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
只要談到自己在數字藏品上投注的“第一桶金”,王千睿就忍不住吐槽,“我現在已經把那張圖用來當屏保了,兩萬一的屏保,絕了。”
王千睿告訴電腦報,他于5月13日在iBox鏈盒上購得了一個名為“一見有喜 平安長樂”的數字藏品,當時的購買價格是21888元人民幣,但他沒想到次日該藏品就開始極速降價,且讓他更擔心的是情況一直不見好轉,直至半個月后該商品的市價已經跌到7000元人民幣左右,一萬多元的跌幅讓他既憤怒又無奈,“價格無緣無故就跌下來了,我想要個說法,但找不到平臺的工作人員,只好去黑貓把他們投訴了,希望有人能聯系我?!?/p>
在等待處理的過程中,王千睿也嘗試過反復掛出寄售信息只求快速脫手,電腦報在iBox鏈盒APP上就看到了這件商品一路轉手多人的寄售記錄——首發(fā)價格僅為299元,之后售價一路走高到21888元最高點被王千睿購入,而他的報價則從18000元到14555元再到當前的17466元,一直反復橫跳就是沒能漲回原價,更別提如接手前預想的那樣賺錢了,“本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結果是摩托沒有,單車也沒了?!?/p>
值得關注的是,電腦報搜索同款商品還發(fā)現,排在前列的已經有5000元左右的報價了。說到這里,王千睿也和電腦報分享了一個同樣和他在高價時買入的案例,從后者的商品銷售記錄來看,這位用戶已經虧損了一萬二,“1.7萬買5000賣,股票基金就圖一樂,真虧錢還是得看iBox?!?/p>
iBox鏈盒的另一位用戶Leona則精準察覺到了影響藏品價格的關鍵因素——系統(tǒng)公告。因為該平臺在端午假期推出的“空投活動送不?!钡幕顒?,Leona踴躍參加購入了不少藏品,可之后她不僅沒有收到活動承諾的空投贈品,還等來了平臺宣布活動提前停止的消息。
而平臺給出的終止原因是,“在活動中發(fā)現大量用戶為拿到多個空投,采取實名注冊多個賬號并進行低價掛售、互相刷單等不良手段,此種違規(guī)行為使空投藏品數量激增,對應空投藏品價值受損,嚴重損害真正支持、愛護平臺的忠實用戶權益?!?/p>
但Leona認為,平臺如此朝令夕改才是損害用戶利益的更直接因素,“能明顯察覺到這個公告一出,相關藏品的價格就跌下來了。之所以被薅羊毛是活動規(guī)則設置得不全面,就算發(fā)現問題提前終止了,那你也應該對正常購買的用戶給出補償措施呀!結果除了一則公告之外什么都沒有。”
一位高買低賣的用戶寄售記錄
其實早在5月16日晚,iBox鏈盒就因數字藏品價格大幅度下跌而沖上過微博熱搜前十。
5月17日,“TT數藏”發(fā)布的公告也進一步佐證了這件事,“由于近期市場波動較大,我司老板經不住誘惑,將平臺啟動資金100萬挪用,進行iBox的投資,目前持倉已縮水至10萬,平臺已無法繼續(xù)運營,已遣散技術團隊,我寫完這篇公告也要撤了,我們有緣再會,告辭!”
