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寫法
漫畫往往是從當前時事或生活事態(tài)中取材,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xiàn)實性。它常常通過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來諷刺、批評或歌頌(多以諷刺為主)某些人或事,使觀賞者從漫畫中得到啟迪。這就決定了漫畫作文相比于其他形式的作文,多了一份觀其形、味其意、醒其理的感性思維。要想讀懂漫畫,一般遵循:由象入境、由境生情、由情入理的三步曲??v觀高考對漫畫作文的考查,既關注熱點,又關注痛點,還關注拐點。熱點,即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事件,往往是民生大事;痛點,即群眾反響強烈的事件,往往是社會難題;拐點即社會走勢變化明顯的事件,往往是時代命題。
一、無題無言型漫畫作文的寫作
即漫畫沒有標題,且無提示性語言,成為無題無言漫畫,作文要求多為指令性。此類漫畫作文寫作時,要由象入境感其意。要想通過文字準確表現(xiàn)畫面內(nèi)容,基于真實畫面的有機聯(lián)想和合理想象必不可少。其中的媒介只能是畫面中的“表象”——人、事、物(漫畫中有時甚至沒有只言片語),寫作時需要在通過不同表象確定主體、辨別特征、厘清關系后建立起連貫統(tǒng)一的思維,從而聯(lián)想想象出一個近似的情境,然后再于這樣的情境中感知作畫者的本意,方能切中畫作主題,才能確定作文立意。如漫畫作文:
這篇漫畫作文如何審題立意呢?第一步,觀“表象”。因為這幅漫畫沒有標題和說明文字,那就定主體——兩個孩子與各自手中的得分;辨特征——孩子的神情差異、面部差異、分數(shù)差異;厘關系——唇印和巴掌是誰留下的。第二步,入情境。孩子們得到吻時的情景是怎樣的?挨打時的情景又是怎樣的?兩個孩子背后的家長該是怎樣的做法和態(tài)度?假如你是孩子會怎么樣?假如你是孩子的家長,你會這樣做嗎?第三步,感其意。作者通過這樣的漫畫,究竟是在作個別描摹還是在作群體畫像?為什么感情親疏和成績聯(lián)系這么緊密?他們長此以往會怎么樣呢?由此想來,畸形的教育和變相的體罰當是漫畫作者心中應有之意。
二、無題有言型漫畫作文的寫作
即漫畫雖沒有標題,卻有提示語言,成為無題有言漫畫,作文要求亦多表現(xiàn)為指令性。當然,此類漫畫作文,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借助無題無言式漫畫作文的寫作方法,在觀“表象”時把情境導向標題和說明文字,從而確定主題立意。但為了審題立意的精準性,建議在寫作時由境生情通其意。俗話說:言為心聲。綴文者情動于中而言行于外,欣賞者當披文入情求取共鳴。我們可以把漫畫的提示文字視作包含標題意的中心句,先根據(jù)文字設想情境,在情境中生發(fā)感同身受的真摯感情,然后再借助畫作的“表象”,嘗試與作畫者進行心靈溝通,在共鳴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把準作畫者的真正用意所在。如漫畫作文:
這幅漫畫想要表達什么樣的主題呢?第一步,入情境。根據(jù)漫畫中的提示文字“畢業(yè)前最后一節(jié)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我們不妨回到“最后一課”的場景中仔細回味,體會老師說話時的情態(tài)口吻和話語中的特殊含義。第二步,生真情。最后一課難能可貴,恩師陪伴的溫暖一刻,學生們看書的認真細致,老師看學生時的不舍,怎能不讓我們生發(fā)出深深的感動和對老師的感恩敬重?第三步,通其意。到了這一步,還需要拘泥于畫面本身嗎?當然不。這幅漫畫,飽含人文關懷的正能量,就像一種特別的“人間治愈術”,讓我們面對高考,消除壓力、彷徨、暴躁、狂虐,葆有青春、陽光、溫暖、向上,內(nèi)核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積極力量。如此,我們就可以感受到漫畫作者心靈的溫度和善意的表達:尊師重教,斯風長存。
三、任務驅(qū)動型漫畫作文的寫作
