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賢英
一、教材分析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是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由三個片段組成,這三個片段分別以“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兩莖燈草”為小標題,塑造了小嘎子、祥子和嚴監(jiān)生三個人物。第一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兒進行摔跤比賽的情形,通過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小嘎子的機靈。第二個片段主要寫了初入行的年輕后生祥子的外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了祥子的生命力;第三個片段選自《儒林外史》,主要寫了嚴監(jiān)生臨死時的場景,他因燈盞里點著兩莖燈草而硬撐著不肯咽氣,通過動作描寫,表現(xiàn)嚴監(jiān)生的極度吝嗇。課文配有插圖,幫助學生領會課文,體會人物形象。
二、學情分析
從學習內容來看,五年級學生對人物描寫并不陌生。從學生年齡段特點來看,有的學生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準確性稍微欠缺;有的學生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jīng)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采取合作學習等方式取長補短。
三、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
秉承“研學后教”的升級版理念,創(chuàng)設生動的問題情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完成任務,在探究過程中,實施“研究法”“追問法”“點撥法”和“情景教學法”等后教策略,引領學生理解文本,體會人物形象。在第四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對人物描寫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讀寫知識和經(jīng)驗,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受鮮活的人物形象;整合學生已有的關于“寫人”的讀寫經(jīng)驗,與本課的教材學習結合,從人和事件的具體事例出發(fā),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理解和評價。
遵循學習支架論。在教學中,筆者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并通過啟發(fā)式提問、朗讀、演讀等策略支架,給予學生足夠的支持結構,有效地促進思維支撐和初步的能力自治,使學生充分地運用各種感官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四、教學目標
1. 認識“嘎、絆”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監(jiān)”,會寫“跤、摟”等15個字,會寫“摔跤、手疾眼快”等11個詞語。
2. 能結合三個片段中描寫人物的語句,說出人物的特點。
3. 了解可以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外貌等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并能體會其表達效果。
五、教學重點
1. 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小嘎子、車夫、嚴監(jiān)生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2.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習表現(xiàn)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六、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摔跤
【課時目標】
1. 認識“嘎、絆”等5個生字,會寫“跤、摟”等8個字,會理解“虎勢兒、公雞鹐架、下冷絆子”等詞語。
2. 能結合片段中描寫人物的語句,說出人物的特點。
3. 了解可以通過描寫人物傳神的動作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并能體會其表達效果。
板塊一? 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人物性格特點,引導學生猜出對應的人物形象。
(二)師生小結,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以猜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游戲導入,回顧前面學習的課文及人物形象,做到新舊知識巧妙連接,同時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本課的教學內容。
板塊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測預習
1. 檢測生詞。
2. 學寫跤字。
(二)理解字義,引入課文
1. 觀看跤字視頻。
2. 引入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預習引導學生從字詞義入手,逐步熟悉文本,夯實語文學習的基礎,同時感知文本,為品讀文本作好鋪墊。
板塊三? 感悟形象,體會效果
(一)介紹作者,引入文本
過渡:今天摔跤的主角是小嘎子和小胖墩這兩個小伙伴,他們出自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徐光耀爺爺?shù)淖髌酚惺裁刺攸c呢?河北師范大學郭寶亮教授是這樣評價他的:“讀徐光耀的文字,我們感受到極強的現(xiàn)場感,細節(jié)逼真,人物血肉豐滿,極富感染力。”接下來,我們隨著作者的文字,一起去現(xiàn)場看看比賽吧!看看作者是如何讓我們感受到極強的現(xiàn)場感,把人物寫得血肉豐滿的。
【設計意圖】從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入手,激發(fā)學生對作者產(chǎn)生敬仰之情,并產(chǎn)生深入學習的欲望。在介紹作品中,拉近學生與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離,為接下來進行人物分析作好必要的鋪墊。
(二)默讀課文,說出小嘎子的特點
過渡:現(xiàn)在,我們隨著作者的文字,去到比賽現(xiàn)場吧!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研學問題:小嘎子和小胖墩兒分別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你又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在文中找一找,用橫線畫出寫小嘎子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寫小胖墩的句子,再和小組的組員分享吧。
1. 小組合作。
2. 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1)引導說出小嘎子的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通過動作描寫體現(xiàn)小嘎子機靈的特點。
(3)指導理解“猴兒似的、虎勢兒、公雞鹐架”,體會用上修飾語的好處。
(4)小結:用上比喻的寫法,可以使動作描寫更有畫面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活。這就是動作描寫的第一個妙招:比喻修飾更生動。
3. 課堂練習。
修改句子,請你給下面的句子加一個形象傳神的修飾語。
哨聲一響,運動健兒們(? ? ? ? ?)地跑起來。
【設計意圖】抓住描寫小嘎子的詞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動作描寫動詞,進行品讀,感悟,進一步感受人物的形象,走進人物內心世界。讀寫結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感受完人物形象之后,通過原文與改文對比的方法,讓學生總結描寫人物形象的方法,讀寫緊密結合,水到渠成。課堂練習的設計把課內掌握的寫作方法向習作練筆遷移,既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運用學法,說出小胖墩的特點
1. 小組合作。
2. 指名匯報,教師點撥。
【設計意圖】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總結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把課堂和時間還給學生。從“扶”到“放”,也體現(xiàn)文章學習內容的主次之分。
(四)找出動詞,體會動詞的精準恰當
1. 師生合作讀以下文段,學生邊讀邊演動作。體會動詞的精準恰當。
開始,兩人(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然后兩人(猴兒似的)蹦來蹦去,小胖墩(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兩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任小嘎子(推拉拽頂)硬是(扳)小胖墩不動,于是想用腳腕子(鉤),不料反被小胖墩(別)住,趁勢一(推),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2. 師生合作總結動作描寫妙招二——精準恰當更精彩。
3. 課堂練筆:請你運用學到的動作描寫的妙招,寫一段課間同學們的活動。
4. 生寫、展示作品、生評。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朗讀,邊讀邊演,讓學生感受動作描寫的精準恰當。師生總結妙招,加深學生對動作描寫表達效果的理解,也訓練學生的表達概括能力。
板塊四? 課堂總結
總結:這場摔跤比賽通過對人物的動作描寫,讓我們認識到聰明、機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小嘎子,也讓我們認識到憨厚、沉穩(wěn)、老練、力大無比的小胖墩兒。他們仿佛就在我們眼前。其實,原著中有許多描寫得很鮮活的人物形象,課后,同學們一定要去讀一讀原著,感受作者的寫作風格。
作者把他們的形象寫得鮮活豐富的妙招是:1. 比喻修飾更生動。2. 精準恰當更精彩。本單元,我們要“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同學們在練習中別忘了用上這些妙招。
【設計意圖】小結回歸教學目標,讓學生總結人物形象和人物動作描寫的妙招,同時也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有意猶未盡之妙。
八、作業(yè)設計
閱讀《小兵張嘎》
九、板書設計
13. 人物描寫一組
【設計意圖】正板書使用了氣泡圖,引領學生發(fā)散思考描述兩個核心人物,把握人物特色,同時積累描述人物的詞語,豐富其理解。副板書列舉“動作描寫妙招”突出本課語文要素,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