現(xiàn)象,使其朝著四周淋巴結擴散。所以,需對疾病早期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伴隨著國內醫(y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更多的醫(yī)療機構該項技術運用在頸部淋巴結結核疾病診斷中,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對影像學結果分析,健康淋巴結診斷中會有顯著血流信號、四周皮質組織有低回聲問題,而淋巴門會呈現(xiàn)出強回聲的信號。對淋巴結病變患者來講,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后發(fā)現(xiàn),病變的淋巴結邊界相對較為清晰[8-9]。
有學者表明[10-12],運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對疾病診斷的價值比較高,可對影像學圖像細致的分析,把患者的淋巴結結核的邊界、形態(tài)、數量以及大小等情況以及與周邊組織是否粘連顯現(xiàn)出,輔助主治醫(yī)生可更為準確地對疾病進行鑒定與判斷,而后依照患者的實際狀況,制定出更具對應性的治療方式,將患者的病痛有效緩解,該種技術可在臨床中推廣和運用。
此次研究中,分析兩組血流顯像參數,發(fā)現(xiàn)非結核性淋巴結患者L/S 比值、最大血流速度與結核性淋巴結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非結核性淋巴結患者L/S 比值小于結核性淋巴結,最大血流速度高于結核性淋巴結。其余血流參數兩組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而后分析頸部腫大淋巴結血液分型,得出非結核性淋巴結組內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59.37%),中央型所占比例最低(9.38%);結核性淋巴結組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38.00%),邊緣型所占比例最低(12.00%);兩組淋巴門型、混合型比較,差異顯著(P<0.05)。表明該種診斷技術診斷價值比較高,可依照患者的L/S比值、最大血流速度指標對疾病加以鑒別。
經過此次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頸部淋巴結結核在早期可以看到一個或是多個的淋巴結,分布得較為分散。伴隨著疾病不斷進展,淋巴結會呈現(xiàn)出逐步增加和融合的趨勢。結核桿菌在入侵之后,被機體中巨噬細胞所吞噬使得機體出現(xiàn)免疫性反應,而后出現(xiàn)遲發(fā)性的變態(tài)化反應致使淋巴細胞出現(xiàn)干酪樣壞死。對此,淋巴結結核在超聲診斷下的表現(xiàn)較為復雜。一般狀況下,典型性頸部淋巴結結核會于機體頸部單側或是雙側有多個的低回聲結節(jié)。于大血管的旁邊會呈現(xiàn)出串排列,該結核的質地相對比較光滑,外形大多呈現(xiàn)出圓形抑或是橢圓形,內部會呈現(xiàn)出低回聲抑或是混合回聲問題[13-14]。有部分的結節(jié)之間會出現(xiàn)融合,使得腫塊會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性表現(xiàn),淋巴結門的結構比較模糊,甚至有的部分消失。干酪樣壞死區(qū)域中透聲相對比較差,結核的鈣化灶內部會出現(xiàn)團狀的強回聲伴聲影。伴隨著疾病飛速進展,結節(jié)逐步融合呈現(xiàn)出串珠狀,而淋巴結和皮下組織之間出現(xiàn)粘連,邊界會較為模糊,而且淋巴結的體積將會迅速地擴大,最終出現(xiàn)破潰有瘺管出現(xiàn)。在實施診斷中,正常的淋巴結無血流信號,中間的強回聲是淋巴門,周圍的低回聲是皮質[15-16]。但是出現(xiàn)病變淋巴結的邊界與髓質較為清晰,而短狀的血流會位于中央抑或是門部。在超聲診斷設備下,可對病變灶大小、數目、血流分型和形態(tài)加以分析,該種診斷技術無創(chuàng)傷性、費用較為低廉,放射性比較小以及操作較為便捷等諸多優(yōu)勢。
綜上所述,該種診斷方式,醫(yī)生可清晰地判定頸部淋巴結結核進展,進而選取最優(yōu)的治療方式。在臨床疾病診斷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具有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價格低廉性,可實時將患者的頸部淋巴結器官和組織的運動特征反映出,可更為廣泛地運用在對部淋巴結結核疾病診斷中。而且,該種診斷方式下,亦可對頸部的器官和組織各個階段血流狀況與組織回聲切面的圖像加以分析,依照相關的結果,對組織器官是否有病變和病變的嚴重程度加以辨別,診斷價值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