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 燕相周
棗莊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心內科,山東棗莊 277000
冠狀動脈和分支根據(jù)血管直徑分為大血管與小血管,小血管病變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占30%以上。在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后,患者出現(xiàn)小血管病變再狹窄率和遠期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高。藥物洗脫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出現(xiàn),可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率,新型藥物洗脫支架能夠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率約10%。據(jù)調查顯示,藥物洗脫支架晚期并發(fā)支架血栓晚期并發(fā)癥支架血栓病死率在20%以上,且約60%的患者會并發(fā)心肌梗死。以往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多應用進口支架,如美國Resolute 支架,效果顯著。為評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應用國產(chǎn)BuMA 支架的價值,本研究選擇棗莊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接診的120 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棗莊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療。利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60 例,觀察組給予國產(chǎn)BuMA 支架治療,對照組給予美國Resolute 支架治療。對照組男36 例,女24 例,年齡35~77 歲,平均(63.36±5.23)歲;其中,合并糖尿病12 例、合并高血壓9 例、合并高脂血癥6 例;BMI 20~29 kg/m,平均(26.56±2.63)kg/m。對照組男39 例,女21 例,年齡36~79 歲,平均(63.54±5.55)歲;其中,合并糖尿病13 例、合并高血壓10 例、合并高脂血癥7例;BMI 21~29 kg/m,平均(26.66±2.51)kg/m。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棗莊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審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80 歲;②均接受冠脈解剖適合行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術治療;③患者自愿入組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患者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②精神類疾病者;③抗凝治療禁忌證者;④對造影劑、氯吡格雷及肝素過敏的患者;⑤合并惡性腫瘤患者。
術前,應用股動脈或橈側動脈入路,分析冠脈造影結果,評估病變的特征,制定治療方案,注入肝素100 U/kg,術中每間隔1 h 追加1000 U 肝素,同時維持患者全血凝固時間250 s。根據(jù)患者的實際需求開展介入手術治療。觀察組給予國產(chǎn)BuMA 支架治療,對照組給予美國Resolute 支架治療。兩組術前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13,規(guī)格:100 mg×60 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160,規(guī)格:瓶裝75 mg×30 片)治療,劑量為每天300 mg、每天75 mg。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若在6 h 開展介入治療需要口服300 mg 的硫酸氫氯吡格雷片,2 h 內開展介入治療需要口服600 mg。術后為患者持續(xù)口服1個月阿司匹林腸溶片300 mg,1 個月調整用量為每天1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后續(xù)用量為每天75 mg,治療時間為12 個月。術后為患者皮下注射依諾肝素(南京健友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03,規(guī)格:0.4 ml∶40 mg),每天2 次,每次0.4 ml,治療時間為7 d。兩組的隨訪時間均為2 年。
(1)統(tǒng)計兩組冠脈造影病變情況及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的相關指標,包含:支架內再狹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慢性閉塞型病變、中重度鈣化病變、中重度扭曲病變、血栓病變、參考血管直徑、最小管腔直徑、直徑狹窄、病變長度、支架總長度。(2)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前用藥,包含普通肝素(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612,規(guī)格:2 ml∶1.25 萬U×10 支)、低分子肝素(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1,規(guī)格:0.5 ml∶5000 AXa)、替羅非班(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328,規(guī)格:50 ml∶12.5 mg)。