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
語文實踐活動是一種以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為活動主體,以學習語言、形成語言能力、加深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的活動。語文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一環(huán),語文教學中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活動都可看作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可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思維,拓寬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新課標高度重視語文實踐?!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薄爸匾曊Z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lǐng)悟文化內(nèi)涵和語文應用規(guī)律?!薄爸匾晫W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yè)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痹诖?,筆者就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予以探討。
一、明確定位語文實踐活動的目標
語文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實踐性課程,其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爸R與技能”目標是指在實踐性學習中獲得的對自然,對社會,對文化及對自我的初步認識和經(jīng)驗,不追求體系化的知識。知識和技能目標并不僅僅作為結(jié)果性目標,更具有過程性目標的性質(zhì)?!斑^程與方法”目標指學生親歷實踐性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并掌握若干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經(jīng)驗,實踐等方式逐步生成的對自然,對社會,對文化以及對自我產(chǎn)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的目標。不是靠灌輸而獲得的??梢哉f,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是學生主體的自我發(fā)展和自主生成獲得的。我們認為,語文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和積極體驗和比較豐富的經(jīng)驗。(2)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關(guān)愛和責任感。(3)初步形成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能力。(4)培養(yǎng)實踐能力,發(fā)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5)初步養(yǎng)成合作,民主,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為此,我們確立在語文實踐活動探索中以語文活動課為主,研究適合本校的有效的系統(tǒng)化的教學模式。
二、語文實踐活動與教材資源相互融合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不能隨意挑選主題,最好是能夠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識,分析有哪些知識以實踐活動的形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內(nèi)容是開展實踐活動的基礎,實踐活動應該與教材內(nèi)容相結(jié)合,將知識內(nèi)容融入實踐活動中去,從而達到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來鞏固所學知識和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順利解決烏鴉怎樣喝到水的這一教學難點,教師設計如下活動:首先讓學生用自己帶來的瓶子、石子,做實驗,觀察水上升的過程。然后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這項實踐活動重在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感受直觀刺激,從而產(chǎn)生快樂情趣,于無形中解決教學的難點,并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將相和》《草船借箭》等課文時,由于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在初步讀懂課文或理解文章時進行角色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表演的欲望,進而在表演活動的親身體驗中進行深層次感悟人物的魅力。在開展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改變“唯語文”的教育模式,要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整合,為語文實踐活動找準“結(jié)合點”,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各科知識解決語文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三、針對不同的年級安排不同語文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要針對不同年級安排不同的活動。低年級首先應該注重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識字的方法,從而有效地擴大識字量,改變過去那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在游戲活動中識字,學生會感到輕松愉快,而且記憶深刻。隨著年級的升高和學生識字量的增加,活動方式也應當不斷變化,為中高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為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畫一畫、說一說”、課本劇表演等活動都可以獲得一舉多得的作用。中年級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到了中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教師應當有意發(fā)展學生的這種自我做主的意識,讓學生學會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獨立的選擇,讓學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說什么,聽到什么就說什么。那么,“看說寫”、“聽說寫”這兩種語文實踐活動是非常必要的。而這些活動的中心是動手、動嘴、動筆。能夠主動去說去寫便是我們希望學生達到的學習的最高境界。而高年級就應當注重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鍛煉了。讓學生走出班級和校園,在交流與訪問中加深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引導學生針對當前的熱點問題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談出自己的認識。讓學生在針鋒相對的思維交鋒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四、豐富語文實踐活動的形式
教師在組織實踐活動課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尋求單一的實踐方式,每一次的實踐活動課都是簡單的讓學生扮演角色或者是單純的朗讀課文。教師在組織實踐活動課程的時候要不斷的積累經(jīng)驗,幫助學生組織更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課程,讓學生體驗更加豐富的實踐活動課程。語文實踐活動最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盡管教師在組織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實踐的主體是學生,只有讓學生參與其中,語文實踐活動才能獲得成效。由于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和需求,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形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都能夠投入到語文實踐活動之中。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應認識到實踐活動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自覺遵循學生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以課堂實踐為主陣地,充分挖掘本地的各種語文資源,以學生實踐活動為核心,以課外實踐活動為延伸,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整體的發(fā)展,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5B20C8B3-2B12-4953-AF34-87B27D9D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