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雨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實習是大學里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從該實習中學生掌握了生產實踐的有關知識,鞏固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同時為學生以后的工作積累了經(jīng)驗,是工程管理專業(yè)教學計劃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現(xiàn)場的直接接觸,深刻地認識土木工程施工的整個過程以及各個工程之間的關系,掌握主要工程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和施工過程中用到的主要機具。
關鍵詞:土木工程;實踐;工程管理;施工工藝;施工方法
本項目主要為建立一所九年一貫制和高中學校,大體位置位于該市旅游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附近。項目用地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較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yōu)越,十分適合建立學校,土地性質為教育用地。
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某市某學校項目
建設內容:1#初中宿舍、2#初中教學樓及九年一貫制地下車庫、3#小學教學樓、4#初中食堂、報告廳、5#高中教學樓、6#高中食堂、報告廳、7#高中宿舍樓及高中地下車庫、8#看臺、9#看臺、10#九年一貫公廁、11#高中公廁、12#~15#門衛(wèi)及景觀連廊。
建筑性質:1#初中宿舍樓為小于32米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其他均為單多層公共建筑(教育建筑)。
建筑耐火等級: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不同,前者相關建筑為二級耐火,后者相關建筑為一級耐火。
建筑防水等級:建筑防水主要在屋面和地下建筑兩處布置,屋面防水采用Ⅰ級,地下建筑相關防水采用一級。
結構形式:框架結構。
設計耐久年限:50年。
抗震設防烈度:八度(0.20g)。
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使用年限:25年。
工程規(guī)模:本工程項目用地面積18.06公頃,總建筑面積206135.44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是180585.78m2,地下的建筑面積是25549.66m2。本工程配備兩個標準化(400m)田徑操場、二十一個籃球場、十一個排球場,并且籃球場含兩個體育館。其中操場、室外綠化、道路、圍墻、景觀廣場、景觀連廊均為二次景觀設計。
二、施工方案分析
下列主要對基礎工程、混凝土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得出工程主要的三種施工技術。
(一)基礎工程
(1)為保證地基的穩(wěn)定性,勘探地下土質情況(詳見表1),得出需對地基進行強夯處理。基礎是整個工程的基本工作,關于它的形式采用獨立和筏板基礎相結合的方式。
(2)開挖基槽時抗底保留200mm的基槽上層用人工挖險。如若該過程擾動了不該擾動上部的原始結構,應該將擾動部分挖除。土的壓縮性不同,后期將會選擇不同類型的土進行回填。
(3)當?shù)叵率翼敯宀课粷仓昊炷烈约暗叵率覊Ρ趥让娴姆浪畬油瓿珊?,應當及時將其進行回填處理。回填的時候,需采用從四周均勻對稱地進行,尤其地下室外墻外傾500mm范圍內。對于回填土的選擇,該項目采用2:8灰土。回填過程中分層夯實,回填土達到一定高度時進行夯實處理,其次再繼續(xù)進行回填。夯實回填土需對土的密實度進行監(jiān)測,要保證壓實系數(shù)不能低于0.94。
(4)根據(jù)設計要求,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進行實時的監(jiān)測,要保持施工設計動態(tài)化以及施工現(xiàn)場的信息化。施工時選擇合適方式降低地下水位,保證地下水位在施工面以下且兩者距離不低于500mm。由以往案例可知,降低地下水位雖然可以保證基礎的正常施工,但其對周邊建筑有著一定的影響,如造成周圍建筑物沉降等。因此,也需對周圍事物的變形進行監(jiān)測。當項目主樓施工到第五層時才可以停止進行降水。
(5)當?shù)讓觾鹊母魤Γ洳怀袚奢d,并且高度低于4000mm時,可以將隔墻直接砌筑在混凝土地面上。100厚非承重墻應在半層位置增加腰梁,腰梁截面100×200,配筋4C12,C6@200,縱筋錨入兩側墻或構造在內。
提前在地下室外墻預埋好套管或者鋼板,以便后期管道的穿過。
(二)物體填充墻部分
(1)填充墻:填充墻不承擔荷載,起著隔斷作用(如圖1所示)。室內填充墻選擇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砌塊的強度等級大小為A3.5,連接多塊砌塊間的砂漿選擇使用M5.0混合砂漿進行粘結。室內地坪以下以及潮濕環(huán)境部位的填充墻選擇使用燒結實心磚,磚塊強度等級大小為MU15,連接多塊磚塊間的砂漿選擇使用M10水泥砂漿進行粘結;根據(jù)現(xiàn)行規(guī)定,女兒墻間使用的砂漿強度等級大小不能比M7.5還低,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容重不能比7.5KN/m3還大。
(2)當主體結構的施工完成后,填充墻要從下往上依次逐層砌筑(如圖2所示)。
(3)砌筑填充墻時,當砌筑高度到達梁板左右時,應當放置一段時間,等到砌體沉實以后,選擇斜砌的方法填充上部梁板與下部砌體的空白部位。斜砌過程中,注意將砌塊一塊一塊敲緊填實,不能在后期出現(xiàn)松動、空隙現(xiàn)象。
