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驛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在我國近代史上,涌現(xiàn)了一批湖湘革命先賢,而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出自同一所學?!献孕薮髮W。本期,我們將走進這所風云百年、歷史悠久的古代書院,用湖南自修大學的輝煌成就照亮我們前行之路。
交通攻略:
高鐵:乘坐高鐵來長沙的游客,可在長沙南站乘地鐵2號線 到芙蓉廣場5號口出站,步行800米至湖南自修大學舊址。
火車:搭乘火車來長沙的游客,可同樣在長沙火車站乘坐2號線到芙蓉廣場5號口步行去湖南自修大學舊址。抑或在長沙火車站(北坪)公交站乘坐1路公交車至小吳門公交站下車可達,全程約15分鐘。
打卡景點:湖南自修大學舊址
湖南自修大學舊址位于長沙市開福區(qū)中山路74號,始建于1875年,最早為曾國藩祠的思賢講舍。1914年劉人熙聯(lián)合社會進步人士,在此創(chuàng)辦船山學社,以研究和發(fā)揚王夫之的思想。1921年8月,中共湖南支部為培養(yǎng)黨的干部和掩護革命活動,以船山學社的社址和經(jīng)費創(chuàng)辦了湖南自修大學,賀民范任校長,毛澤東任教務長。舊址上“船山學社”四個大字為毛澤東親筆題寫。
湖南自修大學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所培養(yǎng)干部的學校,毛澤東、何叔衡、李達、李維漢、夏曦、夏明翰等曾在此工作和學習。學校注重引導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并號召學生直接參與社會革命實踐,許多學友兼任了長沙各工會的秘書和各群團組織的負責人,是湖南黨組織培養(yǎng)干部的搖籃,被譽為革命策源地。
湖南自修大學舊址坐北朝南,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單層三進四合院,占地面積991平方米?,F(xiàn)存建筑分為四進,其中第一進大廳的陳列介紹了思賢講舍和船山學社概況;第二進為外地學員臨時住房及附設補習學校學生賀爾康的住房陳列;第三進為毛澤東和何叔衡住房陳列;第四進詳細介紹了湖南自修大學創(chuàng)辦經(jīng)過、主要活動及歷史作用等。
打卡攻略:
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上午10:00至13:00,下午13:00至16:00
游玩時間:約1小時
游玩貼士:目前湖南自修大學舊址僅接受個人預約參觀,每日總接待觀眾量不超過100人,每小時瞬間流量不超過20人次,請大家注意錯峰出游。
從思賢講舍到船山學社,再到湖南自修大學,三個建立在同一處舊址上的不同文化教育機構各有所長。歷史的洪流奔騰而過,經(jīng)歷了革命洗禮的湖南自修大學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被燒毀,1954年在原址上重建。時代變遷,但初心未改,由此孕育出的湖湘文化與精神也在一代代的傳承中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