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影
北京市房山區(qū)良鄉(xiāng)醫(yī)院檢驗科 102401
呼吸道感染作為一種發(fā)生于1~14歲兒童的常見疾病,其發(fā)生率隨近年來城市空氣質量的下降而日益增長,患兒正常學習及生活受到嚴重干擾,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患兒中有部分受各種因素影響而頻繁發(fā)作,遠高于正常頻率,于是被稱作反復呼吸道感染(RRI)[1]。目前國內外對RRI的定義有所不同,國外定義中有單獨列出反復中耳炎、反復咽炎及反復扁桃體炎等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因而在臨床實踐中可參考國外文獻,國外有關報道表明,小兒RRI發(fā)病率約為18%,威脅兒童的健康和生活,并加重機體免疫防御功能的減退[2-3]。RRI的臨床特點具有反復性,且感染持續(xù)性強,但目前臨床對其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研究RRI的可能影響因素已成為臨床當務之急[4-5]。既往臨床研究表明,免疫力下降、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分泌不足及炎癥因子異常表達均可能導致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因而成為當前臨床研究的熱點話題[6]。本研究通過分析RRI患兒與健康兒童維生素及炎癥因子表達差異,探討其與RRI的相關性及維生素干預對患兒炎癥因子水平的改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基礎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RRI患兒4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納入RRI組;另選取同期來我院體檢的40例健康兒童作為健康組。比較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實行,確?;純杭凹覍匐[私,資料均未被泄露給研究以外人員。
表1 兩組患兒基礎資料比較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依據《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診治路徑》[7]診斷標準,RRI組患兒均被確診,且病程均在1年以上,健康組兒童經檢查均顯示為健康狀態(tài);(2)2~8歲;(3)臨床資料完整,且RRI組患兒在治療前取得其監(jiān)護人簽字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先天性心臟病、佝僂病、貧血等;(2)伴有先天性肺及支氣管發(fā)育不全;(3)既往呼吸道感染病史不明;(4)原發(fā)性免疫缺陷或營養(yǎng)不良;(5)參與研究時正在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6)研究過程中失訪患兒。
1.3 方法
1.3.1 血液檢測:兩組患兒均于入院時采集空腹靜脈血5ml,于抗凝真空采血管中避光放置,1h后以4 000r/min速率對其進行離心,取上層血清低溫保存,送至實驗室后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濁法和免疫熒光法對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等炎癥因子水平進行檢測,儀器為普門PA-990pro特定蛋白分析儀和萬孚熒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檢測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D,標本由合肥和合醫(yī)學檢驗實驗室采用美國Sigma公司標準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HPLC-MS/MS)檢測,檢測儀器為Agilent LC-MS 6470或者島津LC-MS 8040,根據儀器檢測標準物質數據制作標準曲線方程,相對標準偏差<15%;根據標準曲線方程計算質控樣本和待測樣本維生素;每批次檢測樣本至少雙質控。維生素A批內變異系數(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為4.87%,批間CV為6.43%。維生素D批內CV為5.24%,批間CV為6.98%。
1.3.2 干預措施:RRI組患兒在入院后給予維生素AD滴劑(北京康必得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165,規(guī)格1g∶維生素A 9 000U+維生素D 3 000U)口服治療,1劑/次,1次/d,連續(xù)治療3個月后可評價療效,并在急性期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止咳、退熱等處理。
1.3.3 隨訪觀察:對RRI組患兒治療期間呼吸道感染情況予以隨訪觀察,每2周隨訪1次,隨訪方式為實地隨訪,對邊遠地區(qū)患兒予以電話隨訪,并囑咐患兒治療3個月后返院復檢,抽取空腹靜脈血并檢測其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水平。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入院時維生素A、維生素D、CRP、PCT水平差異;(2)利用ROC分析維生素A、維生素D、CRP、PCT預測患兒發(fā)生RRI的價值;(3)比較RRI組治療前后維生素A、維生素D、CRP、PCT水平變化;(4)通過Spearman系數分析RRI患兒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與CRP、PCT的相關性。
2.1 兩組維生素及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RRI組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顯著低于健康組,CRP、PCT水平顯著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維生素及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2 各指標預測患兒發(fā)生RRI的ROC曲線分析 維生素A、維生素D、CRP、PCT預測患兒發(fā)生RRI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13、0.829、0.906、0.820,見表3。各指標預測患兒發(fā)生RRI的ROC曲線圖見圖1。