(4)墻體長度大于5m時墻項應與梁或樓板設置拉結拉結做法詳見圖集L13C3第61頁。
(5)用水房間四周墻下做素混凝土翻沿,混凝土翻沿與樓板混凝土同時澆筑。
(6)為了加強填充墻與柱子或者墻體的連接性,應當在填充墻每隔500mm內設置鋼筋,鋼筋型號為2C6拉結筋。拉結筋要沿著墻的方向,全長貫通,并伸入柱子或者墻體內部250mm(如圖3所示)。
(7)為了增加人流通道、樓梯間填充墻的穩(wěn)定性,加固方式為在墻體表面設置有鋼絲網(wǎng)砂漿面層。其具體做法為在面層內部增設16號鋼絲,放置方式為20mm×20mm;外部砂漿面層采用1:2.5水泥砂漿,厚度為20mm。
(三)構造柱、圈梁、過梁部分
(1)為加強框架柱、構造柱與砌體的連接性,在他們的銜接部位處需從框架柱或構造柱內部埋設有型號為2C6,@500的拉結筋。與此同時,柱子外部的拉結筋需要伸入砌體里面,沿著墻體的方向全長貫通。
(2)構造柱布置原則
A外圍護墻的轉折處及內外墻交接處、填充墻自由端、獨立窗間墻幾處位置設置帶有鋼筋的構造柱。
B女兒墻高度<1.2米時,設構造柱GZ間距<3000;女兒墻頂設壓項圖梁YQL,轉角處及挑梁上女兒墻端頭處設構造柱。
C女兒墻高度>1.2米≤1.5米時構造柱GZ的設置間距要求<1500;女兒墻半高處加設通長圈梁QL一道,壓頂圈梁YQL改為QL,其他要求同B條。
D出屋面女兒墻施工時,先砌筑砌塊,預留馬牙槎,然后澆筑混凝土。
E人流出入口頂部女兒墻內構造柱間距要求<1000mm。
F構造柱截面:寬度與墻體保持一致,長度為200mm,縱筋選擇型號為4C12的鋼筋,箍筋使用型號為C16@200。與構造柱的底、柱頂相對應的主體結構位置,應當埋設與構造柱相等數(shù)量的短筋,埋入主體結構與伸出主體結構的長度均為600mm,方便與構造柱中的豎筋進行搭接。構造柱做法參照12G614-4.當洞口兩側填充墻寬度≤200時填充墻采用C20混凝土補齊。
G當砌體隔墻的高度高于4m且墻厚大于180mm或者高度高于3米且墻厚小于180mm時,需要在墻體中間位置或門窗洞口以及上皮部位設置帶有鋼筋的混凝土水平圈梁。該水平圈梁要求與構造柱或者剪力墻進行連接,并且沿著墻體的方向全長貫通。在圈梁與主體結構進行連接的位置應當埋設有短筋,短筋的做法同F(xiàn)中構造柱做法(如圖4所示)。
三、混凝土工程
對于混凝土的使用現(xiàn)如今很少選擇使用現(xiàn)澆混凝土,現(xiàn)澆混凝土費錢、污染現(xiàn)場環(huán)境等,本工程一律均為商品混凝土,運輸方式為攪拌運輸車運輸。在攪拌運輸車運輸混凝土的過程中,裝有混凝土的攪拌桶一直以一定速度保持轉動,通過轉動的方式對混凝土不停地進行攪拌,防止混凝土在運輸工程中發(fā)生分層離析,從而導致后續(xù)混凝土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澆筑或者質量方面的問題。
(一)混凝土等級(詳見表2)
(二)后澆帶
后澆帶的留設主要是為了防止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混凝土收縮、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對混凝土有一定作用導致其發(fā)生開裂破壞(如圖5所示)。
四、地下室防水工程
首先,地下室防水做法選擇外放外貼卷材防水,對于特殊部位要做加強層。即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抗?jié)B等級為P6)并在迎水面加兩道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車庫頂板上方的種植屋面的最上道防水層應采用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并符合《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程》JGJ155-2007第3.0.7條規(guī)定。
其次,在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不能夠隨意留置施工縫,也不能留設垂直縫,但可在距離底板面500mm位置處設置有水平施工縫。澆筑底板混凝土的過程中應當連續(xù)施工,同時為保證底板的質量,不得留有施工縫。水平施工縫面層需先涂刷水泥漿二道,上鋪10厚水泥砂漿一層,其標號及水泥品種應與混凝土相同。澆筑防水混凝土時,要選擇使用光滑平整,縫隙嚴密的模板,支撐要牢固。同時,固定模板的裝置不得使用螺栓、鐵絲。預埋件、預留孔洞必須按照圖紙設計進行留置,防止并嚴禁出現(xiàn)澆筑完打洞。
最后,地下室工程的防水設防高度為:高出室外地坪500mm(如圖6所示)。
五、結束語
通過對具體工程施工現(xiàn)場的分析,可以了解更多有關我國建筑的發(fā)展水平和現(xiàn)狀方面的知識,理論來自實踐。工程管理對于個人能力要求方面,首先是有較強的實踐性,要求個人有實干實操的能力及愛鉆研的精神;其次一點是基礎知識的掌握,對該學科后續(xù)能良好的應用至關重要。該科重視學生在實地操作能力,對于實物觀測與實時分析能力有要求,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提高這幾方面能力,才可以把后續(xù)工作推進,才能真正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來。
參考文獻:
[1]黃濤.土木工程施工現(xiàn)場安全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 (18):2.
[2]孟祥瑞.土木工程施工現(xiàn)場安全管理分析[J].鋒繪,2019 (11):1.
[3]夏洪偉.房屋建筑現(xiàn)場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分析思路[J].四川水泥,2021 (04):2.
[4]李旺紅.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2 (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