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王宏 何昌慶
摘 要:城市濱水地帶是城市的特殊地帶,這一地帶對于城市生態(tài)和景觀的營造有著極高的價值。蕪湖市濱江公園是舊城濱水地帶景觀營造的典型案例。該文選取蕪湖濱江公園一期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觀節(jié)點,通過SD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其進行研究,并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量化分析,對比樣本分析結果,進而對蕪湖濱江公園的景觀質量進行評價和研究,提出舊城濱水景觀營造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蕪湖市濱江公園;SD分析法;濱水景觀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2)11-0060-04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of Landscape Quality of Wuhu Binjiang Park Based on SD Technology
WANG Lingling? WANG Hong? HE Changqing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 the urban waterfront area is the special area of a city, the area of urban ecology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has very high value. Wuhu Binjiang park,which is the typical cases of old city waterfront area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selects Wuhu Binjiang park in the first phase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andscape nodes,through sd questionnaire carries on the research,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will collect the data, compare samples analysis results to Wuhu Binjiang park′s landscap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waterfro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old city.
Key words: Wuhu Binjiang park; SD Technology; Waterfront landscape
1 前言
城市濱水地帶是城市的特殊地帶,這一地帶對于城市生態(tài)和景觀的營造有著極高的價值。濱水景觀是一種獨特的線狀景觀,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一,極具景觀美學價值,并且在提升城市形象、擴展城市休閑空間,發(fā)展旅游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通過將城市的活動融入濱水景區(qū),可以為濱水區(qū)域帶來更多的城市活力[1-3]。
蕪湖市濱江公園是舊城濱水地帶景觀營造的典型案例,其位于城市西部的長江沿岸,目前開放的是蕪湖濱江公園一期工程,從原蕪湖一米廠到青弋江入口,包括旅游碼頭廣場、海關公園、濱江特色商業(yè)走廊、吉和廣場、中江塔公園在內的五大政府公建景觀項目,組成了長達2km的濱江風景區(qū)。本文選取蕪湖濱江公園一期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觀節(jié)點,通過SD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其進行研究,并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量化分析,對比樣本分析結果,進而對蕪湖濱江公園的景觀質量進行評價和研究,提出舊城濱水景觀營造的建議。
