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 郝婧
一天晚上,我們接到一名熱心群眾報警稱:有個男的把一個女的從車上硬拉下來,兩個人像是在打架。
問清地址后我們立即趕到現(xiàn)場。只見一輛車停在路邊,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正在拉扯一名女子。我們把兩人分開,發(fā)現(xiàn)兩人身上都有酒味。女子醉意明顯,站都站不穩(wěn)。
女子看我是女警,立馬開始哭訴,說男子打了她。我們詢問女子的傷情,結(jié)果全身上下也沒找到一處傷痕。我們又詢問男子,他說他和女子是夫妻,當(dāng)晚和朋友一起喝了酒。他雖然喝醉了,但是知道不能酒駕,于是叫了代駕。誰知代駕小哥趕到后,妻子死活不讓代駕小哥開車,還把人家罵走了。就在男子準(zhǔn)備帶著妻子打車回家時,妻子卻拉開車門,要自己開車回家。男子勸說不成,只能使用“暴力”,硬是把妻子從車上拉了下來。
我們對男子勸阻妻子酒駕的行為表示肯定,但是告誡他要注意方式方法,千萬不能打人。男子很委屈,表示自己沒有打人,只是因為他把妻子拉下車時,妻子反應(yīng)太激烈,讓路人誤認(rèn)為是打架。我半信半疑地看著男子,男子唉聲嘆氣地取下口罩。
看到男子滿臉的抓痕,我心里一驚。男子帶著哭腔說:“警察同志,你看她把我臉抓的,我才是受害者好嗎?”
我轉(zhuǎn)身看了一眼我的男同事們,感覺他們憋笑快憋出內(nèi)傷了。后來,我們幫男子叫了一輛出租車,把夫妻倆送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