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紹恒,李中燕,王家駟
四川省達州市中心醫(yī)院:1.檢驗科;2.呼吸內科,四川達州 635000
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pSS)是一種以外分泌腺受累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干和眼干為其主要表現,系統(tǒng)受累亦不少見[1]。肺因其富含血管及結締組織而成為最常見的受累靶器官之一,肺間質疾病(ILD)是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常可導致感染、呼吸衰竭,是pS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盡早干預和控制ILD,可能有助于控制或減少pSS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改善pSS預后[3]。ILD同時也是其他疾病的臨床癥狀之一,因此,以ILD為首發(fā)癥狀的pSS的鑒別診斷對于pSS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收集356例pSS患者臨床資料,對其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提高臨床醫(yī)生對該病的認識,為pSS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治療的356 例初診pSS患者臨床資料,選取pSS伴ILD患者65例作為pSS-ILD組,pSS不伴ILD患者291例作為pSS-no ILD組。納入標準:采用高分辨CT判斷pSS患者是否伴有ILD。排除標準:(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等;(2)肺結核、肺腫瘤、結節(jié)病等;(3)長期吸煙者。
1.2 方法 抗核抗體(ANA)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以鼠肝和Hep-2細胞為底物,滴度大于或等于1∶100判斷為陽性;抗SSA抗體及抗SSB抗體采用免疫印記法檢測;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的AU5800免疫化學系統(tǒng)檢測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補體3(C3)、補體4(C4)、C反應蛋白(CRP)、類風濕因子(RF);采用全自動動態(tài)紅細胞沉降率分析儀檢測紅細胞沉降率(ESR);采用希森美康血液分析儀檢測血細胞數量,血細胞減少是指血紅蛋白水平、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中至少有一種減少。
2.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特征比較 pSS-ILD組患者年齡、IgM、CRP、RF水平及ANA陽性、抗SSA抗體陽性、腎臟受累比例均高于pSS-no ILD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IgA、IgG、補體C4、補體C3、ESR水平及性別、抗SSB抗體陽性、關節(jié)痛、肝臟受累、血細胞減少比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特征比較[ n(%)或或M(P25,P75)]
組別n補體C3(g/L)CRP(mg/L)ESR(mm/h)RF(U/mL)ANA陽性pSS-ILD組650.79(0.73,1.08)2.72(2.00,9.20)41.41(31.71,44.64)41.42(24.81,90.30)56(86.15)pSS-no ILD組2910.81(0.73,1.04)1.12(0.94,6.02)37.54(31.42,45.42)25.89(12.09,64.49)208(71.48)χ2/t/U9 245.005 539.008 950.001 407.005.97P0.78<0.010.50<0.010.02
組別n抗SSA抗體陽性抗SSB抗體陽性關節(jié)痛肝臟受累腎臟受累血細胞減少pSS-ILD組6541(63.08)26(40.00)24(36.92)23(35.38)27(41.54)25(38.46)pSS-no ILD組291140(48.11)117(40.21)114(39.18)68(23.37)82(28.18)119(40.89)χ2/t/U4.76<0.0010.114.034.460.13P0.030.980.740.050.040.72
2.2 影響pSS-ILD的多因素分析 將年齡、IgM、CRP、RF水平及ANA陽性、抗SSA抗體陽性、腎臟受累比例等因素納入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年齡、IgM、CRP、RF水平為連續(xù)變量,pSS-ILD、ANA陽性、抗SSA抗體陽性、肝臟受累、腎臟受累賦值1,pSS-no ILD、抗SSA抗體陰性、肝臟未受累、腎臟未受累賦值0。結果顯示,RF水平升高、CRP水平升高及年齡增長是pSS患者發(fā)生ILD的危險因素(OR=1.178、1.081、1.120,95%CI:1.042~1.330、1.011~1.155、1.022~1.228,P<0.05),其中RF影響更大。見表2。
表2 影響pSS-ILD的多因素分析
2.3 PSM后pSS-ILD組與pSS-no ILD組患者RF水平比較 用CRP、年齡2個因素進行匹配后,pSS-ILD組患者RF水平依然明顯高于pSS-no ILD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PSM后pSS-ILD組與pSS-no ILD組患者RF水平 比較[ M(P25,P75)或
2.4 RF對pSS-ILD的診斷價值 當RF的cut off值為33.20 U/mL,其對pSS-ILD診斷的靈敏度為71.00%,特異度為96.00%,約登指數為0.67,ROC曲線下面積為0.81(95%CI:0.73~0.89),見圖1。
圖1 RF對pSS-ILD診斷的ROC曲線
pSS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多見于中年女性,兒童和青少年也可患病。pSS以外分泌腺損傷為主,表現為淚腺和唾液腺破壞致分泌液減少,導致口、眼等部位出現干燥癥狀[4]。有研究發(fā)現,8.0%~79.2%的pSS患者在就診時具有廣泛的支氣管和肺表現,常以呼吸困難、氣促、干咳為主,體檢可有雙肺捻發(fā)音或(和)爆裂音[5]。本研究結果顯示,356例pSS患者中有65例出現ILD,說明ILD是pSS主要體征之一。然而,部分疾病的起病也與ILD相關,對pSS的診斷缺乏較為準確的指向性。因此,本研究通過對以ILD為首發(fā)體征的pSS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提高對pSS合并ILD的認識,以期做到對這部分患者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與預后。
目前公認pSS-ILD是一多因素共同致病的結果,對危險因素的綜合評價,更能準確反映出各種因素的作用。有研究得出的pSS合并ILD相關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Ig、補體、炎癥指標、RF、ANA、肝臟受累、腎臟受累、血液系統(tǒng)受累等[6]。本研究發(fā)現,pSS-ILD組患者年齡、IgM、CRP、RF水平及ANA陽性、抗SSA抗體陽性、腎臟受累比例均高于pSS-no ILD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RF水平升高、CRP水平升高、年齡增長是pSS患者發(fā)生ILD的危險因素,表明隨著年齡增長、CRP和RF水平升高,pSS患者發(fā)生ILD的概率也逐漸變大。pSS-ILD組患者年齡高于pSS-no ILD組,這與GAO等[7]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當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其水平會急劇上升[8]。本研究結果顯示,pSS-ILD組患者CRP水平明顯高于pSS-no ILD組,表明pSS-ILD組患者大部分處于疾病活動期,提示臨床在遇到以ILD為首發(fā)癥狀的可疑pSS患者時,應積極檢測CRP水平。ILD的主要病理基礎為淋巴細胞浸潤上、下呼吸道黏膜,引起氣管、支氣管上皮外分泌腺體萎縮,并介導肺部炎性反應,甚至出現局部血管炎[3];而RF屬于自身抗體,由B淋巴細胞產生,表明pSS發(fā)生ILD的機制與B淋巴細胞相關。另外,在RF、CRP、年齡3項獨立危險因素中,RF影響更大,由此提示臨床在鑒別診斷pSS-ILD與pSS-no ILD時應密切關注RF。為了評估RF的診斷價值,本研究采用PSM平衡混雜因素以減少偏倚,將CRP、年齡進行匹配,結果顯示,pSS-ILD組患者RF水平依然明顯高于pSS-no ILD組。而后ROC曲線分析發(fā)現,當RF的cut off值為33.20 U/mL時,其診斷pSS-ILD的特異度可達96.00%,靈敏度為71.00%。
綜上所述,pSS患者ILD發(fā)生率較高,RF和CRP水平升高、年齡增長是pSS患者發(fā)生ILD的危險因素。對于pSS患者,特別是伴有RF、CRP水平升高的年齡偏大患者,應及早治療,進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