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旦萍
我們所接觸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教材編者進行遴選出來的文學佳作,它們往往因為主題相同、風格多樣、寫法獨特,而有緣相聚在同一個單元之中。圍繞單元導讀、單篇課文、書后練習、交流平臺等內(nèi)容,去思考、發(fā)掘、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可以系統(tǒng)地提升我們的閱讀與表達能力。具體說來,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
一、聚焦課題
在閱讀之始,我們?nèi)裟軐φn文題目進行有意注意,就能很好地捕捉課文的大意,知曉作者的寫作意圖,學到擬好自己文章題目的竅門。
1.題目是文章的眼睛
一個好的題目,往往能奪人眼球,并能概括全文的主要意思。以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為例。這是一組寫人的課文,編者所選的文章,擬題的角度分別是人名(《司馬光》)、線索(《掌聲》《灰雀》)、語言(《手術臺就是陣地》)。讀到這樣的題目,我們能很快預測出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如:
《司馬光》這個課題,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課文肯定要向我們介紹“司馬光”這個人。
《掌聲》這個課題,則會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去想:是誰成功了?又是誰為他(她)喝彩?
《灰雀》這個題目看上去似乎是要寫動物,可是為什么放到寫人的單元里面?難道它與人有關嗎?
《手術臺就是陣地》中的“手術臺”,肯定與醫(yī)生有關;“陣地”與戰(zhàn)爭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這篇課文是要寫軍醫(yī)嗎?
“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透過題目,我們自然就產(chǎn)生了疑問,這對于我們理解課文、概括課文大意就有了很大的幫助。以《掌聲》一課為例。當我們帶著疑問去默讀課文后,就會發(fā)現(xiàn):“掌聲”一詞在第三自然段出現(xiàn)得最多,分別是英子走到講臺前和英子講完故事后。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也就是課文結尾,也出現(xiàn)了“掌聲”這個詞,是英子說掌聲給她帶來的鼓勵。這樣,我們就能很快掌握課文的主要意思:英子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從自卑走向自信。
2.題好一半文
通過上面的課題分析,我們知道一個好的題目,對整篇文章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這對我們寫作時給自己的文章加上一個好的標題也很有啟發(fā)。當我們給寫人的文章擬定標題時,也可以從上面的角度出發(fā),嘗試寫出有價值的題目來。
如有同學寫一位讓自己暖心的同桌,事例是他在寫作業(yè)時筆突然沒墨了,同桌立刻雪中送炭,將自己正在用的筆借給他,然后自己拿出那支不太好寫的備用筆繼續(xù)作業(yè)。仿照上面課文擬題的方法,他先后寫出了“助人為樂的黃鈺敏”“一支鋼筆”“溫暖”“你用我的筆吧”這些題目。
可以說,這些題目都很好地概括了自己的文章內(nèi)容,讓別人一下子就能知曉將要寫的事情。特別是后面兩個題目,更充滿情感,讓人迫不及待地要讀下去。
二、聚焦內(nèi)容
以課文語言為典范,在閱讀實踐中,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品味“表達形式的秘妙”,這對于我們學習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xiàn)力、感染力,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掌聲》一課中作者對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為例:作者在寫大家看英子時,分別用了“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我們看到這三個不同的表達形式,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讓人讀起來顯得重復。這樣的多樣化表達,不正值得我們學習么?
課文中精彩的地方還有作者對于人物細節(jié)的刻畫。如在寫英子被不知情的老師點名到臺前講故事時,用了“猶豫、慢吞吞、眼圈紅紅的”這些詞,將人物寫得活靈活現(xiàn),仿佛此刻,內(nèi)心非常苦悶的英子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講完故事后,英子“深深地鞠了一躬、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更讓我們讀到了一個“戰(zhàn)勝自己、懂得感恩”的善良女孩形象。
如果在我們寫作時,也能敏銳地捕捉到這些細節(jié),并將它們用文字記錄下來,那么,我們的表達一定也會充滿感染力,讓讀者深深愛上你的文字。比如上面提到的“同桌默默地將自己的筆借給我”這一細節(jié),我們就可以這樣寫:
“正當我感到懊惱無助時,眼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支漂亮的鋼筆,筆套已經(jīng)拔開,套在筆桿尾端。我轉(zhuǎn)過頭,正好迎上同桌含笑的目光。她朝我努了努嘴,迅速將筆塞到我手上,然后打開文具盒,拿出一支筆桿已經(jīng)很舊的筆,低下頭繼續(xù)寫了起來……”
不光是課文中具體的描寫方法,作者的寫作順序、表達思路也同樣能帶給我們啟示,幫助我們在寫作時進行謀篇布局。如《掌聲》這篇課文通過回憶的方法,以時間為序,用“上小學的時候”“一天”“從那以后”“幾年以后”,將文章很好地串聯(lián)起來,條理清楚,娓娓道來。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借助時間的順序,將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寫清楚。
在閱讀課文中,我們不妨做一個有心人,像蜜蜂那樣不斷采擷、積累、模仿、運用,長此以往,就一定能學到很多寫作的方法。
三、聚焦練習
教材編者給每一篇課文都設計了相應的思考練習和實踐。圍繞這些問題,我們也能錘煉自己的思維,豐富自己的積累,提升自己的表達力。
例如,在《掌聲》一課中,編者設計的語用練習是:圈畫、體會英子的心情變化以及人物變化;將課文改成英子的講述。
我們在閱讀時,就要聚焦這些信息,在提取、分析、運用中,發(fā)展自己的高階思維,從而發(fā)現(xiàn)作者暗藏其中的情感線索。有學生就借助思維導圖,梳理出這樣的脈絡(見下圖)。
在以英子的口吻重新講述這個故事時,我們要積極運用課文中的精彩語句,并設身處地地想象英子的心理活動,將它們?nèi)谌胱约旱墓适轮?,如?/p>
新來的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臺講故事。這一天正好輪到我。按照以前老師的做法,肯定是跳過我的??墒菦]想到,這個老師一點兒也不知道我的情況,依然微笑著期待我上去。我一下子呆住了??吹酵瑢W們都向我投來同情的目光,我一時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時,教室里安靜得很,我都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緊張的呼吸聲。唉,總不能讓大家都等著呀!我不再憂郁,咬咬牙,慢吞吞地站了起來,可是眼淚卻不爭氣地涌了出來。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我都不知道怎么走上講臺的。突然,我的耳邊響起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我抬頭看著大家友好的目光,心里頓時覺得暖暖的……
總之,入選我們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很多專家、學者精心遴選出來的。我們要從題目、內(nèi)容、練習等地方,去認真關注,仔細揣摩,積累語言,學得方法,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力!
自卑:默默 坐在一角 早早來 最后走 猶豫 慢吞吞 眼眶紅紅
掌聲——————————————————————————————————→ 成長
自信:不再憂郁 游戲說笑 學跳舞 鼓起勇氣 微笑生活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太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