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劉軍
天津市北辰醫(yī)院心內科 (天津 300400)
心律失常是因心臟頻率、節(jié)律及沖動傳導等出現問題而引發(fā),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很多疾病都會引發(fā)心律失常,如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電解質代謝紊亂等基礎疾病。另外,生活節(jié)奏變快、工作壓力增大、熬夜、喜飲濃茶或咖啡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增加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心律失?;颊咄ǔ霈F如胸悶、頭暈、心悸、暈厥等多種表現,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心律失??煞譃榭焖傩院途徛詢煞N,其中緩慢性心律失常為主要類型,多發(fā)生于老年人群。緩慢性心律失??赡芘c機體功能衰退有關,患有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的心功能會明顯下降,這會使其循環(huán)血量下降進而危及其生命安全,所以須及時予以治療。當前,臨床多采用心臟起搏器治療,對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心臟起搏器主要有兩大類,即單腔心臟起搏器和雙腔心臟起搏器,單腔起搏器會導致房室收縮不同步,減少心室充盈,從而影響心功能[1]?;诖?,本研究主要對緩慢性心律失?;颊邞秒p腔心臟起搏器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緩慢性心律失?;颊?,按照簡單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82例。對照組男47例,女35例;年齡62~81歲,平均(74.50±3.60)歲;心功能分級,Ⅱ級20例,Ⅲ級38例,Ⅳ級24例。試驗組男48例,女34例;年齡63~81歲,平均(74.20±3.40)歲;心功能分級,Ⅱ級21例,Ⅲ級35例,Ⅳ級2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和家屬均已知曉此次研究內容,自愿參與研究。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經檢查患者均被確診為緩慢性心律失常[2];已簽訂知情同意書;意識清楚,可積極配合治療。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臨床資料不完整;伴有凝血功能障礙或有活動性出血。
對照組采用單腔心臟起搏器:在實施局部麻醉后于右鎖骨下方實施靜脈穿刺,在進入心房心室后將電極翼狀刺激電極植入右心房,將主動固定起搏電極植入右心室,右側胸大肌筋膜級皮上組織間囊袋內植入單腔心臟起搏器,心室電極導線置入右室心尖部位,起搏低限頻率>60次/min。
試驗組采用雙腔心臟起搏器:臨床可采用的起搏方式有多種,如經食管起搏、經靜脈起搏、經皮起搏等,其中應用最多的是經靜脈起搏,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后進行穿刺,于右鎖骨下靜脈進入心室,將心房電極置入,并在皮上組織囊袋及胸大肌筋膜內置入心臟起搏器,并將心室電極置入右心室,連接于心房電極,然后對起搏參數進行設置。
(1)治療前后應用飛利浦公司生產的EPIQ7C型超聲心動儀對兩組的心功能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臟指數(cardiac index,CI)、左心房內徑(left atrial diameter,LAD)。(2)應用生命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量表評估患者的生命質量,該量表包括心理健康、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4項內容,均為百分制,評分越高生命質量越好。(3)療效評定標準[3]:顯效為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基本消失,日常活動不受限,心功能為Ⅰ級;有效為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有所改善,日?;顒虞p微受限,心功能為Ⅱ~Ⅲ級;無效為治療后患者的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日?;顒邮芟?,心功能為Ⅳ級;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F、CI、LA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CI均高于治療前,LAD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LVEF、CI均高于對照組,LAD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后,試驗組心理健康、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
心律失常在臨床中很常見,具有較高的患病率。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心律失常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增加。緩慢性心律失常是由心臟傳導障礙所致,其心率減慢影響了心室射血,進而導致患者出現失眠、頭暈等癥狀,隨著疾病的持續(xù)發(fā)展會出現阿-斯綜合征,若不及時予以治療不僅會降低生命質量,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甚至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要及時予以治療[4]。
目前,臨床在對該病患者治療中應用較多的是心臟起搏器,其作用原理是經脈沖發(fā)射器將電脈沖傳入患者的心肌,對心臟產生刺激的同時促使心肌收縮,進而達到治療效果。心臟起搏器主要有單腔心臟起搏器和雙腔心臟起搏器兩類,其中單腔心臟起搏器的頻率或周長有嚴格規(guī)定,能保證患者心室起搏的節(jié)律,防止患者因心率過慢而出現暈厥或猝死的情況。但是單腔心臟起搏器不能同時收縮心室和心房,保證心室起搏節(jié)律的同時會減少心室充盈,降低患者心排出量,進而對心臟泵血造成影響,臨床應用效果欠佳[5]。雙腔心臟起搏器具備心房和心室電極導線,可同時兼顧,且將導聯置于右心耳及右心室心尖部位通過自動轉換和奪獲模式管理可以對患者的睡眠頻率進行控制。另外,雙腔心臟起搏器的針對性較強,在植物神經及心臟和起搏器間有專門的刺激性閉合回路,可在極大程度上協(xié)調患者的動作和意識,穩(wěn)定性及適應性均比單腔心臟起搏器要好得多,所以能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LVEF高于對照組,說明雙腔心臟起搏器在緩慢性心律失?;颊咧委熤锌捎行Ц纳破湫墓δ?。洪淵和趙建祥[7]的研究結果顯示,雙腔心臟起搏器在緩慢性心律失?;颊咧委熤械男Ч黠@,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本研究結果與其相似。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試驗組LVEF、CI、生命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LAD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與單腔心臟起搏器比較,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應用雙腔心臟起搏器治療的效果更明顯,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