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定義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走路簡單易行,健身效果也非常不錯。走法不同,功效也不同。
高血壓:腳掌著地走
要腳掌先著地,不要腳后跟先落地。每次走30至60分鐘,每周5至7天,速度可以逐漸增快,達到身體微微出汗的程度,以不覺得勞累為宜,且停止運動后心率應在3至5分鐘內(nèi)恢復正常。
冠心?。翰秃?小時慢步走
餐后1小時慢步走,以免誘發(fā)心絞痛,長期堅持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
胃腸?。喝嘀亲幼?/p>
兩手旋轉按摩腹部,每分鐘走30至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進行。或加大腰部的轉動,讓身體在行走中有節(jié)奏地扭動,可以促進排便,防治便秘,減少直腸癌的高發(fā)。每天堅持10分鐘,能有很好的效果。
靜脈曲張:踮腳尖走路
每次走30至50步,稍做休息,根據(jù)身體狀況重復幾組。速度可自我調(diào)節(jié),舒適輕松為宜。踮腳尖走路,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緩解疲乏。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
關節(jié)?。耗_跟先著地
走路時先腳后跟著地,然后大腳趾將身體推進。盡量讓身體向上躥著走,可以加強足及踝部肌肉韌帶的鍛煉,還能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和韌帶的韌性。每分鐘可走30至40步,可逐漸加快,以沒有不適感為前提。
頸椎不好:舉手走
雙手上舉,略向兩邊展開走路,可有效鍛煉頸部肌肉,緩解頸椎痛。
背痛:擺臂走
走路時腹部、背部肌肉都需用力,手臂要隨之擺動,帶動背部肌肉運動。每周2至3次,每次20至40分鐘,能有效緩解背痛。(摘自《長壽養(yǎng)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