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愷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農業(yè)農村局,河南 淮陽 466700)
周口市淮陽區(qū)位于河南省東部,土壤類型為潮土,大蒜產業(yè)是該區(qū)的主要支柱產業(yè)。通過在潮土區(qū)對大蒜開展“墨翠”腐植酸鉀水溶肥料田間試驗示范,評價分析其增產增效、品質改善作用,為大蒜水肥運籌科學及肥料推廣提供依據。
根據《農業(yè)農村部耕地質量監(jiān)測保護中心關于協(xié)作開展腐植酸鉀肥料試驗示范工作的函》要求,嚴格按照耕保中心印發(fā)的《“墨翠”腐植酸鉀復合肥試驗方案》,在大蒜上開展“墨翠”腐植酸鉀系列產品肥料田間試驗示范。通過對增產增收、品質改善和土壤理化性狀影響等分析,評價該肥料的施用效果,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支撐[1]。
供試肥料:“墨翠”腐植酸鉀水溶復合肥(N-P2O5-K2O,17-17-17)和“墨翠”腐植酸鉀水溶復合肥(N-P2O5-K2O,19-19-19),由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生產并提供。
對照肥料:當地習慣用肥,市場購買普通硫酸鉀型復合肥(N-P2O5-K2O,17-17-17)和純硫基水溶肥(N-P2O5-K2O,19-19-19)。
大蒜:品種為蒼山大蒜。
試驗于2020 年10 月~2021 年5 月在河南省淮陽區(qū)馮塘鄉(xiāng)王井村進行,海拔43 m,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類型為潮土,肥力均勻;前茬作物為夏花生,產量250 kg/畝。試驗示范開展前采集0~20 cm 土壤樣品進行實驗室檢測,土壤養(yǎng)分含量為有機質12.8 g/kg、全氮0.65 g/kg、有效磷12.4 mg/kg、速效鉀122 mg/kg、pH 值8.18。
2.3.1 小區(qū)試驗
小區(qū)試驗設3 個處理,3 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6 m×8 m)。
處理1:不施肥CK(空白對照)。
處理2:底施對照硫酸鉀型復合肥(N-P2O5-K2O,17-17-17)50 kg/畝,在返青期和抽薹期分別追施常規(guī)純硫基水溶肥(N-P2O5-K2O,19-19-19)15 kg/畝、15 kg/畝;總養(yǎng)分投入(N-P2O5-K2O,折純)42.6 kg/畝。
處理3:底施試驗腐植酸鉀肥料(N-P2O5-K2O,17-17-17)50 kg/畝,在返青期和抽薹期分別追施示范腐植酸鉀水溶復合肥(N-P2O5-K2O,19-19-19)15 kg/畝、15 kg/畝;總養(yǎng)分投入(N-P2O5-K2O,折純)42.6 kg/畝。
2.3.2 田間示范
田間示范設2 個處理。
處理1:底施對照硫酸鉀型復合肥(N-P2O5-K2O,17-17-17)50 kg/畝,在返青期和抽薹期分別追施常規(guī)純硫基水溶肥(N-P2O5-K2O,19-19-19)15 kg/畝;總養(yǎng)分投入(N-P2O5-K2O,折純)42.6 kg/畝;對照田1 畝。
處理2:底施示范腐植酸鉀肥料(N-P2O5-K2O,17-17-17)50 kg/畝,在返青期和抽薹期分別追施示范腐植酸鉀水溶復合肥(N-P2O5-K2O,19-19-19)15 kg/畝;總養(yǎng)分投入(N-P2O5-K2O,折純)42.6 kg/畝;示范田5 畝。
小區(qū)試驗和田間示范在墑情適宜條件下底肥隨翻耕施入土壤,追肥為人工耬條施。除施肥不同外,處理間其他生產管理措施一致[2]。
2021 年5 月17 日大蒜收獲時,在每處理隨機采集0~20 cm土壤樣品送指定實驗室檢測,檢測項目:有機質、腐殖質、陽離子交換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鉀、pH 值。每處理隨機采收5個樣點,采集后的樣品混勻組成混合樣品,用于各農產品品質檢測,檢測項目為蛋白質、可溶性糖、大蒜素等含量。
每小區(qū)收獲5 個樣方,樣方面積0.6 m2,實打實收計算小區(qū)產量,折算畝產。樣方內隨機抽取30 株室內考種,量取大蒜株高、莖粗、旗葉長、旗葉寬、蒜頭直徑,稱量蒜頭質量。
小區(qū)試驗結果表明,與處理1 相比,處理2 和處理3 大蒜株高、莖粗、旗葉長、旗葉寬、蒜頭直徑、蒜頭質量均明顯增加。與處理2 相比,處理3 大蒜株高、莖粗、旗葉長、旗葉寬、蒜頭直徑、蒜頭質量均有所增加,詳見表1。
表1 不同處理的大蒜生物學性狀
小區(qū)試驗結果表明,與處理1 相比,處理2 和3 分別增產168.1、317.2 kg/畝,增產率分別為12.0%、22.6%。與處理2相比,處理3 增產149.1 kg/畝,增產率9.5%,詳見表2。
表2 不同處理條件下大蒜產量變化
田間示范結果表明,處理1(對照田)產量1604.5 kg/畝,處理2(示范田)產量1734.2 kg/ 畝,較處理1 畝增產129.7 kg,增產7.5%。
小區(qū)試驗結果表明,與處理1 相比,處理2 和處理3 可溶性糖、蛋白質、大蒜素含量均增加。與處理2 相比,處理3 可溶性糖、蛋白質含量增加,大蒜素含量減少,詳見表3。
表3 不同處理條件下大蒜品質變化
大田示范結果表明,處理1(對照田)蛋白質含量為2.89 g/100 g、可溶性糖含量15.33%、大蒜素含量436 mg/kg;處理2(示范田)蛋白質含量3.25 g/100 g、可溶性糖含量17.43%、大蒜素424 mg/kg,較處理1 分別提高0.36 g/100 g、2.10%、-12 mg/kg。
小區(qū)試驗結果表明,處理3 較處理2 增加肥料投入成本10元/畝,其他成本相同,總投入成本增加10 元/畝。與處理2、1 相比,處理3 畝產值分別增加670.95 元、1427.4 元,畝收益分別增加660.95 元、937.4 元,詳見表4。
表4 不同處理的經濟效益
與當地農民習慣施肥相比,施用“墨翠”腐植酸鉀復合肥(N-P2O5-K2O,17-17-17)和“墨翠”腐植酸鉀水溶復合肥(N-P2O5-K2O,19-19-19)改善了大蒜生物學性狀,提高了大蒜產量,增產率9.5%,同時增加了大蒜蛋白質和可溶性糖含量,但降低了大蒜素含量;畝增收益660.95 元[3]。
本次試驗示范結果為一年試驗示范數據,報告僅對由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生產和提供的在大蒜試驗示范上施用的“墨翠”腐植酸鉀復合肥供示樣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