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p>
也許,群山之下的隧道是微小的,然而就是這樣的微小,它注定通往恢宏,通往我們想去的地方;就是這樣的微小,它既可以讓速度盛開,也能夠令時光回蕩。
渝湘高速水江段
“在山的腳下,那些葉子才是森林?!睆乃淼离x開的時候,我心里的閃念,居然是那幾盆葉子……
2021年5月,我從G65包茂高速南川區(qū)水江下道,彎彎曲曲六七公里,經(jīng)過燕山村和桑樹灣,來到了重慶水江隧道出口施工工地。第一眼看到的,是戴著安全帽的工人,還有隧道口的標語,隨后是工棚一角的幾盆綠葉,這幾盆綠葉應該是樹的枝條,我辨不出類別和名字,估計是有人路過山澗,覺得好看,便帶回工地,栽種在簡易的花盆里。
工區(qū)一隅的綠葉,頗具生活氣息,總是會讓我想起那些為公路隧道工程建設忙碌的建設者們,仿佛一枝一葉的背后,是很多人的影子,他們一年又一年的,為公路隧道工程建設忙碌著,如此循環(huán)往復。
看過水江隧道施工后,我才明白,以前我對高速公路隧道是茫然無知的。
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穿越隧道,要么一閃而過,要么又覺得通行時間太長。所謂太長,其實也就是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那時候在我眼里,通行隧道總是特別沉悶無趣。在隧道里,會忽然覺得無所事事,汽車勻速行駛的聲音,就像催眠曲。
人們通常不會深入研究隧道,潛意識里,覺得隧道是平平無奇的。那些長長的看不到盡頭的隧道在我們看來只是一段燈光淺淺的路,沒有聲息,堅硬而漫長。而一出隧道,眼前經(jīng)常會浮現(xiàn)起伏的峰峽,或是氣勢恢宏的大橋,盡管一閃而過,卻讓人為之一振。
但在參觀水江隧道施工現(xiàn)場后,我開始思考建成一條隧道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拼搏和努力的汗水,以及超高的時間成本。
“修這條隧道,每天大概掘進3米。隧道全長3432米,全部完工需要3年左右。最怕遇到不良地質,比如巖溶、突水突泥、煤系地層瓦斯、頁巖氣、地下水腐蝕等。如果不慎挖到地下水突然噴涌,陣仗大的,可以把十幾噸重的設備沖開幾十米遠?!币陨线@番話,是一位隧道施工人員告訴我的。
那天,我戴著安全帽,走進水江隧道出口施工現(xiàn)場。機器轟鳴的聲音快要穿破我的耳膜,感覺隧道內空氣有些稀薄,讓人喘不過氣,一些施工人員在現(xiàn)場忙碌地作業(yè)。當聽到“每天掘進3米”時,我為之震撼。我忽然覺得聽到的不是數(shù)字,而是一個接一個跌宕起伏的傳說,它們的脊梁之上,是沉重的群山。
站在被稱為“削竹式洞門”的隧道出口,仰望喀納斯地貌的雄奇,我慢慢明白,在專業(yè)術語叫作Ⅲ級、Ⅳ級、Ⅴ級的這一片圍巖面前,水江隧道成為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全線控制性高風險重點工程之一,這意味著有太多的苦戰(zhàn),橫亙在前方。
后來通過相關技術人員介紹,我還了解到在水江隧道的二襯混凝土澆筑環(huán)節(jié),以前需要人工更換泵管接送口,現(xiàn)在投入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智能分窗澆筑二襯臺車,可自動更換泵管對接口,節(jié)約了30%的時間成本和50%的人力成本。在防水板鋪設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多功能防水作業(yè)臺車,鋪設防水板可按標準一次成型,能節(jié)約一半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隧道施工安全,隧道全線首次應用集智慧物聯(lián)和數(shù)字管控于一體的智慧工地管控平臺,可實現(xiàn)智慧施工管控和智慧安全管理。