表3 各指標預測患兒發(fā)生RRI的ROC曲線分析
圖1 維生素A、維生素D、CRP、PCT預測患兒發(fā)生RRI的ROC曲線
2.3 RRI組治療前后維生素及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RRI組治療后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CRP、PCT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RRI組治療前后維生素及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4 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與CRP、PCT相關性分析 維生素A、維生素D與CRP、PCT呈明顯負相關(P<0.05)。見表5。
表5 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與CRP、PCT相關性分析
RRI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除部分患兒可能因為先天呼吸道結構畸形、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等先天性因素而發(fā)作外,還與兒童后天生長環(huán)境、營養(yǎng)狀況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情況密切相關[8]。當前廣譜抗生素在臨床上的普及使得細菌及真菌耐藥反應大大增高,這也使得患兒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RRI患兒逐漸增多[9]。并且RRI病情的反復發(fā)作增加了患兒適應學習生活的難度,還影響其正常成長發(fā)育[10]。因而當前臨床需增加有關臨床研究,以提高RRI患兒免疫力,改善其預后,為未來診療方案的改進提供新思路。
本研究表明RRI組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顯著低于健康組,CRP、PCT水平顯著高于健康組,提示RRI患兒體內維生素A、維生素D、CRP、PCT水平與正常兒童相比會出現明顯異常。既往多數研究顯示,維生素在人體生長發(fā)育中起多方位的作用,不僅維持機體正常營養(yǎng)狀態(tài)的生理功能,還參與人體免疫機制的生成和維持,而臨床上關注較多的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A和維生素D,因而可能參與RRI患兒發(fā)病機制[11]。CRP、PCT均為常見炎癥因子,通常出現于患者發(fā)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時期,但本研究也證實其在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身體中呈異常表達。CRP是一種能和肺炎鏈球菌細胞壁上的莢膜C多糖發(fā)生反應的血漿蛋白,作為一種在肝臟合成的急性相反應蛋白,有5個完全相同的非糖基化單體以非共價鍵聯結形成結構對稱的盤狀五聚體,因而與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重要關聯[12]。PCT作為一種由甲狀腺C細胞合成的無激素活性降鈣素前肽物質,由116個氨基酸組成,有較長的半衰期,因而在體內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但對于存在病毒感染或局部細菌感染的RRI患兒,其體內PCT水平呈現明顯高表達[13]。
本研究也通過ROC分析發(fā)現,維生素A、維生素D、CRP、PCT預測患兒發(fā)生RRI的ROC的最佳截斷值分別為0.915、22.095、16.145、0.385,提示上述指標均參與了RRI患兒病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因為固有的氣道黏膜炎性反應,使血清炎性價值與細胞因子級聯爆發(fā),氣道黏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氣道內黏膜組織水腫充血,使得平滑肌發(fā)生痙攣,氣道高反應敏感性增加,使得患兒反復發(fā)生呼吸道感染[14]。這與劉小雪等[15]關于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發(fā)病機制的研究相一致。
維生素A不僅能維持正常視覺和骨骼發(fā)育,還可保護上皮組織細胞,加快免疫球蛋白合成,因此對增強機體免疫、促進細胞吞噬有重要作用[16]。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不僅能促進鈣、磷等代謝,還能刺激抗微生物多肽的基因表達,消滅侵入人體的病原菌,因而RRI患兒可能因為維生素A、維生素D的缺失而影響機體免疫防御功能,進而阻礙其對侵入人體的病毒、細菌進行清除[17]。既往有報道通過維生素AD滴劑來對RRI患兒預后進行改善,但較少有研究對維生素AD治療后RRI患者炎癥因子改善情況進行說明[18]。而本研究結果顯示,RRI組治療后維生素A、維生素D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CRP、PCT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提示維生素AD滴劑治療可能通過改善RRI患兒炎癥因子水平來實現治療效果,這與曹祥等[19]的研究相一致。
維生素AD滴劑可通過促進患兒呼吸道上皮細胞分化來恢復其呼吸道上皮完整性,機體免疫力增加、細胞吞噬能力增強,進而影響患兒機體炎癥因子分泌[20]。而本研究也通過Spearman系數分析證實維生素A、維生素D與CRP、PCT呈明顯負相關。
綜上所述,維生素A、維生素D與CRP、PCT均參與RRI患兒發(fā)病機制,且可通過維生素補充治療來改善RRI患兒炎癥因子水平進而改善其預后,因此臨床醫(yī)師可在臨床實踐時對上述指標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