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摘要:我校是一所農(nóng)村學校,因為便利的交通條件,使許多學生跟隨家長到附近的朝陽川、延吉等地就學,導致學校生源銳減,班級人數(shù)最大額才11人,形成了"微型班級"。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時常問自己,怎樣才能在生源銳減、學生整體英語素質不高的情況下,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日常對話能力,進而提高農(nóng)村學生聽書讀寫四種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呢?英語教學中的對話教學,占據(jù)了中小學英語課堂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反思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對話教學,雖然教師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但是課后卻發(fā)現(xiàn)教學效果并不盡人意。原因在于學生把課堂活動當成了純粹的游戲,致使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發(fā)展都很不理想。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和休息時間,我和英語教師們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依據(jù)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際,筆者提出了幾點實施口語教學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農(nóng)村微型班級;對話教學
一、重視英語口語教學
首先,英語學習的本質是交流,教師不僅要教授語言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怎樣運用語言。"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是對二十一世紀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英語教學大綱前言)。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中校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讓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其次,掌握一門語言尤其是會說英語是一種技能,隨著我國和其他國家的交流越來越緊密,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則可以解決我們在交流、工作、旅行、外事訪問中遇到的許多問題。而作為中小學生,現(xiàn)在的英語學習,將為他們的未來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所以,我們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始終圍繞交際這條軸心線而展開,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未來做積淀。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會使英語教學在一種溫馨、祥和、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還記得自己上中學時,很喜歡我的英語教師,喜歡他的幽默、深厚的文化底蘊,甚至希望自己當一名像他一樣的英語教師。所以,每一節(jié)他的課,我都認真傾聽,做好各種筆記,為了在他的課上表現(xiàn)突出,課下查閱許多資料,豐富自己,對每節(jié)課都提前做好預習。所以說,如果我們喜歡某位教師,也會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并努力學習這門學科,以期望得到這個老師的關注、喜歡。反之,如果師生關系相處不融洽,即使這位老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學識淵博,他的課也很難受學生歡迎。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做一個被學生喜歡、愛戴、尊敬、傾佩的老師,你可以是幽默風趣的,可以是見多識廣的,可以是善于管理的,可以是真誠熱情的,總的說來,你必須是學生喜歡的。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師組織的各種各樣的英語活動,一旦學生想要學習、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意愿,他們也就有了說英語的動力,甚至會主動尋求機會實踐英語,這樣,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在開展的各級各類教學活動中,我們英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狀況、性格特點、英語水平等布置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口語練習,開展適合學生的學習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進而產(chǎn)生一定的成就感。筆者認為下面的方法可供參考。
1.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情境
口語交際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農(nóng)村中小學生由于缺少語言環(huán)境,與英語的真正接觸很少,只有在英語課堂上才有機會學習和運用英語。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地道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利用有限的英語課堂創(chuàng)造無限的學習機會。我們可以設置真實生活化的情境,也可以利用實物、簡筆畫、圖片、音頻、錄像等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設置在一個英語大環(huán)境中。如教授what’s the matter?時,筆者將學生2—3人分成1組,一名學生扮演doctor,其余學生則扮演patients,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看病就醫(yī)用語,例如:"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You should stay in bed and have a good rest""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you""Don’t worry"等等。這樣,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地道的語言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模仿、朗讀與背誦
英語口語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模仿、朗讀和背誦,目的是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提高英語表述的流利程度,從而獲得英語語感。Pep 和Go for it 教材中的聽力材料為模仿、朗讀和背誦提供了優(yōu)質的口語素材,在每單元section A和section B的第一課時Let’s talk環(huán)節(jié)等都是英語對話練習,學生根據(jù)聽力原音大聲朗讀,進行模仿,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背誦甚至是創(chuàng)造出新的對話。模仿、朗讀與背誦這三種方法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運用能力,真正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
3.堅持每天的精彩報告
為了使每一位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敢于用英語進行表述,課前5分鐘我們都會安排一名學生做報告分享,然后根據(jù)報告中的內容,師生一起進行討論、問答。微型班級背景下,每個學生一個月至少有2-3次的報告機會。所以,每一次做報告的學生都會精心準備報告內容,他們從網(wǎng)絡上、報紙上、雜志上查找自己或者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聽匯報的學生也會認真傾聽。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報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也會隨之增加。從個人信息、愛好、影視匯報到熱門話題,都會成為班級課前5分鐘的熱點中心。久而久之,這五分鐘的課前"熱身",成了同學們私下競相比較的小舞臺,激發(fā)了學生前所未有的學習熱情,同時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4.加強課外語言實踐
會用英語這一課外語言實踐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續(xù),我們可以設計如英語短劇表演、英語歌曲表演、講英文故事、英語繞口令、猜單詞等,這些活動既可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又可以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并且在活動中可以加入競賽機制,教師在過程中給予適當?shù)膸椭凸膭睿瑢δ切┎桓矣陂_口的學生,要耐心給予指導和鼓勵,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例如,在講授八年級課文后,我將班級10名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并和他們一起將文本改編成短劇表演,師生一起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將兩臺非常優(yōu)秀的短劇呈現(xiàn)在全校師生面前,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同時,增強了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
四、運用英語組織教學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掌握初步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用英語教英語不僅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英語氛圍,并且有助于鍛煉聽力能力,幫助學生用英語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助于學生模仿。農(nóng)村學生英語基礎水平較差,在教學之初可以用一些較簡單易懂的英語口語進行教學,當學生聽不明白、不理解時,我們可以將語速慢慢地降下來、重復語言,同時借助真實的物品、實物圖片、道具模型等,再加上老師的手勢、動作、表情等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所要表述的意思,使學生置身于良好的語言氛圍中進行語言操練。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琳,土薔,程曉棠,《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3]劉晶.英語學習策略與口語教學探究[D].遼寧:東北師范大學,2005.
[4]陳云.淺談農(nóng)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及其對策[J].治學之法,2011 (7)
[5]陳益梅.多媒體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0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