2 研究方法與樣本采集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是的SD法進行研究。SD法是由C·E·奧斯顧德在1957年提出的一種心理測定方法,又稱為感受記錄法,其通過言語尺度進行心理感受的測定,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獲得被調查對象的感受構造定量化數(shù)據(jù)[4-6]。
2.2 樣本采集 從現(xiàn)場調研的300多張現(xiàn)場照片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6張照片(見圖1~6),作為本研究的分析樣本。
在完成現(xiàn)場勘探后,根據(jù)濱江公園的景觀空間環(huán)境特點,選擇13對形容詞對(表1)對6個樣本進行評價研究。對6個樣本進行初步觀測:①樣本1(圖1)是硬質鋪地為主的下沉式廣場,背景的紅色磚樓是年代已久的老海關;②樣本2(圖2)是江邊的鵝卵石小道,柳樹成蔭;③樣本3(圖3)是中江塔附近景觀;④樣本4(圖4)是設有趣味性雕塑的臨江小廣場;⑤樣本5(圖5)是濱江公園內的步道,安靜宜人;⑥樣本6(圖6)是適合觀看江景的漫水路景觀。
每個樣本發(fā)放40份問卷,共發(fā)放240份問卷。發(fā)放問卷采用網(wǎng)絡問卷模式和現(xiàn)場訪談式。在240份問卷中,剔除少答3題以上和90%以上的問題選擇同一等級的問卷,共得到234份有效問卷。人口統(tǒng)計結果顯示,被試者的男女比例大約是44%:56%,年齡跨越范圍較大,15~35歲占總人數(shù)的69%,35~55歲占總人數(shù)31%。被試者職業(yè)分布亦較廣。
3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SD法問卷采用5級制評價尺度,即分值定為-2,-1,0,1,2,以0為中心軸對稱設置。采用標準化的結構問卷,加上性別、年齡、職業(yè)共計16個問題項。將以上6個樣本各自的13個評價項目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求平均值,得到如表2的結果。
表2中顯示綜合平均值情況如下:首先,蕪湖濱江公園整體空間較為開敞,較有吸引力,幽靜度較好,并且較有愉悅感,整體一致性較好,這5項評分在0.8分以上;其次,變化較豐富,較有層次感,較有熟悉感,形體感較為俊秀,4項評分在0.5分以上;最后,其他各項也都為正值。
根據(jù)表2的數(shù)據(jù)制成更加直觀的折線圖(圖7~12)。對比6個折線圖可以看出,樣本3(圖9)的各項都高于綜合平均值,是整體評分最高的樣本??臻g感一項中樣本1為6個樣本中最開敞的,樣本5是最封閉的。吸引力一項,樣本3和樣本1評分較高,都在1分以上。色彩度一項,樣本3和樣本6高于綜合平均值,其余4個樣本色彩豐富度都一般。幽靜度都較好,其中樣本2和樣本5的幽靜度最好。變化度方面,樣本3、5、6評分較高,其余3個變化相對較少。愉悅度一項每個樣本評分都較高(0.7~1.5分)。層次感方面樣本3和樣本6評分較高。6個樣本的熟悉度都為正值,說明較缺乏新奇感。趣味性方面除了樣本3評分較高以外,其余幾個樣本趣味性都較低,尤其是樣本2(評分為負值)。6個樣本的整體度方面評分都較好。樣本4連續(xù)度較差,其余5個樣本連續(xù)度都較好。植被覆蓋度由于景觀空間性質不同,評分差異較大。形體感方面,樣本1略雄偉,其余5個樣本都相對俊秀。
樣本1:空間較開敞植被覆蓋較少,新奇感不足以至趣味性一般,整體感較強層次感亦不錯令人比較愉悅,變化一般吸引力較好,整體相對比較雄偉。結合對蕪湖濱江公園整體現(xiàn)場情況調研來看,類似這種下沉式的廣場在晚間均能吸引各個年齡層的人們在此逗留,是公園中人氣較高的場所。
樣本2:空間相對較封閉,植被較多整體較俊秀,但熟悉度較高趣味性較低,整體度連續(xù)性都較好,吸引力亦不錯,變化度層次感都一般,幽靜度很好并且令人較愉快。一邊是矮墻一邊臨江的石子步道親切感十足,再加上幽靜的環(huán)境,柳樹成蔭,這樣的環(huán)境十分愜意。
樣本3:評價最好的一個樣本。有塔、有亭、有石、有水、有樹。色彩豐富變化豐富,吸引力大,植被覆蓋度較高,自成體系的景觀節(jié)點,因此連續(xù)度較差但整體性很強趣味性強,并且較有層次強,令人十分愉悅。
樣本4:臨江邊的雕塑小廣場植被覆蓋度較低,作為景觀節(jié)點連續(xù)度亦較差,環(huán)境較幽靜并且吸引力較好,色彩度變化度、層次感都一般,整體度較好,形體俊秀。
樣本5:兩邊均是植被的石子小路,較無新奇感,空間較封閉色彩較單一,公園里常見的經(jīng)典步道模式,整體度強,植被覆蓋度高,環(huán)境幽靜愉悅感較強。
樣本6:江邊漫水路可欣賞江景并且視野開闊步道層次豐富??臻g較為開敞連續(xù),吸引力較大,色彩較豐富變化亦豐富,植被不多幽靜度平平,層次感好整體感覺較為一致。
4 結論與討論
(1)蕪湖濱江公園的設計需承擔周邊居民的休閑、游憩的功能且具備舉辦相關大型活動的場所,因此整體硬質鋪地相對普通公園較多。蕪湖濱江公園的休閑廣場大致有以下2種形式,開敞的可容納較多市民娛樂休閑的階梯下沉式廣場和趣味性的雕塑廣場。
