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燊
在開始欣賞這輛A7L之前,我們首先要忘記腦海里對A7這個名字的固有印象,把這輛A7L當作是一款全新車型來看待,拋棄心中對于加長這件事的偏見來審視這款新車。
其實從這次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A7L是奔著年輕消費者來的,白法師、黑武士、圣騎士、風騎士的名字都是年輕消費者生活中的元素,并且A7L全系都帶有S-line運動套件,所以成熟穩(wěn)重的消費者還是踏踏實實去選擇雙數系的車型吧。
A7L的前臉設計與進口版基本一致,寬大、低矮的運動造型完完全全保留了下來。中網的內部結構使用了縱橫交錯的形式,能夠有效提升年輕和時尚的視覺感受。
A7L的側面線條十分舒展,在運動感的營造上是差些意思,但在優(yōu)雅感上一點也不差。分段式腰線的設計加上修長的車身,透著一股高級休閑的感覺。無框車門的隔音和防水一直是大家最擔心的問題,為了車廂隔音,A7L確實做了很多的努力,雙層夾膠玻璃,更厚實的密封條,效果確實不錯,但更厚實的密封條給關門帶來了一些困難,每次都需要稍微多用一些力氣才能完全關上。為了更好地密封性,無框車門在開閉時車窗會下降一小段,所以在開門時需要稍稍等一下,不能一下拉開車門。
不生硬,整體設計足夠自然,造型延續(xù)了車頭低矮、寬大的風格。貫穿式尾燈使用了全LED光源,立體的造型和豐富的內部結構細節(jié)感滿滿。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A7L還使用了黑色的標識,從車標到文字標,全都是熏黑設計,這一點我覺得對于白法師和黑武士兩款車來說,尤其好看。
來到車內,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熟悉的內飾布局,但相比一汽-大眾奧迪的產品來說,這輛來自上汽奧迪的A7L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味道很小,甚至相比于進口奧迪來說,這輛A7L的車內味道控制的都很好。
方向盤的造型很有運動型車的感覺,平底+各種貼合手掌設計,視覺效果是一點毛病沒有,在使用過程中這款方向盤的持握感受也非常不錯,如果尺寸能再小一些,運動感還會更足。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的控件都布置在方向盤后方的撥桿上,這兩項配置也是智能化評價中主動安全項目的得分來源。A7L搭載了MIB3系統(tǒng),并且集成了Astrix生態(tài),車機可以通過4G聯網進行升級和功能拓展。目前這款車機系統(tǒng)已經支持喜馬拉雅、QQ音樂等在線音頻軟件。
四溫區(qū)自動空調是A7L全系都有的配置,這在同價位車型中并不多見,對于后排乘客的照顧相比A6L都要好上不少。測試車還裝配了前后排座椅加熱功能,但作為駕駛者來說,我覺得如果能給前排座椅增加通風功能的話,我愿意放棄后排座椅加熱的功能。
A7L的入門動力水平就是高功率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45Ps,峰值扭矩370N·m,與之匹配的是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其實這套動力系統(tǒng)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了。
如果非要讓我給這臺發(fā)動機找個毛病的話,那就是相比于六缸發(fā)動機來說,在4000rpm時會有一些粗糙的感覺,但這個感受如果你之前沒有長時間開過大排量多缸車型的話可能并不是很明顯。有錢肯定是六缸更香,但對于預算不那么富裕的消費者來說,四缸足夠了。
因為車身比較寬大,坐姿相對較低,所以A7L駕駛時能夠提供不錯的貼地感,厚重扎實的底盤風格也是側重營造高級感的調校。減振器的初段相對柔軟,對于路面的振動能夠有效過濾,中后段比較扎實,在高速變線時能夠提供不錯的支撐性。
隔音的表現讓人有些驚喜,不論是風噪還是路噪的控制都很到位,無框車門隔音不好的問題在A7L上基本不存在,在高速駕駛時,可以非常輕松地和后排乘客交談,完全不需要提高聲音。
編輯總結:為什么說A7L是一個好選擇呢?因為它的性價比很高,目前在售的國產A7L入門版車型售價不到46萬元,并且搭載的是2.0T高功率發(fā)動機,而進口A7的起售價格已經達到了58.58萬元,這個價格相比國產A7L的六缸車型也僅僅便宜了不到1.5萬元;同樣是高功率的A5,指導價接近49萬元。以前買A7是奢侈品,是A8的年輕化產品,而現在選擇A7L只能算是輕奢,是不愿年紀輕輕就選擇“油膩”A6L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