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讓成年人更加注重體育鍛煉,同時也讓正處于活潑好動時期的青少年,增加了居家健身活動的時間與內(nèi)容。
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打亂了他們曾經(jīng)參與體育活動的節(jié)奏,甚至改變了不少人的健身項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參與體育鍛煉,不論是體育、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學校,家長等,都在為其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的居家運動。
如今,我國進入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階段,各地的學生逐漸返校上課,體育健身場地設施也逐步恢復開放。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不僅事關青少年的健康,同時也是增強學生身體免疫力的重要途徑。
日前,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學校體育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其中,不僅對青少年在校期間參與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等提出要求;同時,對參與的體育項目也提出建議。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明確要求“切實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要求”。
每天鍛煉一小時,不僅可以保證學生的健康,同時也是促進青少年成長發(fā)育的必要方式。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這樣寫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育是最好的教育,它不僅可以教會學生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同時,也能歷練他們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更能培養(yǎng)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與人合作、寬以待人的精神。
促進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不僅需要教體部門協(xié)同發(fā)展,同時也需要學校、社會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家長的通力配合。一段時間以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不足,有一部分因素在于家長對于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認識的不足,認為書本上的知識更為重要,甚至是擔心因為體育運動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更有甚者擔心體育運動給孩子造成身體的傷害。其實,對于這些問題,作為家長大可不必擔心。作為最好的教育方式,體育將會給孩子帶來健康、智慧以及成長。
贏了比賽開心笑,輸了比賽痛快哭,跌倒了站起來繼續(xù)前行……體育運動像極了濃縮的人生,高潮與低谷、順境與挫折,短時間內(nèi)讓人可以體驗一遍人生況味,而生命的厚度就在一次次體育運動中得以積累。
人生需要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達觀的心理、堅強的意志,體育恰恰可以讓人在蛻變中得以完美。動起來,你將收獲最好的教育;動起來,你將收獲最好的成長。(轉自6月2日《中國體育報》06版)
后記
曾經(jīng)的體育,我們是只有比賽,只有獲勝。
競技場上,勝者歡呼雀躍、笑容燦爛;
負者垂頭喪氣、神情落寞。
體育帶給人們的情感沖擊直接而強烈,這一點在青少年身上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
實際上無論輸贏,都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都會有人生的收獲。
我們有些遺忘了體育很重要的教育功能。
有沒有人真正的想過,體育難道不是這天下最基礎,最好的教育嗎?
全面發(fā)展從體育運動開始
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說道: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fā)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fā)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許多人把體育比賽的過程比作濃縮的人生,高潮與低谷、順境與挫折,短時間內(nèi)體驗一遍人生況味,確實有增廣見聞、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
從審美角度來看,只是體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體育不僅能壯筋骨,還能調(diào)感情、強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這樣寫道:
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
無體是無德智也。
說的是人的全面發(fā)展從體育運動開始。
當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時,是對卓越和榮譽的追求。為此付出的艱苦訓練,考驗的是敬業(yè)精神和意志力。最后在公平競爭中收獲尊重和友誼,完成自我實現(xiàn)和超越。
有沒有人真正的想過,體育難道不是這天下最基礎,最好的教育嗎?
所謂:體育,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一個喜歡體育鍛煉的人,一定會有一顆堅強的心!
在一次次的動作磨練中,在一滴滴的汗水流淌間,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的蛻變,在人生之旅中不斷的實現(xiàn)完美。
體育可以培養(yǎng)自己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體育運動會讓人更加樂觀。
美國著名成功學家、教育家卡耐基說:
如果我們有著快樂的思想,我們就會快樂……用快樂、樂觀、豁達的胸襟去面對人生吧,我們的人生就永遠是快樂的。
體育使人快樂,體育豐富人生,體育塑造人格,體育是最基礎、最美好的教育!
來源:運動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