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人生不是都一帆風順、平平坦坦的,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風險,就像今年多地暴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多數人很好地上了風險教育這一課。美好生活是我們的追求,但現實卻是風險常存,如何應對這一幸福之路上的“阻礙”?防患于未然是重要一環(huán)。
風險,偶然中的必然
墨菲定律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錯誤地理解了這個定律,其本意講的不是“越擔心的事,越容易發(fā)生”,而是告訴我們要看到風險的存在。
關于墨菲定律的起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美國工程師愛德華·墨菲的故事。有一次,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在進行火箭減速超重試驗,需要給傳感器安裝數值讀取連接線,一旦接反的話,就無法正常讀取數據。墨菲安排他的助手完成這項工作,并提醒他不要裝反。結果,等到試驗開始后,墨菲發(fā)現有的傳感器讀數為零,檢查后發(fā)現正是因為線接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墨菲自嘲道:“如果完成一項工作有不止一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會導致災難,那么就有人會選擇這個方法?!痹俸髞恚涍^許多人的解讀后,這個定律通常被表述為:“會出錯的,終究會出錯?!焙芏嗳隋e誤地將這句話理解為:“如果預感某件事可能會出錯,那就肯定會出錯。”最終,這個解讀被廣為接受。
但真正意義上的墨菲定律是有前提的,須有充足的樣本,例如時間足夠長、人足夠多,在滿足前提的條件下,可以得出墨菲定律的兩重含義:(1)一旦開始擔心某種情況會發(fā)生,那么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可能性就更大;(2)一件事只要存在出錯的可能性,那么這件事情就會有出錯的時候。
所以,墨菲定律強調的是一件事情偶發(fā)的必然性,也是在提醒每個人要注意事物的兩面性,雖然風險和意外是偶爾發(fā)生的,但是它們一直存在著。
防患于未然,風險的死敵
既然風險和意外擁有偶爾發(fā)生的必然性,那么,該如何應對呢?從墨菲定律中,我們就能找到答案:全面看待一件事,分析問題的可能性,從而做好準備和預防工作,也就是防患于未然。這樣做雖然不能確保避免風險,但能降低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
一個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需要具備危機意識,以及對事物發(fā)展的預見能力。有的人會問:“我沒有預見能力,怎么辦?”其實,發(fā)出這種疑問的人不是沒有預見能力,而是存在僥幸心理,他們不想考慮將來可能遇到的危險和困難,只圖當下歡愉,并認為未來的問題,未來才能解決。
例如,出門前看到天氣陰沉,我們都可以預判一會兒可能會下雨,有的人選擇帶傘出門,避免自己被淋濕。心存僥幸的人并不是不知道有下雨的可能,而是覺得反正也不一定下雨,等下了再說。等雨真的下了,他們要么淋雨,要么避雨,雖然也是一種解決辦法,但這些辦法又會導致一些新的問題,比如感冒或遲到等,導致風險越來越多。
老子也曾在《道德經》里說過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币馑际?,局面安定時容易把握,事情還沒有跡象時容易謀劃,在禍亂沒有產生前就要著手治理。
從古至今,風險最大的對手就是未雨綢繆。在風險發(fā)生前,準備好預案;在問題出現時,趁早處理。不要等到人力不能為時,再追悔莫及。
普通人,如何未雨綢繆?
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風險,就像今年多地暴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多數人很好地上了風險教育這一課。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平穩(wěn),要想在風險來臨時能夠抵御風險,需要做的正是防患于未然。
在生活中,成年人最需要防范的風險是失業(yè),失業(yè)會導致失去收入。收入是一個人的生存基礎,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有時還會出現被隔離的情況,這時能保持收入的穩(wěn)定就非常重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拓展自己的人脈,是防止失業(yè)的有效方式,掌握一技之長也有利于自己的二次就業(yè)。
其次,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尤其是做飯等日常生活技能。原來大多數人都以為只要有外賣,就算自己不會做飯也沒關系,但是在疫情之后,讓很多人清楚地看到,外賣也有失靈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學會做飯和使用廚房小家電就很重要,很多廚房電器,例如空氣炸鍋、多功能電蒸鍋等,能幫助“菜鳥”廚師做出美味的佳肴。
另外,還需要積累一些收納、整理、消殺的經驗。在疫情防控期間,需要儲備的物資明顯增多,對于各類物資,有不同的儲存方式,例如肉類需要冷凍,而不是冷藏;消毒用品需要擰緊蓋子,放置于遠離易燃物品的陰涼處,防止揮發(fā)導致的中毒或火災事故等;面對大量的物品,還需考慮是否要購置新的儲存設備。
從金融理財的角度來說,不論是應對疫情所帶來的收入波動風險,還是平時也會發(fā)生的經濟壓力,留出充足的應急準備金非常必要,尤其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情況下,還需要考慮是否比平時留更多一點的應急準備金。
在支出方面,大家一定要遵守量入為出的原則,時刻保持正向現金流尤為重要,同時注意切勿使用高杠桿,將負債率控制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因為,不管在任何時候,過度消費、超前消費都有可能讓自己在未來長期陷入個人財務危機。同時,為了應對一些突發(fā)事件,我們還可以通過保險來轉嫁風險。
生活節(jié)奏加快、疫情的多變,也讓健康顯得格外重要。身體健康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去工作,去創(chuàng)造財富,還能省掉大筆的醫(yī)藥費。注射疫苗有助于我們抵御疾病的侵害,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積極接種疫苗。此外,心理健康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關注,當代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現在又疊加了疫情和全球經濟下行所帶來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若能積極疏導自己的情緒,排解內心的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無疑更有利于我們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