據區(qū)塊鏈日報報道,有資深用戶分析iBox鏈盒藏品價格大起大落的原因為:第一步,由iBox鏈盒上的莊家發(fā)售藏品并大量持有;隨后再通過各種方式拉高價格,比如左手倒右手,同時廣泛散播高價交易輿論,吸引新人加入;緊接著,莊家繼續(xù)抬高價格拋出藏品;最終,一番擊鼓傳花,后入者接盤,莊家完成收割。
彼時,iBox鏈盒也回應了該媒體,其表示iBox鏈盒在APP上確實包括兩個市場,“第一個是首發(fā)市場,是平臺主導的,由平臺和IP方協(xié)商價格、發(fā)行的數量等等。另外則是寄售市場,是一個C2C(用戶對用戶)的交易市場。在寄售市場,平臺并不會干涉用戶之間的交易價格漲跌。此外用戶與用戶之間在APP里也沒有交流通道?!?p>
因老板挪用資金投資iBox鏈盒失敗而解散的“TT數藏”團隊
中國經濟網的報道稱,一位投資百萬元炒作數字藏品的人士透露:“目前,有莊家采取眾籌的方式在部分平臺炒藏品。有的平臺發(fā)覺后會和莊家聯系,幫莊家以較低的價格購入,之后對外放出利好消息,和莊家一起推動價格攀升,最后讓用戶接盤?!?/p>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搶到首發(fā)藏品一定能賺錢,后續(xù)是漲是跌就不知道了。但問題是普通人根本就搶不到,至少我身邊玩這個的沒有一個蹲到過首發(fā)。”Leona告訴電腦報,包括她在內,絕大多數用戶購買的都是二手數藏,賺的也是轉手的差價,“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能買首發(fā),把購買規(guī)則講清楚也好啊?!?/p>
據Leona介紹,現在購買數藏的主要是三種用戶群,其一是因感覺新潮而購買的大學生,其二是對數藏背后區(qū)塊鏈技術感興趣的程序員,其三才是像她這樣覺得這個新興行業(yè)前景廣闊的純投資者,“可以說現在有80%以上的用戶都是大學生,我也是看到大學生帶起來的這股風潮才入局的?!?/p>
“很多大學生虧錢了或許就直接不玩了,他們的維權意識也沒有那么強,但你平臺不想著怎么保障這些主流用戶群體的利益,只靠少量投資人能堅持多久?希望有關部門以后多加強監(jiān)管吧?!盠eona表示,她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認為,“這種平臺不講規(guī)矩隨意傷害用戶利益的做法,可能根本就沒想長期運營,只想掙一波快錢就走。”91CB44FF-A03E-4609-8865-4628737A9695
實際上,對數藏市場的種種亂象,能看到之前已經有一些給予市場警示的消息。
比如去年9月,央行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了虛擬貨幣相關業(yè)務活動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強調了高度重視交易炒作風險,要嚴厲打擊虛擬貨幣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監(jiān)管范圍除虛擬貨幣本身外,還涵蓋了“虛擬資產”、“加密貨幣”、“加密資產”。
在4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xié)會、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過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指出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并強調“不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續(xù)掛牌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服務,變相違規(guī)設立交易場所”。
加之今年4月,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yè)委員會官網也刊文稱,目前數字藏品產業(yè)尚處于早期發(fā)展階段,部分企業(yè)風險意識薄弱,出現了投機炒作、濫用技術、盜用版權、虛構價值、交易不規(guī)范、潛在金融化等系列問題,甚至存在欺詐、傳銷、洗錢、非法集資等風險隱患。
遺憾的是,針對數藏行業(yè)具體的監(jiān)管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空白,讓這些通知和倡議并不具備多少讓平臺行動起來整改亂象的威懾力。
畢竟,同樣就在4月,多家數藏平臺開始借“轉贈”規(guī)避風險以實現二次交易,具體包括紅洞數藏、元視覺、TME數字藏品、Bilibili數字藏品、星云、蟾宮、幻藏藝術、光鏈等,數字藏品轉贈也因此成為了國內特有的數藏交易類型。
對此,有專家表示,盡管國家對虛擬貨幣風險防范有明確規(guī)定,但對數字藏品等虛擬資產及衍生品的監(jiān)管規(guī)則制定仍有不足。相關部門亟須加大對NFT監(jiān)管的探索和研究,盡早出臺相關法規(guī),規(guī)避NFT產品惡意炒作、借用NFT概念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出現。
還有專家建議,平臺應當在用戶協(xié)議和顯著位置中向用戶明確平臺禁止任何形式的炒作,并設定上限價格區(qū)間、限制場外交易、防止金融加杠桿等防炒作機制。另外,數字藏品平臺之間還可加強溝通聯絡,建立行業(yè)自律準則。
但規(guī)則的建立和實施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確定,在行業(yè)規(guī)范起來之前,交易的風險和隱患的存在,不僅時刻消耗著用戶對這個新興行業(yè)的信任,同時也在透支著其未來進一步發(fā)展的潛力。91CB44FF-A03E-4609-8865-4628737A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