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15項。在此次公布的項目名單中,梅州共有6個項目入選,包括代表性項目2項及擴展項目4項。截至目前,梅州共有國家級非遺7項,省級非遺37項,市級非遺82項,縣級非遺264項。
代表性項目有:
(1)梅江區(qū)傳統(tǒng)技藝“中式服裝制作技藝(客家服飾制作技藝)”,是將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可視化表達的特殊技藝,注重功能性、實用性,材質以藍印花布為代表。
(2)梅江區(qū)民俗“香花祭儀”,是客家先民中原傳統(tǒng)文化與南方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晶,文本中有大量詩詞、山歌、韻誦等形式和體裁的文學,演繹方式多元化,特征是越來越世俗化。
擴展項目有:
(1)蕉嶺縣傳統(tǒng)舞蹈“船燈(廣福船燈)”,是以船形燈為道具,舞蹈和音樂相配合而進行表演的一種民間娛樂形式,集歌、舞、樂于一體。
(2)興寧市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李家教拳(興寧李家教拳)”,形成于清乾隆年間,為五華縣水寨鎮(zhèn)李鐵牛所創(chuàng),所傳門徒遍及廣東、港澳臺及東南亞一帶。
(3)興寧市傳統(tǒng)美術“木刻版畫(興寧版畫)”,是在傳統(tǒng)民間木刻版畫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興木刻版畫,是我國版畫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流派,從創(chuàng)立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注重“意在筆先、落刀而形”。
(4)興寧市傳統(tǒng)技藝“釀造酒傳統(tǒng)釀造技藝(興寧珍珠紅酒釀造技藝)”,是客家娘酒釀造技藝的典型代表,用料講究,技藝獨特,采用獨特的火炙滅菌方式,選用不同年份的陳年酒基和釆用“三次加入法”精心勾調(diào)。
客家服飾
興寧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