就在那天,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隧道那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擔當。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千山萬水對有些人而言是風景,而對于我在隧道施工現(xiàn)場見到的建設者們來說,是拼。
在到達水江隧道之前,我參觀了位于巴南區(qū)惠民鎮(zhèn)龐大的橋隧材料生產(chǎn)工廠——湘渝復線惠民鋼筋智慧工廠。
中國高速第一自駕營地冷水服務區(qū)建起了中國高速公路上第一座森林圖書館
總里程280公里的渝湘復線高速公路由3個項目組成,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陽、武隆至道真,平均橋隧比占到80%,其中僅在巴南至彭水這一23公里長的標段,就有長隧道4座,共7611.5米;短隧道兩座,共750米,橋隧占比51.8%。鋼筋智慧工廠的任務,就是為湘渝高速公路橋隧施工提供各種鋼筋產(chǎn)品。
在產(chǎn)品展示臺,我第一次聽說了錨桿、套筒連接、T梁箍筋、超前小導管、鋼筋網(wǎng)片、型鋼拱架……雖然它們安靜地躺在展臺上,但在那些陡峭而崎嶇的深山老林,它們的名字卻代表力敵千鈞。
隧道、涵洞、橋梁和其他基礎工程建設所需要的鋼材,都在湘渝復線惠民鋼筋智慧工廠加工,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我看到一臺巨型切割設備,占地面積足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目測重量超過100噸。工作人員把圖紙中的數(shù)據(jù)輸入控制程序以后,機器會根據(jù)指令,自行切割各種鋼板。一位工人師傅告訴我,湘渝線高速公路一部分標段所需要的鋼板、鋼網(wǎng)、隧道拱架等產(chǎn)品都出自這個工廠,作為建設者中的一員,感覺自身責任重大,也很有成就感。
我把目光轉向車間里更多的工人師傅,他們身著統(tǒng)一的制服,戴著安全帽,面容冷峻,一絲不茍。說他們是高速公路的奠基者,毫不夸張,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他們對隧道順利建成的望眼欲穿。
一般在隧道出口,總有一些美麗的風景會映入眼簾,可能是兩邊郁郁蔥蔥的山林,可能是綠樹叢中的小村,也可能是遠方村鎮(zhèn)若隱若現(xiàn)的影子。
重慶渝湘復線高速公路五布河特大橋施工現(xiàn)場
而穿過水江隧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臨近黔江城區(qū)的沙壩隧道群,長達9200米,通行時間將近10分鐘,我們在隧道里面體驗穿越,有些人看手機,有些人發(fā)呆,有些人昏昏欲睡。
穿過隧道群后,我們很快來到渝湘線唯一的女子特色收費站,風姿綽約的濯水土家女子服務隊讓人驚艷,那是高速公路上一道美麗的景致。在這里,我們聽說了16位土家族女兒的故事。11年服務奉獻,一句“不當簡單刻板的復讀機,要做溫暖明確的金話筒”,讓她們內心流動的脈脈溫情,一覽無余。“全國三八紅旗集體”、重慶市交通局“三星級收費站”、重慶市交通建設工會委員會“先進職工小家”、重慶市婦女聯(lián)合會和中共重慶市國資委委員會“巾幗文明崗”,這些都是濯水土家女子服務隊的榮譽。
在這個隊伍里,我想說說秀山妹子黃倩,見過她的人,都對她的微笑印象深刻,她的樸實和真誠就裝在微笑里,甚至會覺得,她的微笑足以讓漫長的高速公路變得生動起來。
黃倩是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東南營運分公司秀山收費站副站長。2016年,還在當收費站班長時,她獲評第三屆“最美中國路姐”。聽說,她在短短的時間內便從一名普通的收費員,成長為業(yè)務標兵,她的成功源于苦練和堅持。
其實,在重慶高速公路上,只要你愿意聽,總會有太多的故事滿載崎嶇,總會有太多的人,讓你唏噓?!皳敗边@兩個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如影隨形的習慣,這群人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團隊,成為了高速公路的奠基者和守路人。每一天,在隧道的這頭和那頭,你都可以聽見他們的腳步聲,那種篤定與渾厚,非歷經(jīng)跋山涉水而不可為。