(2)臨江步道大致分為2種形式:考慮長江水位多變,臨江漫水路一般空間較開敞,植被較少,視野開闊,可垂釣可觀景;另一種是空間較封閉的石子小路,楊柳站到,環(huán)境幽靜宜人。臨江步道在重點節(jié)點適當加寬,以提供延續(xù)性的步行街區(qū)。
(3)老城濱水區(qū)由于用地結構較復雜,進行景觀設計時應更注重與周邊用地布局的協(xié)調,其歷史文化,要對濱水空間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使舊城濱水空間保持其原有活力并能煥發(fā)新生機[3]。老海關、中江塔、蕪湖天主教堂等特色歷史文化建筑特別受到當?shù)厝说南矏邸_@些老建筑周圍的景觀設計主要以突出建筑特色為主要目的,并在景觀空間營造時充分考慮周圍建筑的風格、體量、造型、色彩等。文化小品建設也是對歷史文化的挖掘,并且更加靈活和多樣,融合在雕塑、景墻、花壇,甚至服務性的設施之中。
(4)蕪湖市濱江公園地處長江邊,水面開闊不穩(wěn)定。流線型的江岸線設計大氣簡潔,因地制宜。親水空間、開敞空間設計較合理對公眾城市生活行為的關注與研究,對城市濱河空間功能性的認識較好,能給城市居民的戶外交往活動提供良好的支持,以滿足城市人群休閑娛樂的行為需求。
(5)人們對濱江公園各種形式的景觀空間評價都不錯,說明市民可接受多種形式的公園景觀。在所選樣本中對中江塔一帶景觀質量評價最高,可以看出景觀要素多色彩豐富的空間能給人們較大的滿足感。人工痕跡較小的自然景觀雖然層次感、色彩度變化度都一般,但依然給人較強的愉悅感,某種意義上說對自然景觀的保護和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6)濱水景觀空間層次感的營造可充分利用江景、步道和植被及構筑物發(fā)揮出最大價值,在保證整體性和連續(xù)性的前提下注重趣味性和實用性相結合。濱水景觀空間的尺度與規(guī)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舒適的步行空間,合適的廣場空間,宜人的景觀節(jié)點,舒心的綠化設計都與尺度感息息相關。
本文運用SD法對蕪湖市濱江公園的6個景觀樣本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運用SD法對濱江公園景觀進行評價是行之有效的,且符合客觀事實,而這種量化式的科學評價方式是現(xiàn)有景觀評價體系的一大進步[7-8]。然而,本文由于僅選取蕪湖濱江公園的景觀“點”為分析樣本,研究范圍有限,主要是以蕪湖濱江公園的景觀空間環(huán)境作為正面例子對其進行以人的感受為主的評價研究,希望對今后濱江景觀的設計有一定的幫助。對諸如濱江公園整體規(guī)劃設計、沿江天際線、濱江公園夜景環(huán)境等更大范疇的問題并未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姚玉敏,朱曉東,徐迎碧,等.城市濱水景觀的視覺環(huán)境質量評價:以合肥市為例[J].生態(tài)學報,2012,32(18):5836-5845.
[2]趙燁,王建國.濱水區(qū)城市景觀的評價與控制:以杭州西湖東岸城市景觀規(guī)劃為例[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14(4):80-87.
[3]達婷.城市濱水區(qū)再開發(fā)的生態(tài)、社會功能及文脈三維連接性分析[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7(3):129-134.
[4]章俊華.規(guī)劃設計學中的調查分析法16:SD法[J].中國園林,2004,20(10):54-58.
[5]王亞娟.基于SBE和SD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園視覺景觀質量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3.
[6]王菁,王雪松,覃琳,等.基于SD法的重慶濱水空間活力評價研究[J].重慶建筑,2019,18(1):28-31.
[7]鄧春艷.城市濱水開放空間的場所性塑造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
[8]白曉丹.基于SD法的天河山風景區(qū)景觀評價與優(yōu)化研究[D].邯鄲:河北工程大學,2019.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20jyxm1556);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201914098030)。
作者簡介:王玲玲(1984—),女,安徽淮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 收稿日期: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