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軍武,葉志輝,蒙方營,孫大勇
(深圳市龍崗中心醫(yī)院急診科,廣東深圳 518116)
穩(wěn)定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tabl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SCAD)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闹匾中椭唬绢惞谛牟』颊卟∏橄鄬Ψ€(wěn)定,但依然存在較高的致殘和死亡風險[1]。SCAD 危險因素多元,2 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就是本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2]。因T2DM 具有隱匿性,臨床常造成診斷失誤,為此,尋找簡單的共性指標,分析其相關(guān)性可對診斷SCAD 合并T2DM 有著重要意義。臨床研究表明,血脂濃度異常、炎癥反應(yīng)是SCAD 的危險因素,與此同時,血脂代謝異常、全身性炎癥反應(yīng)也是T2DM 的重要危險因素,提示血脂濃度異常及炎癥反應(yīng)是SCAD 合并T2DM患者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3]。為探討SCAD 合并T2DM 患者血脂變化特點及其與炎性因子的相關(guān)性,本研究對184 例SCAD 患者,其中合并T2DM 患者64 例,未合并T2DM 患者120 例,進行了如下研究。
選取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在深圳市龍崗中心醫(yī)院治療的SCAD 患者184例,其中合并T2DM患者64 例(觀察組),未合并T2DM 患者120 例(對照組)。兩組患者除抗T2DM 治療外其余治療方案相似,主要藥物包括硝酸酯類、抗血栓及纖溶藥物等。納入標準為(1)SCAD 診斷符合歐洲心臟學(xué)會(ESC)公布的SCAD 的診治指南中的標準[4]:①患者伴典型胸痛;②體格檢測已排除非心源性胸痛和非缺血型心臟??;③血常規(guī)、肝及腎等常規(guī)指標排除非心源性胸痛和非缺血型心臟??;④心臟超聲顯示患者伴決斷性室壁運動障礙,排除其他心絞痛原因。T2DM 診斷符合美國糖尿病學(xué)會新版糖尿病診斷標準[5]。(2)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認。(3)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4)初次治療。排除標準:(1)紐約心臟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Ⅲ~Ⅳ級;(2)合并有惡性腫瘤、胰腺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等疾?。唬?)近6 個月內(nèi)有手術(shù)或合并有感染性疾病;(4)近1 個月內(nèi)使用過糖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選用美國Cardiochek PA 多功能血脂儀檢測兩組患者晨起空腹及早餐餐后2 h 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殘粒脂蛋白膽固醇(remnant lipoprotein particles cholesterol,RLP-C)濃度。同時抽取兩組患者靜脈血5 mL,用上海盧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H1750 臺式高速離心機進行3 500 r/min,10 cm 半徑,12 min 離心,取上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患者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 反應(yīng)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血清濃度。試劑盒由江蘇依萊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生產(chǎn),其中IL-6 試劑盒批號為YLS-0049;TNF-α試劑盒批號為YLS-0122;hs-CRP 試劑盒批號為YLS-0900,相關(guān)操作參照對應(yīng)說明書。
Gensini評價標準[6]:(1)狹窄程度<25%為1分,25%~49%為2 分,50%~74%為4 分,75%~90%為8 分,90%~99%為16 分,100%為32 分;(2)病變在左主干5 分,左前降支或回旋支2.5 分,左前降支中段1.5 分,左前降支遠端1.0 分,左回旋支中、遠端1.0 分,右冠狀動脈1.0 分,小分支0.5 分。狹窄程度和病變部位得分越高,則患者的病情越重。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9.0 軟件。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比較使用卡方(χ2)檢驗。簡單雙變量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guān)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基線資料比較 [n(%),]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基線資料比較 [n(%),]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 血清TC、LDL-C、HDL-C 濃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餐后2 h 血清TG、RLP-C 濃度較空腹時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餐后2 h 血清TG、RLP-C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血脂濃度比較 [mmol/L,]
表2 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血脂濃度比較 [mmol/L,]
注:與空腹時比較,*P<0.05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空腹時血清IL-6、TNF-α、hs-CRP 濃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患者餐后2 h 血清IL-6、TNF-α、hs-CRP 濃度較空腹時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餐后2 h 血清IL-6、TNF-α、hs-CRP 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炎癥指標比較 [pg/mL,]
