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建設養(yǎng)殖場舍。一般畜禽舍不能建得太矮,且宜東西走向;屋檐超出建筑墻1.0~1.5米,以避免陽光直射;舍內開設足夠的通風孔,房舍要開設天窗,南北窗戶盡量打開,利于空氣流通。
(2)注重場區(qū)綠化。在畜禽舍的周圍種草植樹,草坪既可吸收輻射熱,又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在場舍兩側種植兩排高大樹木,每排距畜禽舍3米左右,樹間距5~7米,可起到遮陽效果,同時可有效防止熱量通過地面反射進入舍內。此外,可在畜禽舍的朝陽面搭建涼棚,種植爬蔓植物遮陽。
(3)采取舍頂隔熱措施。為有效減少陽光給畜禽舍帶來的熱量,應在畜禽舍頂安裝隔熱層或用麥秸、茅草覆蓋屋頂,以降低陽光照射強度。此外,把屋頂涂成白色,也可起到降低舍溫的作用。
(1)水簾降溫法。在畜禽舍采用縱向負壓通風—水簾系統,在進風口處(風機的另一端)設置水簾,使熱空氣經冷卻后進入舍內,一般在上午溫度升高前打開該系統,可使舍內溫度降低5~8℃。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可安裝自動控溫系統配套使用,當溫度高于設定值時自動啟動系統,溫度達到設定值時則自動關閉系統。
(2)噴霧降溫法。高溫季節(jié)可采用高壓低霧旋轉嘴噴霧器,向畜禽舍頂部或畜禽體表直接噴涼水,每隔2~3小時噴1次,可降低舍溫4~8℃;也可在舍頂安裝開孔水管,水在一定壓力下向空中噴出水柱,然后淋回地面,營造人工降雨的效果,以加強屋頂散熱,減少通過屋頂向舍內傳遞的熱量。
(3)通風降溫法。在開放式畜禽舍安裝風扇或吊扇,采用正壓通風的方式加快畜禽體表的散熱速度。在籠養(yǎng)禽舍內,可將正壓風機安裝在籠底部,以加快禽腿部的散熱速度。此外,在畜禽舍前門設置進風口,后門設置排風口,在排風口處依畜禽舍空間大小,合理設置一定數量的排氣扇,關閉門窗后開動風機,風速以1.8米/秒為宜,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1)降低飼養(yǎng)密度。高溫季節(jié)降低飼養(yǎng)密度,有利于動物個體散熱。肉雞宜控制在每平方米7~8羽,蛋雞宜控制在每籠3羽,母豬和公豬單欄飼養(yǎng),育肥豬宜控制在每欄10~12頭,每頭豬平均飼養(yǎng)面積1平方米。
(2)及時清理糞便。高溫時糞便堆積發(fā)熱會產生大量氨氣、硫化氫等有害的刺激性氣體,不僅加劇畜禽應激反應,還容易引發(fā)畜禽呼吸道疾病,因此要及時清理。
(3)定期消毒。一般每隔3~5天對畜禽養(yǎng)殖環(huán)境進行噴霧消毒1次,不僅可以殺滅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還可降低舍內溫度。
(4)保證飲水充足清涼。畜禽熱應激時的機體散熱80%是靠水分蒸發(fā),高溫季節(jié)應給畜禽供應充足的飲水,宜使用深層地下水。如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防應激的效果就更好。使用飲水器或水槽供水的養(yǎng)殖場,最好每隔2小時清理掉其中溫度偏高的水,使飲水始終保持清涼。經常檢查飲水器的出水情況,發(fā)現堵塞要及時修理,防止斷水。此外,注意每天對水槽進行清洗消毒,以防病原微生物滋生。
(5)調整飼料營養(yǎng)結構。高溫季節(jié)應提高日糧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同時,適量提高維生素的飼喂比重。因為:維生素A、維生素B可提升畜禽胃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維生素C能增加畜禽采食量,減輕熱應激反應;維生素D能促進畜禽對鈣、磷的吸收;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能顯著提高畜禽的抗病力和繁殖功能;維生素K、煙酸、葉酸有很好的抗應激作用。
(6)防止飼料霉變。高溫季節(jié),飼料最好現用現配,不宜儲存太長時間,儲存一般不應超過3天。每次喂料量不要過多,以畜禽30分鐘內采食完畢為宜;尤其是飼喂?jié)窳蠒r,要保證畜禽能快速食凈,并及時清除食槽內剩余的飼料。此外,要將飼料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在飼料中添加防霉劑,以防飼料霉變,添加抗氧化劑防止飼料氧化,從而延長飼料的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