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光 齊艷紅
關鍵詞:軍事訓練傷;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 ?R8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1
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形勢,培養(yǎng)軍事力量是我國重大戰(zhàn)略之一。據(jù)調(diào)查得知,為了能夠強化我國士兵身體素質(zhì),日常工作中十分注重軍事訓練[1]。然而,因軍事訓練強度一般較大,且對受訓者身體素質(zhì)要求高,所以訓練時出現(xiàn)損傷的風險較大。因損傷的原因,其行動能力被限制,難以繼續(xù)開展軍事訓練,病情嚴重者還需康復治療,以此來加快人體各項技能的恢復速度。對此,有效預防與干預軍事傷尤為必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接診的軍事訓練人員為研究對象,根據(jù)人員入組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單號設定為對照組,女性2例,男性28例,年齡為(25.45±1.41)歲,平均(53.1±1.5)kg;雙號設定為觀察組,女性3例,男性27例,年齡為(23.72±1.55)歲,平均(53.1±1.5)kg。兩組軍事訓練人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軍事訓練方法均根據(jù)部隊訓練部門的一些指標與要求進行制定,對照組無需接受預防及護理干預,觀察組接受針對性預防及護理干預,具體為:(1)預防護理:訓練時應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訓練內(nèi)容應循序漸進,訓練強度及難度也慢慢地增加;訓練前,應做好各項熱身活動,鍛煉關節(jié),拉伸肌肉,熱身活動大約為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2];同時,加強安全防護知識教育:采取集體上課、個別指導等方式宣教安全知識,介紹訓練傷出現(xiàn)的原因、自救互救的方法,且著重強調(diào)熱身鍛煉的意義。強化自我保護意識,自己監(jiān)督個人身體情況,一旦出現(xiàn)腫痛、疼痛感,應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理。(2)訓練傷護理:積極主動同患者交流,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知識,如病因、治療方法、不良反應等,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有效預防其不安、恐懼心理的出現(xiàn)。同時,耐心地傾聽患者的傾訴,及時解答其疑惑,拉進雙方的距離,從心理上進行大力支持。積極鼓勵患者,介紹成功案例,強化其康復自信心。護理人員精心為患者創(chuàng)設穩(wěn)定舒適、恒溫恒濕的住院環(huán)境,定期開窗通風,吸收新鮮的空氣。另外,注重患者皮膚護理,確保其始終處于干凈衛(wèi)生的狀態(tài)。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重點灌注,積極減低各項生命體征。如果患者存在肢體受限的政治,應協(xié)助其翻身,最好每隔兩個小時進行,并每天按摩兩次,有效預防感染及褥瘡的出現(xiàn)。飲食方面應選擇食用易消化、維生素及蛋白含量高的事物,注重少兒精,提高身體素質(zhì),提供充足熱量,飲食清淡,不得攝入辛辣食物。
1.3觀察指標
如實統(tǒng)計兩組訓練傷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并進行對比。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值檢驗;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若P<0.05即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訓練傷發(fā)生率對比
據(jù)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訓練傷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據(jù)統(tǒng)計的,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通過對軍事訓練的功能性動作篩查得知,科學的功能性動作訓練可有效避免訓練傷的出現(xiàn),而且還可預防各種突發(fā)情況的出現(xiàn)[3]。對此,軍事訓練方案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科學設計。同時,針對常見訓練傷應予以針對性預防與護理,以此來避免訓練傷的出現(xiàn)。針對常見訓練傷,本研究重點注重預防干預,主要從健康知識教育、熱身運動指導等方面著手,并加強訓練傷者的護理干預。這里,首先應基于患者擔憂功能缺陷的問題,進行耐心引導,強化患者自信心,從而積極配合臨床工作。同時,注重觀察患者各項癥狀,加強飲食到,提供豐富營養(yǎng),進一步提高人體免疫力與抵抗力,加快康復[4]。另外,因患者肢體被限制,壓瘡發(fā)生高,應積極協(xié)助其翻身,預防壓瘡的出現(xiàn),加快恢復,降低疼痛感。本研究結果也充分證實了針對性預防與護理干預的必要性,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董會成,陳潔,丁建勇.探究軍事訓練傷患者康復治療階段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8):145—146+148.
[2]安廣隸,張怡,肖蕾,邢軍,金霞.軍事訓練致肩袖損傷防護一體化康復護理模式探索[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20,38(04):82—83.
[3]王英.學員軍事訓練傷的預防與護理體會[J].人人健康,2019(22):165.
[4]孫顧源.新兵軍事訓練傷的預防與護理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