治療7 d 為一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3)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特征,包含殘余狹窄、TIMI2~3、手術成功。①殘余狹窄評價標準,以手術成功后支架內或支架臨近血管管腔直徑狹窄程度大于50%為判定標準。②TIMI 2~3 分占比評價標準,應用TIMI 危險評分進行評價,0~7 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危險系數(shù)越高。③手術成功的判定標準:在支架植入成功后,靶病變殘余狹窄低于參考血管直徑的20%,靶血管前向血流為心肌梗死溶栓試驗3 級,無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相關并發(fā)癥。(4)統(tǒng)計兩組患者隨訪終點事件發(fā)生情況,包含明確的或很可能的支架血栓(stent thrombosis,ST)、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靶病變血運重建(target lesion reconstruction,TLR)、靶血管血運重建(target vascular reconstruction,TVR)、非靶血管血運重建、腦卒中。
在支架植入成功后,靶病變殘余狹窄低于參考血管直徑的20%,靶血管前向血流為心肌梗死溶栓試驗3 級,無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相關并發(fā)癥。
兩組的CAG 及PCI 相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AG 及PCI 相關指標比較[n(%),]
兩組患者術前用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前用藥比較[n(%)]
兩組患者術后特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特征比較[n(%),]
兩組患者隨訪終點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隨訪終點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n(%)]
隨著我國支架技術的發(fā)展,國產(chǎn)生物降解藥物涂層冠脈支架系統(tǒng)(BuMA)支架得到推廣和使用,并且有研究認為,國產(chǎn)BuMA 支架在術后9 個月的內皮覆蓋更好,甚至認為可以降低晚期ST 形成發(fā)生率。藥物洗脫支架的出現(xiàn)明顯減少支架內再狹窄和心臟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但是,因為晚期支架血栓的出現(xiàn),導致藥物洗脫支架安全的受到醫(yī)學界研究的關注。隨著新一代DSE 的出現(xiàn),利用非生物講解材料,無法被機體降解與吸收,能夠長期在血管中并且會導致血管內皮化,引發(fā)局部炎癥反應,出現(xiàn)血栓。臨床上致力于研發(fā)出一種可以最大程度抑制平滑肌細胞遷徙與增殖的藥物洗脫支架,以此降低對內皮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影響。
美國Resolute 支架為新一代藥物洗脫支架代表,在2010 年第一屆心血管論壇暨第七屆冠心病沙龍會議上提出且被廣泛推廣,并且在多年臨床應用中證實可以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血栓發(fā)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較高。支架植入人體后,把堵塞的血管支撐開,藥物會從支架上釋放,發(fā)揮抑制平滑肌增生的效果,從而預防再狹窄。如本研究顯示,在2 年的隨訪時間中,對照組的血栓病變率為8.33%,ISR 發(fā)生率為10.00%,慢性閉塞型病變發(fā)生率為18.33%,中重度鈣化病變發(fā)生率為15.00%,中重度扭曲病變發(fā)生率20.00%,且術后恢復中,TIMI2~3 比例93.33%,手術成功率91.67%。充分證明美國Resolute 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較高。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應用國產(chǎn)BuMA 支架治療的效果顯著,與美國Resolute 支架治療無明顯差異,遠期療效理想。國產(chǎn)BuMA 支架具有雙層涂層,高分子涂層和載藥層,其中,載藥層由雷帕霉素、聚乳酸-羥基乙酸組成,其中的聚乳酸-羥基乙酸可以在3 個月內降解,但是底部高分子涂層生物相容性較好,可以保障載藥層的完整性與穩(wěn)定性,對重金屬離子釋放產(chǎn)生抑制作用,降低患者的炎癥反應,可以降低再狹窄發(fā)生率。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可降解藥物載體支架與藥物洗脫支架具有較高的近期臨床結局。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兩組冠心病患者CAG 及PCI 相關指標、術前用藥、術后特征、隨訪終點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美國Resolute 支架相比,國產(chǎn)BuMA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可以取得同樣的治療效果。但是國產(chǎn)BuMA 支架的價格卻僅為美國Resolute 支架的1/2。國產(chǎn)BuMA 支架在置入后期,內皮覆蓋情況較好,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國產(chǎn)BuMA支架的內皮覆蓋是否可以降低晚期內皮血栓的發(fā)生率,現(xiàn)階段國內減少有報道進行研究。
綜上所述,國產(chǎn)BuMA 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療效顯著,與美國Resolute 支架可以取得相同的療效,但是價格更低,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在臨床中予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