表3 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炎癥指標比較 [pg/mL,]
注:與空腹時比較,*P<0.05
將觀察組患者餐后2 h 血清TG、RLP-C 濃度與炎癥指標進行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餐后2 h 血清TG 濃度與餐后2 h 血清IL-6、TNF-α、hs-CRP濃度呈正相關(guān)(r=0.379、0.180 和0.368,P<0.05);餐后2 h 血清RLP-C 濃度與餐后2 h 血清IL-6、TNF-α、hs-CRP 濃度呈正相關(guān)(r=0.480、0.381 和0.262,P<0.05),見圖1。
圖1 血清TG、RLP-C 濃度與血清IL-6、TNF-α、hs-CRP 濃度相關(guān)分析散點圖
T2DM 患者病理改變以血糖濃度增高、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以及血尿酸濃度增高等為主,這些病理改變是T2DM 患者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調(diào)查顯示,約60%的T2DM 患者最后死于冠心病,而SCAD 是冠心病的重要分型之一[7]。因此,SCAD 合并T2DM 的早期診斷、干預(yù)是臨床研究熱點,而血脂及炎癥是SCAD 及T2DM 共同的危險因素。
餐后血脂是臨床常用的T2DM 評估指標,該指標可提示患者血脂狀態(tài),并可以預(yù)測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8]。本研究以患者餐后2 h 作為檢測時間,發(fā)現(xiàn)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清TC、LDL-C、HDL-C 濃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餐后2 h TG、RLP-C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表明SCAD 合并T2DM 患者血脂紊亂程度較單純性SCAD 患者更嚴重。TG 是脂肪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時也是機體能量來源之一。男性血清TG(酶法)約為0.44~1.75 mmol/L,女性約為0.39~1.50 mmol/L。高表達的TG 與冠心病、肥胖、糖尿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密切相關(guān)。RLP-C 是肝臟來源的極低密度脂蛋白與脂蛋白脂酶分解TG,并攝入膽固醇酯、載脂蛋白E 生成的一種小體積、高密度顆粒??崭筊LP-C 高表達是SCAD 的危險因素,RLP-C 與動脈粥樣斑塊生成密切相關(guān),其機制可能為RLP-C 可在不經(jīng)修飾的狀態(tài)下被巨噬細胞、平滑肌細胞以及成纖維細胞攝取,進而損傷血管內(nèi)皮屏障能力,而內(nèi)皮功能失調(diào)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現(xiàn)。RLP-C 可抑制血管舒張,損傷紅細胞膜。RLP-C 還可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導(dǎo)致血液高凝[9]。有研究發(fā)現(xiàn),SCAD 合并T2DM 患者餐后血清TG、RLP-C 濃度顯著高于單純性SCAD 患者及健康人群,并且患者TG 與RLP-C 呈正相關(guān)[10-11]。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TG 與RLP-C 的正相關(guān)性,但TG、RLP-C 富含TG 脂蛋白的不同成分,因此TG 可間接提示RLP-C 的表達水平,RLP-C 則是高TG 血癥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的主要誘因。
炎癥反應(yīng)是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IL-6 作為臨床常用的炎性檢測指標,其具有多種生物學(xué)功效,包括誘導(dǎo)B 細胞增殖分化,促肝細胞生成急性相蛋白多等[12]。TNF-α 也具有多種生物學(xué)功效,包括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導(dǎo)致血管功能紊亂,增強T 細胞免疫殺傷能力等[13]。Hs-CRP則是急性相蛋白的一種,與炎癥程度密切相關(guān)[14]。大量研究表明,hs-CRP 是心肌梗死、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及SCAD 的獨立性、預(yù)測性危險因素[1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餐后2 h 血清IL-6、TNF-α、hs-CRP 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表明SCAD 合并T2DM 患者炎癥反應(yīng)較單純性SCAD 患者更嚴重。IL-6、TNF-α 等炎癥因子在糖尿病腎臟功能損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IL-6 可增加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并增強纖維蛋白表達,導(dǎo)致腎臟損傷[16];TNF-α 則具有腎臟細胞毒性,可通過多種路徑誘導(dǎo)腎臟細胞凋亡、壞死,這可能是本組研究中SCAD 合并T2DM 患者血清IL-6、TNF-α 濃度高于單純性SCAD 患者的原因。隨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后2 h 血清TG及RLP-C 濃度均與IL-6、TNF-α 和hs-CRP 濃度呈正相關(guān),表明炎癥與SCAD 合并T2DM 患者餐后血脂異常存在一定聯(lián)系,但炎癥與患者血糖間的聯(lián)系,我們尚無確切結(jié)論,這有待我們隨后的研究完善。
本研究通過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SCAD 合并T2DM患者餐后血清TG、RLP-C 濃度顯著上升,表明餐后血脂檢測或可用于診斷SCAD 合并T2DM。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發(fā)現(xiàn)SCAD 合并T2DM 患者餐后血清TG、RLP-C 濃度與其相關(guān)炎癥因子濃度呈正相關(guān),證實了炎癥可能是患者餐后TG、RLP-C 高表達的影響因素,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明確,這將是我們隨后的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SCAD 合并T2DM 患者血脂紊亂狀態(tài)顯著高于單純性SCAD 患者,并且可能與患者炎癥水平有關(guān),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