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五味子味酸而甘,性溫,能斂肺經(jīng)浮熱,可化痰滲濕、降火,常被用來治療口瘡潰瘍,其實對于白天易出汗以及總感覺沒有力氣等癥狀的氣虛患者來說,它還有一個妙用,那就是用五味子、麥冬,與人參配伍成生脈飲飲用。比如,工作比較忙的中年人,如果感覺到心力不足、精力不充沛、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的時候,用生脈飲泡開水喝就行。夏天特別熱的時候,很多老人會感覺渾身無力,經(jīng)常出汗,喝一點就能改善身體的狀況。
單味五味子用開水浸泡代茶飲,可緩解口燥咽干,尤其適合體質(zhì)虛弱、久咳虛喘的老年人。上班族用五味子搭配茯苓、菟絲子,開水煎后去渣,再加些蜂蜜,可以緩解神經(jīng)衰弱和心悸不眠。
春夏,很多人喜歡外出旅游,但出遠門最怕的就是“水土不服”,易拉肚子、易過敏。此時,不妨喝點酸奶,酸奶中的益生菌能幫助調(diào)節(jié)腸道中失調(diào)的菌群,保衛(wèi)腸胃。而且酸酸甜甜的味道很開胃。夏季的午后,容易感到疲累,可以在下午三四點左右,喝一杯酸奶來增強能量。
酸奶里如果再加入一些配料,還能發(fā)揮更多的養(yǎng)生作用。比如,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不少人會出現(xiàn)焦躁甚至失眠的問題,喝酸奶時可以加點蓮子,能補氣養(yǎng)血、清火安神,對于緩解失眠、煩躁等癥狀非常有效。
酸奶和紅棗、阿膠搭配,特別適合女性。也可以放點枸杞,對用眼過度的白領最為適合。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董峰介紹,酸梅湯是一種傳統(tǒng)的消暑飲料,其實,它不僅清熱解暑的效果特別好,還有很好的降心火、緩解口舌糜爛的功效。
酸梅湯的做法也不麻煩,將烏梅240克、山楂160克、甘草18克加水煮40分鐘,煮好后熄火,加冰糖240克,使其慢慢融化,濾渣取汁,最后再加桂花醬30克調(diào)勻,每天當飲料喝就行了。在常溫下,酸梅湯很容易變質(zhì)。所以每次不要做得太多。做好的酸梅湯一次喝不完,可以在冰箱里放幾天。
在這個方子里,烏梅酸澀而溫,生津止渴,清熱去火。山楂酸、甘,開胃消食、化滯消積,可改善由心火上炎導致的食欲缺乏。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沒什么胃口,此時不妨喝點山楂黃精排骨湯。山楂味酸、甘,性微溫,能促進消化,調(diào)整胃腸道功能,同時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增強免疫、保護心血管等功能。黃精性平、味甘,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潤肺的功效。
做法也不復雜。準備山楂20克,黃精5克,豬小排150克,姜片2~3片,鹽適量備用。山楂洗凈后去核、切片備用;黃精洗凈后備用;排骨提前清水浸泡,泡出血水后洗干凈,斬成小塊,汆水去血沫后備用;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姜片及黃精后大火燒開煎煮約20分鐘;然后下入排骨、山楂煲至排骨熟爛,出鍋前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
摘編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