即漫畫保持了無題無言漫畫或無題有言漫畫特點,但在命題方式上趨同于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指令性要求變成了任務完成,驅(qū)動作品反映認識與評價、鑒別與取舍,體現(xiàn)新時代青年的思考。對于此類漫畫作文,建議同學們在寫作時:由境入理解其意。因為此類作文更注重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而動之以情的感性認知淡化,曉之以理的理性思考顯化,思辨性更加突出,更多地指向文(畫)以載道、文(畫)以化人的藝術境界。這就要求同學們既要能深入畫面意境,又要能深入任務情境,只有二者緊密結合、有機聯(lián)系,才能由境入理、合理分析,以物理、事理、情理解人理,解得作畫者的本心真意。如漫畫作文:
[注]描紅:用毛筆蘸墨在紅模子上描著寫字。
這篇漫畫作文如何準確審題立意呢?第一步,雙入境。即以畫境情境的同向思考為基礎,畫面意境中,一筆一畫,或逆鋒或藏鋒或中鋒或出鋒,方成就一個好“人”,那么任務情境中新時代青年又該如何成為一個好人?同向思考,不難明白須先描紅。第二步,雙入理。為什么要先描紅呢?畫面中因描紅他人優(yōu)美字體而最終寫好“人”字,新時代青年要成為一個好人是不是也需要像“描紅”一樣效仿其他優(yōu)秀人才,才能最終成為好人?答案不言而喻。第三步,解其理。既然寫好一個“人”字和做好一個人都和“描紅”息息相關,那么該怎樣“描紅”才能更好地寫好字和做好人呢?由此出發(fā),關于撇捺間的“鋒”的走向和掌控便不難理解。原來,漫畫作者正是借“學寫字”喻“學做人”,意在通過傳統(tǒng)書法的形式引導廣大國人,特別是新時代青年,堅守立身處世的正確價值取向及堅定的人生追求。
▲▲練文題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翅膀。
要求:結合材料內(nèi)容和寓意,選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示例文
外力非長久,振翅方遠行
◎一考生
風箏若無風力支撐只能委頓于地,牽?;o所依附只能委身于草木,鳥兒相信翅膀所以能夠遠行。人亦如此。當個人局限與需求擴張急劇撞碰時,學會不依賴外物難能可貴;若能在砥礪前進中學會相信翅膀,則如虎添翼,大有裨益。
囿于依賴,匍匐于地,這是個人前進之“歧路”。
小男孩范小勤因長相酷似馬云而走紅網(wǎng)絡。面對各種突然而至的邀約,他在一位“熱心網(wǎng)友”的包裝下,以“小馬云”的身份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嫻熟地坐在美酒香煙中暢談他的“商業(yè)夢”,企圖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的泡沫吹起未來。他依靠“樹枝”,看到了更遠的世界,而當被緊急叫停時,“樹枝”折斷,墜下神壇,他依然只是個輕微殘障、生活面目全非的普通孩子。
“小馬云”的悲劇絕非個例?;ヂ?lián)網(wǎng)時代的浮華迷了很多人的眼,寄希望于不勞而獲乃至心生歹念,卻忘記過于依賴外力就是一條不歸路。有所依靠也許會成為限制你發(fā)揮的藩籬,而變故橫生,失去依靠也許就會跌入深淵,粉身碎骨。
篤行踏實,振翅高飛,這是個人成長的引路標。
史鐵生曾說:“命定的局限或許常在,人之奮卻不可缺之須臾。”正因如此,他讓文字生出了翅膀,縱使命若琴弦,亦奏出世間絕唱。
在名人的標桿作用下,個人亦當如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所謂“獨門秘籍提高智力”純屬無稽之談,那些妄想借他人成果走捷徑者,終將自惡其果。相信自己的翅膀,篤行踏實,便無畏風霜。
獨立發(fā)展,振翅高飛,這是國家面對風浪的定海神針。
猶記當年開國大典,我國軍備捉襟見肘,只能讓同一批飛機連飛三次。而今百年閱兵盛況,由我國自主研制的殲擊機搏擊長空,鳳翥鷹翔。而今“北斗”熒熒于夜幕指引中國方向?!捌渥麟m簡”,我們中國白手起家于群狼環(huán)伺,百年篳路藍縷創(chuàng)業(yè)路,我們早已擁有展翅高飛的能力,翱翔九天;“其畢將巨”,我們愈發(fā)明白,只有獨立掌握技術才更有底氣。縱使有人蓄意挑釁,我們亦可在風浪中穩(wěn)坐如山,中國牛的每一步都蹄疾步穩(wěn),踏石留印。
外力非常久,振翅方遠行。是做委頓于地的雜草還是翱翔九天的雄鷹,其中并非天塹,相信自己的翅膀,定能功成。
【張榮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