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利芳, 劉正虎,2, 周 林
(1.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商用車技術中心, 上海 200438; 2.上海理工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 上海 200093)
隨著汽車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對汽車耐腐蝕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車用緊固件的防腐要求也隨之提高。提高車用緊固件耐腐蝕性能的方法主要是表面處理,常見的表面處理方式有熱鍍鋅、電鍍鋅、鍍鋅鎳、達克羅等。其中熱鍍鋅工藝具有操作簡單、費用低等優(yōu)點,是目前車用緊固件提升耐腐蝕性能的普遍處理工藝。然而,該表面處理工藝操作不當,會容易使原材料暴露在富氫環(huán)境中,氫原子向基體中滲透,會導致氫脆斷裂失效。
某公司裝配牽引鞍座與瓦楞連接用的螺栓型號為Q151B1645TF3,該螺栓由35CrMo鋼加工而成,性能等級要求為10.9級,螺紋規(guī)格為M16 mm×1.5 mm×45 mm,表面處理工藝為熱鍍鋅。
近期,在螺栓安裝扭緊后,零件靜止調(diào)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多個螺栓斷裂。為了分析斷裂原因,對該批次螺栓進行了一系列理化檢驗及分析,并提出了建議。
取兩個斷裂螺栓,分別編號為1#,2#;取3個同批次未使用的完好螺栓,分別編號為3#,4#,5#。試樣的宏觀形貌如圖1所示。1#,2#試樣斷裂位置見圖1a),兩者均斷裂于螺栓根部的倒角處,其斷口宏觀形貌分別如圖1b),1c)所示,可見斷口高低不平,呈杯錐狀,斷面除新的銹蝕外,其余部位均為新鮮斷口,斷面顏色為暗灰色,整個斷面比較粗糙,斷口中心區(qū)域起伏較小,周圍基本上是由放射棱組成的放射區(qū),局部區(qū)域放射棱略呈弧形,起伏較大,面積也較大,最外圍為剪切唇。
圖1 試樣宏觀形貌
1#試樣斷口微觀形貌如圖2所示。由圖2a)可以看出斷口表面多點起始裂紋。從圖2a)中選擇A處起裂點進一步放大觀察[見圖2b)],并取圖2b)中B點進行觀察[見圖2c)];由圖2c)可見起裂區(qū)域斷口形貌為撕裂、沿晶,未見裂紋、夾雜等缺陷。取圖2a)中C區(qū)(裂紋擴展區(qū))進行觀察[見圖2d)],可見裂紋擴展區(qū)斷口形貌為沿晶、撕裂及少量的二次裂紋,在距表面大約1~3 mm內(nèi)的沿晶面上發(fā)現(xiàn)少量撕裂棱、雞爪紋,以及部分點狀腐蝕產(chǎn)物,有氫脆傾向。氫原子具有較小的原子半徑,容易在金屬原子中擴散。在緊固件加工過程中會引入氫原子,如原材料基體長時間暴露在濕度較大的存儲過程、淬火加熱或滲碳過程、去氧化皮處理中的酸洗過程以及電鍍除油過程和鋅層沉積過程等環(huán)境中。氫入侵后在零件缺陷處聚集,產(chǎn)生巨大的壓力,在零件內(nèi)部生成微裂紋,再與施加在零件上的靜態(tài)應力形成合力,合力從氫聚集的裂紋處不斷向外擴散,最終引起斷裂[1-2]。取圖2a)中D區(qū)(最后斷裂區(qū)),放大觀察,結(jié)果如圖2e)所示,可見其斷口形貌為韌窩。
圖2 1#試樣斷口微觀形貌
對1#,3#,4#,5#試樣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如表1所示。4個試樣的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均滿足標準GB/T 3077-2015 《合金結(jié)構(gòu)鋼》對35CrMo鋼的要求[3-4];且試樣中各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差異較小,因此可排除原材料化學成分差異的影響因素。
表1 試樣化學成分 %
