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新
(江蘇省射陽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江蘇 射陽 224300)
慢性肺源性心臟?。╟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慢性肺部疾病若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加重右心后負荷,導致右心室肥厚、擴張,最終引起CPHD,部分病情嚴重者還可發(fā)生右心衰竭[1]。準確評估CPHD 患者的右心功能十分重要,可為評估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提供參考。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或心電圖檢查等評估CPHD 患者的右心功能。超聲心動圖檢查作為臨床上評估心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對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預后均有良好的預測作用。研究指出,CPHD 患者在右心室壓力、容量兩種負荷均增加的情況下,其右心室會分泌更多的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c,BNP)進入血流,導致其血漿中BNP 的水平升高,故BNP 可作為評估右心室功能的指標。本文主要是探討超聲心動圖檢查聯(lián)合血漿BNP 檢測在CPHD 患者右心室功能評估中的應用價值。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月我院收治的50 例CPHD 患者及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50 例健康人。50 例CPHD 患者的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全國肺心病學術(shù)會議修訂的CPHD 的診斷標準;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無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其排除標準是:存在電解質(zhì)紊亂、嚴重的酸中毒、心房顫動、室上性心動過速、靜脈血栓栓塞癥或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將其中50 例CPHD 患者設(shè)為觀察組,將其中50 例健康人設(shè)為對照組。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其平均年齡為(60.36±6.34)歲。在對照組健康人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 例;其平均年齡為(57.82±6.07)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1 超聲心動圖檢查 采用Sonos 7500(Philips company)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時協(xié)助其取仰臥位或左側(cè)臥位。采用二維超聲心動圖測量兩組研究對象的右心房橫徑(right atrial diameter,RAD)、右 心 室 前 后 徑(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D)、 肺 動 脈 主 干 內(nèi) 徑(diameter of main pulmonary atrery,PMAD)。采用多普勒超聲測量兩組研究對象的三尖瓣返流程度,估測其肺動脈 收 縮 壓(pulmonary atr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并測量以下指標:1)右室面積變化率(RVFAC)。RVFAC=(右室舒張末期面積- 右室收縮末期面積)/ 右室舒張末期面積×100%。2)三尖瓣環(huán)收縮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aystolic excursion,TAPSE)。在M 型超聲模式下,測量三尖瓣環(huán)游離壁處收縮期的位移。3)三尖瓣環(huán)收縮期峰值速度(systolic velocity of tricuspid annulus,s’)。于心尖四腔心切面,組織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模式下,測量三尖瓣環(huán)游離壁收縮期位移速度。4)Tie 指數(shù)(又稱心肌綜合指數(shù))。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在組織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模式下,將取樣容積置于右室側(cè)壁三尖瓣前葉瓣環(huán)處,盡可能使三尖瓣環(huán)運動方向與多普勒取樣線的夾角小于20°,從而取得三尖瓣環(huán)的運動頻譜,得到三尖瓣前葉瓣環(huán)收縮期(Sm)及舒張期運動速度(Em、Am)。測量Am 波終止至下一周期Em波起始的間期(定義為a)和收縮期Sm 波的間期(定義為b)。計算(a-b)/b 的值,即為Tie 指數(shù)。
1.2.2 血漿BNP 檢測 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血漿BNP 檢測的方法是:在其清晨臥位安靜的狀態(tài)下,抽取其靜脈血液3 mL。在血液標本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進行抗凝處理。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漿。采用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測定血漿中BNP 的水平。血漿BNP 水平的正常參考值為<100 pg/mL。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超聲心動圖的檢查結(jié)果,比較指標包括RAD、RVD、PMAD、PASP、Tei指數(shù)、TAPSE、RVFAC 和s’。比較兩組研究對象血漿BNP 的水平。
用SPSS 19.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RAD、RVD、PMAD 均大于對照組健康人,PASP、Tei 指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健康人,TAPSE、RVFAC、s’均低于對照組健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表2。
表1 兩組研究對象RAD、RVD、PMAD、PASP 的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RAD、RVD、PMAD、PASP 的比較(±s)
組別 PASP(mmHg) RAD(mm) RVD(mm) MPAD(mm)觀察組(n=50) 71.30±5.54 48.84±6.36 45.57±3.06 45.64±5.69對照組(n=50) 18.84±4.67 28.36±4.25 16.17±2.09 21.67±3.27 t 值 66.834 22.222 64.444 32.085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研究對象右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研究對象右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指標的比較(±s)
組別 TAPSE(mm) RVFAC(%) s’(cm/s) Tie 指數(shù)觀察組(n=50) 12.47±3.04 33.64±4.47 9.94±2.69 0.73±1.53對照組(n=50) 23.67±2.54 56.92±6.98 16.74±3.56 0.40±1.21 t 值 24.390 25.470 15.521 1.271 P 值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血漿BNP 的平均水平為(923.54±33.60)pg/mL,對照組健康人血漿BNP的平均水平為(80.52±12.87)pg/mL,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研究對象血漿BNP 水平的比較(pg/mL,±s)
表3 兩組研究對象血漿BNP 水平的比較(pg/mL,±s)
?
