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羽
江漢大學附屬醫(yī)院,湖北武漢,430015
臨床資料患兒,女,5歲。全身出現(xiàn)散在分布的色素減退斑、淡紅色斑1年。1年前患兒無明顯誘因全身起紅疹,消退后皮膚出現(xiàn)色素減退斑、淡紅色斑,皮損逐漸擴大增多,偶有瘙癢感。未予診治。患兒既往體健,無家族遺傳性疾病史。體格檢查:一般狀況良好。皮膚科檢查:頸部、胸、背、四肢可見散在分布、圓形或類圓形、大小不等的色素減退斑,境界不清,表面干燥無萎縮,其上未見明顯鱗屑,Auspitz征陰性(圖1)。左上臂肘窩處可見紅色丘疹,周圍有紅暈。色素減退斑處皮膚CT示:淺色斑處基底細胞環(huán)完整,其上色素略有分布不均,真皮淺層散在炎癥細胞浸潤。于左下腹色素減退斑處取組織病理示:表皮輕度萎縮,可見淋巴細胞移入表皮,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淋巴組織細胞浸潤(圖2)。免疫組化結(jié)果顯示:CD3(+++),CD4(表皮內(nèi)散在陽性,真皮內(nèi)+),CD8(表皮內(nèi)++,真皮內(nèi)+),CD20(-),CD79a(-),Ki-67(index約10%)(圖3)。診斷:色素減退型蕈樣肉芽腫?;純杭覍贈Q定繼續(xù)觀察,暫不治療。
圖1 1a、1b:前胸、后背及雙上肢可見多發(fā)橢圓形及不規(guī)則形大小不等色素減退斑,境界不清 圖2 表皮輕度萎縮,可見淋巴細胞移入表皮,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淋巴組織細胞浸潤(HE, ×100)
3a:CD3(+);3b:CD4(+);3c:CD8(+);3d:Ki-67(+)
討論蕈樣肉芽腫(mycosis fungoides,MF)是原發(fā)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CTCL)中最常見的亞型。MF因其獨特的臨床特征與組織病理學與其他的CTCLs而不同。典型的MF有三期表現(xiàn):紅斑期、斑塊期、腫瘤期,但并不常見于同一患者。非典型的MF包括色素減退型、色素沉著型、魚鱗病樣型、苔蘚樣糠疹型、親毛囊性蕈樣肉芽腫型、大泡型、派吉特樣網(wǎng)狀組織細胞增多癥、角化過度及疣狀型等,其中色素減退型MF(hypopigmented mycosis fungoides,HMF)是早期MF中一種罕見的亞型。
HMF由Ryan等在1973年首次報道[1],好發(fā)于Ⅳ-Ⅴ型皮膚,如黑人、黃種人、西班牙裔等。經(jīng)典型MF好發(fā)于55~60歲的中老年男性,而HMF好發(fā)于兒童與青少年,在兒童MF中約占45%[2]。目前關(guān)于HMF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在HMF的組織標本親皮膚性的T細胞以CD8+為主,可能與細胞毒性的CD8陽性T細胞作用于干細胞因子受體CD117,導致黑素細胞功能障礙,色素減退有關(guān)[3]。
HMF的臨床表現(xiàn)為大小不一的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色素減退斑,邊界不清,表面可有少許鱗屑,罕見表皮萎縮,主要分布于軀干及四肢,大多無自覺癥狀,部分患者可有輕度瘙癢。皮損可持續(xù)數(shù)十余年甚至數(shù)十年,通常不伴有全身癥狀。HMF早期皮損無特異性,且為慢性進展性疾病,需要與特應(yīng)性皮炎、白色糠疹、花斑癬、慢性痘瘡樣苔蘚樣糠疹、白癜風、無色素性色素失禁癥、炎癥后色素減退等疾病相鑒別。
HMF的組織病理特征與經(jīng)典型MF相同,特征性的表現(xiàn)為淋巴細胞親表皮性及Pautrier微膿瘍、淋巴細胞核周有空暈、淋巴細胞在表皮基底層呈“串珠樣”排列、表皮內(nèi)的淋巴細胞具有扭曲的細胞核[4]。本例患兒組織病理示淋巴細胞移入表皮,真皮淺層散在炎癥細胞浸潤符合此特征,但未見Pautrier微膿瘍,推測可能與處于早期有關(guān)。本例患兒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組織病理、免疫組化診斷成立。
HMF目前尚無推薦指南或標準治療方案。常用的治療包括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氮芥[5],光化學療法在HMF的治療中較為成熟,由于簡便而有效,常推薦使用。王超等[6]報道HMF患者使用NB-UVB治療,2次/周,治療3個月后,色素減退斑基本恢復到正常膚色。但對于早期的HMF,皮膚色素減退斑對PUVA治療比NBUVB治療的起效時間較短,但長期進行PUVA照射可能會導致皮膚腫瘤的發(fā)生,故PUVA不推薦用于HMF長期維持治療中。有研究證實,鈣調(diào)神經(jīng)磷酸酶抑制劑聯(lián)合NBVUB治療HMF有效[7],盡管大量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和臨床研究顯示,外用鈣調(diào)神經(jīng)磷酸酶抑制劑與皮膚淋巴瘤之間沒有明確聯(lián)系,但在CTCL中使用鈣調(diào)神經(jīng)磷酸酶抑制劑治療目前仍有爭議[8]。
HMF是低度惡性皮膚腫瘤,病程呈慢性進展性,與經(jīng)典型MF相比預后較好,因而有學者認為色素減退可被認為是MF預后良好的標志。少部分HMF最終進展至腫瘤期,并導致患者死亡。
綜上所述,HMF是一種罕見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好發(fā)于有色人種,在兒童及青少年中常見。病程呈慢性進展性。由于早期皮損缺乏特異性,易漏診誤診,需盡早行組織病理檢查及免疫組化以明確診斷。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及光療有效,可作為推薦治療方案。對于進展期及腫瘤期患者,應(yīng)行全身系統(tǒng)檢查及淋巴結(jié)活檢,以評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