為排查零件中的殘氫含量,選取5#試樣,分別制備去鍍層及未去鍍層兩組試樣進行氫含量分析。去鍍層后試樣的氫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約為0.000 008%,未去鍍層試樣的氫含量約為0.000 011%。由于氫原子較小,極易在后續(xù)的高溫加工(如加熱、軋制、熱處理等)過程中逸散,行業(yè)認為一般緊固件成品氫含量需控制在0.000 01%以內(nèi)[5]。而5#試樣去鍍層后的氫含量小于0.000 01%,未去鍍層試樣的氫含量大于0.000 01%,表明試樣在增加鍍層的電鍍工藝中,引入了大量的氫。
取1#,3#,4#,5#試樣心部材料進行金相檢驗,其中4#試樣的檢驗結(jié)果如圖3所示。圖3a)顯示了零件頭部金屬流線,金屬流線頭下圓角部分流線完整且流暢,未發(fā)現(xiàn)流線紊亂情況,可排除是由流線紊亂導致的斷裂情況;1#,3#,4#,5#試樣的全脫碳層深度均為0 mm,螺紋未脫碳層高度分別為0.92,0.92,0.87,0.92 mm,斷裂螺栓外螺紋的牙形高度為1.1 mm,因此4個試樣的脫碳層均滿足標準GB/T 3098.1-2010 《緊固件機械性能 螺栓、螺釘和螺柱》中對10.9級螺栓的要求[6];樣品心部金相檢驗結(jié)果表明,4個螺栓的顯微組織以回火索氏體為主,但仍有部分板條狀馬氏體存在,組織并不均勻,這與零件硬度和強度偏高的情況相符。這種情況會使螺栓的氫脆敏感性增強[7]。
圖3 4#試樣金相檢驗結(jié)果
1#,3#,4#,5#試樣非金屬夾雜、脫碳及顯微組織檢驗結(jié)果如表2所示。結(jié)果表明,1#,3#,4#,5#試樣的非金屬夾雜、脫碳層[8]深度及顯微組織相差不大,且均符合CVTC 51058 《汽車緊固件用線材技術要求》。
表2 試樣金相檢驗結(jié)果
1#,3#,4#,5#試樣的洛氏硬度測試結(jié)果及3#,4#,5#試樣的拉伸試驗結(jié)果見如表3所示。4個試樣的硬度差異較小,結(jié)合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可推測來樣確為同批次螺栓。3#,4#,5#試樣抗拉強度符合標準GB/T 3098.1-2010對10.9級螺栓的要求,拉伸試驗后的試樣宏觀形貌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試樣有明顯的頸縮,證明其具有較好的塑性[9]。
表3 試樣力學性能測試結(jié)果
圖4 3#,4#,5#試樣拉伸試驗后宏觀形貌
1#,2#試樣斷口均為多點起裂,微觀斷口形貌中發(fā)現(xiàn)少量撕裂棱、雞爪紋,以及部分點狀腐蝕產(chǎn)物。
1#,3#,4#,5#試樣的化學成分、硬度、非金屬夾雜及脫碳層檢測結(jié)果均差異不大,且滿足標準要求,表明3#,4#,5#試樣與斷裂件為同批次試樣。試樣顯微組織以回火索氏體為主,但仍有部分板條狀馬氏體存在,組織并不均勻,這與零件硬度和強度偏高的情況相符。而這種情況會使螺栓的氫脆敏感性增強。
3#,4#,5#試樣的抗拉強度均滿足標準要求,拉伸試驗后的試樣有明顯的頸縮,斷口形貌為韌窩+二次裂紋,試樣均具有良好的韌性。
綜合以上分析,推測螺栓斷裂發(fā)生在熱處理過程中,試樣顯微組織伴有板條狀馬氏體存在,試樣的硬度、強度均存在偏高跡象,使得試樣的氫脆敏感性提升;加上電鍍工藝過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氫原子,致使氫在試樣內(nèi)部缺陷處聚集,并產(chǎn)生巨大的壓力,產(chǎn)生裂紋;氫產(chǎn)生的壓力與施加在螺栓上的靜態(tài)應力形成合力,促使氫聚集處的裂紋不斷向外擴展,最終引起斷裂[10]。
該螺栓發(fā)生斷裂的根本原因是在螺栓成型工藝中引入了氫原子,而去氫工藝時長不足,導致去氫不徹底,最終導致螺栓發(fā)生氫脆斷裂。
建議規(guī)范去氫工藝:去氫溫度為(200±5) ℃,去氫工藝時長至少滿足6 h;增加檢查氫脆用預載荷試驗抽檢工序:對每批次產(chǎn)品隨機抽樣5~10個,進行預載荷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