以往人們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多集中在對患者左心功能的評價上,然而右心功能正常與否可直接影響患者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故現(xiàn)階段臨床上對右心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雖然目前臨床上診斷CPHD 的方法有X 線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心電圖檢查等多種方法,但對CHPD 患者右心功能評估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尚缺乏簡單、可靠的方法。正常右心室的形態(tài)在各個方向上都很復雜,流入道位于右心室內(nèi)側(cè),右心室腔和右室心尖位于左心室前部,右心室流出道位于左心室腔和主動脈瓣上部。沒有簡單的幾何形態(tài)與右心室腔的形態(tài)相似,右心室近似“U”字形包繞著部分左心室[2]。研究指出,TAPSE 的測量方法簡單,是比較理想的反映右心室收縮功能的指標[3]。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TAPSE明顯低于對照組健康人。本研究將RVFAC 小于35% 作為評判患者是否存在右心室收縮功能不全的標準之一,并將TAPSE 小于16 mm、s’小于12 cm/s 作為評判右心室收縮功能減低的標準,且TAPSE 和s’的測量無需操作者辨別心內(nèi)膜,操作較為簡單。Tei 指數(shù)的計算公式是等容舒張時間與等容收縮時間之和除以收縮射血時間,它是估測心室總收縮和舒張功能的指標,同時適用于評估左心室和右心室的舒縮功能,且不受患者心率、年齡、右室壓力、右室擴張及三尖瓣返流等因素的影響,是評估CPHD 患者預后的獨立指標[4]。但Tei 指數(shù)不能反映單純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的變化,亦不能反映心功能不全的嚴重程度,因此其臨床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Tei 指數(shù)增大,常提示心室功能不全。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Tei 指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健康人。BNP 主要在心肌細胞中合成,是一種含有32 個氨基酸的多肽。其在血液中的濃度低且穩(wěn)定,但當心室負荷過重、心室壁張力增加或心臟擴大時,心肌內(nèi)貯存的腦鈉肽前體(proBNP)即被釋放入血,并很快分解為有活性的BNP,而BNP 可很好地反映心室的功能狀態(tài)[5]。相關(guān)的研究發(fā)現(xiàn),BNP與CPHD 患者病情的進展、肺動脈壓力的變化及CPHD 失代償期的病理進程存在相關(guān)性[6]。CPHD患者肺動脈壓力的不斷升高最終可導致右室心肌肥厚且無法逆轉(zhuǎn),從而引起右心室的容量負荷及壓力上升,促使BNP 的分泌增加。因此,BNP 可作為評估、判斷CPHD 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目前,臨床上已將BNP 作為評估心臟功能的一個關(guān)鍵指標,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7]。但在臨床應用的過程中,患者的年齡、性別、肌酐水平等均會影響B(tài)NP 的濃度,因此該指標的臨床應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BNP 的水平不能反映心臟結(jié)構(gòu)的變化。與以往的研究類似,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健康人血漿BNP 的水平較低,而觀察組患者血漿BNP 的水平明顯升高。
綜上所述,CPHD 患者的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和血漿BNP 的水平與健康人相比差異較大,超聲心動圖檢查聯(lián)合血漿BNP 檢測在此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評估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無創(chuàng)、快速、準確地評估其右心功能,幫助臨床醫(yī)生作出正確的判斷,故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本研究由于樣本量較小,未能將觀察組患者進一步分為亞組進行研究,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