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京
一年賣出3.5萬噸鴨貨,2021年周黑鴨的銷量,終于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不過,其余各項經營指標還需要更長的恢復期。周黑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跟去年推出的特許經營有直接關系。周黑鴨依靠特許經營業(yè)務,加盟門店增至1535家,來自該渠道的收入達到近6億元,已占公司收入的2成。
2021年業(yè)績飄紅
與之前還有較大差距
經過2020年疫情重創(chuàng)之后,周黑鴨逐漸走出陰霾。3月30日晚間,周黑鴨披露2021年業(yè)績,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xiàn)28.70億元、3.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6%和126.4%。此外,公司門店增加1026間至2781間。
周黑鴨的主營業(yè)務是銷售鴨類鹵制產品和其他鹵制產品。2021年,鴨及鴨副產品實現(xiàn)收入24.15億元,占公司收入的84.2%;鹵制紅肉、鹵制蔬菜等其他產品業(yè)務收入4.27億元,占公司收入的14.9%。前述兩項業(yè)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8.66%和42.33%;特許經營費收入2760.1萬元,同比增長439%。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周黑鴨的營收和利潤雙雙飄紅,是建立在2020年低基數的基礎上。2020年,公司近千家門店受疫情影響停業(yè),當年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下降31.53%和62.89%。
因此,周黑鴨2021年的業(yè)績表現(xiàn),其實與疫情之前還有較大的差距。2017年是周黑鴨的巔峰期,當年收入實現(xiàn)32.4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7.62億元,之后便逐年下滑。最近幾年,周黑鴨的門店數量不斷增加,2021年自營門店凈增89家至1246家,實現(xiàn)收入16.43億元,較2020年、2019年分別增長10.94%和-40.06%。
客單價下降? 盈利能力疲軟
一直以來,周黑鴨以直營、高毛利率水平傲視群雄。但目前,這種優(yōu)勢正在逐漸消失。
很長一段時間里,周黑鴨以高客單價秒殺同行,2017-2020年,其客單價均維持在60元以上,2018年更是達到63.66元,所以周黑鴨一直給人“貴”的印象。2021年,公司門店規(guī)模增加千家,總銷量達35259噸,比2020年多賣將近1萬噸,回到2019年同期水平,但客單價卻同比減少2.3元至57.80元。降幅如此之大,在周黑鴨上市以來尚屬首次。
另外2021年周黑鴨的毛利率實現(xiàn)57.78%,雖然同比增加2.31個百分點,純利率為11.9%,但卻處于上市以來的低位。作為周黑鴨的主要收入渠道,其自營門店的經營效率也堪憂。2021年,周黑鴨自營門店單店年均收入約132萬元左右,但在2017-2019年,這個數字分別約為268萬元、216萬元和210萬元。
隨著公司對特許經營業(yè)務的器重,線下門店結構發(fā)生根本性改變。據年度業(yè)績報告披露,周黑鴨全國交通樞紐門店占比顯著降低、分布更均勻,可以更加靈活應對復雜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據披露,周黑鴨正在武漢探索社區(qū)店模式,門店數量已超200家,并開始向華中、華南部分城市啟動試點。
放開特許經營? 考驗管控通力
自1997年創(chuàng)立以來,周黑鴨一直雷打不動地堅持直營,雖有利于企業(yè)把控,但擴張速度慢、單店投入巨大,這些弊端在2016年上市之后逐漸暴露。那時,鹵鴨制品行業(yè)已崛起多家規(guī)模性企業(yè)。絕味食品作為后起之秀,主打加盟,門店規(guī)模以每年千家的數量遞增,迄今已超1.3萬家;煌上煌采取直營+加盟的組合打法,門店也有約5000家。
隨著友商們的門店規(guī)模大幅擴張,不斷搶占鹵味制品市場,周黑鴨業(yè)績疲態(tài)盡顯,這讓創(chuàng)始人周富裕坐立不安。特別是2018年業(yè)績首次大降,于是開啟特許經營成為周黑鴨的救命稻草。
2019年,周黑鴨進行人事調整,曾在寶潔任職13年的張宇晨加入公司,被任命為行政總裁;有20多年麥當勞工作經驗的謝軍加入公司,成為特許經營業(yè)務負責人。
特許經營和加盟并沒有很大區(qū)別。通俗來講,就是周黑鴨以合同形式將經營資源許可他人使用,被許可人按照合同約定在同一經營模式下開展經營,并向周黑鴨支付特許經營費用等。
開放特許經營業(yè)務,確實讓周黑鴨看到了更廣闊的天空。2019年下半年,周黑鴨試水特許經營業(yè)務,當年有5家門店開業(yè),2020年、2021年新開門店數量分別為598家和1535家。同時,來自特許經營渠道的收入也逐年增長,2019-2021年,分別實現(xiàn)收入663.6萬元、1.40億元和5.92億元,分別占公司各財年收入的0.2%、6.4%和20.6%。據安信證券研報,2021年,周黑鴨特許門店單店年營收104萬元左右。
開放特許經營,雖然能加速擴張,但在下沉城市的消費力、營銷和渠道方面都需要不同的打法去適應,這對周黑鴨的產能、供應鏈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將進一步考驗周黑鴨的管控能力,包括對產品的管控、如何處理過期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