那個5月對我來說,猶如走在萬紫千紅的路上,我所看見的高速公路和隧道,在我的眼里慢慢變得鮮潤,靈動,有聲有色,堅毅的時候是峻峭的峰巖,溫暖的時候如嫣然一笑。我覺得它們是有生命的,而賦予它們靈魂的人,就是那些我見過或者沒有見過的人,那些高速公路上的奮斗者。
翻山越嶺,是隧道把時間拉成了一條直線,沿著這條直線,我們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就可以把一座山甩得老遠,遠到模糊不清。關于隧道的種種,我們從未回想、凝視、沉思。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我們曾經(jīng)最容易忽略的,是隧道。高速公路最有魅力的路途,恰恰也是隧道,它的風華就在默默無聞里,從不炫耀。
在我的故鄉(xiāng)重慶,隧道是一條路和連綿大山的博弈,是力量在一次次逡巡之后的石破天驚,是無數(shù)戴著安全帽的人日夜的熬煉。我們如今穿行隧道時的輕松掠過,卻是之前一場轟轟烈烈的“戰(zhàn)役”換來的。
比如,大巴山腹心地帶的城開高速,沿線群山環(huán)抱,層巒疊嶂,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0多座,大小河流有700多條。由于橫穿大巴山脈,施工沿線的滑坡、崩塌、巖溶、涌水突泥、高地應力、瓦斯等不良地質高度發(fā)育,特別是旗桿山隧道,所處山區(qū)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因此城開高速隧道集群的技術難度,即使放在目前世界上超長公路隧道群中來比較,也相當罕見。
這些,我們一無所知。
比如,128公里的城開高速,全線橋隧總里程約100公里,橋隧比近78%;從大巴山隧道至大進段約80公里,隧道13座,大小橋梁27座,橋隧密集相連,橋隧比高達95%。與陜西段貫通之后,全線長達120公里的路段,橋隧比高達94%。
這些,我們還是一無所知。
比如,曾經(jīng)難以想象的機械化、智能化施工,如今都是常態(tài)。仍然以城開高速公路建設為例,隧道綜合超前地質預報體系、隧道地質精細化探測,以及三維地質建模技術的運用,為所有的后續(xù)施工夯實了基礎。只要涉及到最先進的隧道掘進理念與設備,城開高速應有盡有,隧道二襯防脫空技術、隧道自動智能監(jiān)控量測技術、隧道圍巖支護參數(shù)動態(tài)調整管理技術、隧道施工光面爆破技術……毫無疑問,每一個專業(yè)術語的背后都是施工人員無數(shù)次的沖鋒陷陣。
渝湘高速斑竹林隧道
而這些,我們仍然一無所知。
在高速公路上奔馳,從車窗望出去,我們看到的是青山綠水,是云淡風輕。沒有人會意識到,在我們之前,有很多人在同樣的位置,面對的是懸崖峭壁,是萬丈深淵,甚至是對生命的挑戰(zhàn)。
聯(lián)想到這一點,是在晚霞初起的時候,大巴車正向著石柱冷水服務區(qū)急駛。穿越幾座隧道之后,我們走近冷水服務區(qū)青菁的草地,冷水這兩個字,此時和煦而浪漫。
就是這樣的黃昏之際,略帶渾蒙的天色,兩邊山林要沉睡的樣子,從車窗外閃過。此時的高速公路顯得優(yōu)雅安靜,光線漸漸黯下來,高速公路的線條,反而比白天更顯出婉約幽深。
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通行了隧道之后的明媚風景。以至于后來我作出一個奇怪的假定,如果沒有隧道,那么,還會有蕩氣回腸的高速公路嗎?單說重慶,目前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401公里,其中光隧道就占到591.32公里。可以想象,在逶迤的萬山叢中,有太多隧道的密碼,足以讓我們嘆為觀止。
也許,群山之下的隧道是微小的,然而就是這樣的微小,它注定通往恢宏,通往我們想去的地方;就是這樣的微小,它既可以讓速度盛開,也能夠令時光回蕩。
這是我所知的隧道,也是我仰望的那些山,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