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雯
“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感悟新時代國家安全成就,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營造良好氛圍?!边@是今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4月15日,在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之際,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各單位充分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多種形式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增強廣大職工維護國家安全意識,營造“國家安全 人人有責”的企業(yè)氛圍。
安全檢查消隱患
為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中央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工作部署,在國家安全日之際,中廣核成立了檢查組,并啟動了面向集團各單位的安全大檢查行動。
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現(xiàn)場檢查、文件抽查、人員訪談……4月11至15日,檢查組首批分別赴廣東太平嶺核電基地、浙江三澳核電基地,通過多樣方式,對兩個核電基地的工業(yè)安全、重大變更及不符合項、環(huán)境保護等領域開展深入細致的專項檢查。
檢查組分別反饋了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要求兩個單位進一步提高認識,落實安全管控責任,強化領導率先垂范、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要求,提升全員安質環(huán)責任意識,全面排查與徹底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對于本次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同時舉一反三制定整改計劃,實現(xiàn)閉環(huán)管理持續(xù)改進。之后,檢查組還分批赴核電、新能源、核技術、環(huán)保產業(yè)等基地或項目開展安全大檢查,實現(xiàn)受檢單位的全覆蓋。
宣傳陣地造氛圍
4月15日,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華南核與輻射安全監(jiān)督站(以下簡稱“華南監(jiān)督站”)與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亞灣公司”)召開“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共建交流會,強調核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事核電行業(yè)的每一個人,都要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層層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守護來之不易的果實。華南監(jiān)督站監(jiān)督員與大亞灣公司核安全與執(zhí)照部志愿服務隊還走進大亞灣核電廠區(qū)、辦公樓、生活區(qū),通過展示宣傳海報與展板、派發(fā)《核安全法》宣傳冊,向大亞灣核電基地員工及家屬開展普法教育,講解《國家安全法》《核安全法》和生產安全等法律法規(guī)知識,并號召大家提高安全意識,主動維護國家安全,營造大亞灣核電基地良好的安全氛圍。此外,大亞灣公司還制作布置了展板、橫幅,在基地各大電子屏上滾動播放普法教育宣傳材料。
在陽江核電基地,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喜迎二十大 保密護征程》主題海報被張貼在各處宣傳欄,為增強國家安全和核安全意識,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今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陽江核電公司開展主題文章、圖片、視頻征集活動,當天基地還舉辦了主題展覽、講座,營造濃厚的宣傳和教育氣氛,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各部門則策劃錄制“一把手”講核安全文化視頻,在公司進行展播,并通過培訓宣講、專家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核安全法律法規(guī)、核安全文化學習。各項目部聯(lián)動開展核安全文化進班組活動,將核安全文化教育融入班組建設,根據(jù)施工業(yè)務特點,用工人“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形式”組織開展核安全文化宣傳教育。
趣味答題得知識
僅僅“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不夠,一些單位還通過“用手指點”,讓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核安全更加入腦入心。例如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在今年的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中,面向公眾設置了核安全知識網(wǎng)絡趣味答題活動,主辦方發(fā)布了活動專題微信后,公眾通過微信內鏈接進入“云科普館”學習相關知識,并在云科普館內進入答題界面參與闖關答題,不僅保障活動趣味性,還普及了核安全知識。
無獨有偶,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除了邀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華南核與輻射安全監(jiān)督站組長周劍波進行核安全文化授課,協(xié)同惠州市公安局舉行國家安全普法教育,還策劃組織開展了“核安全知識競賽”“核安全掃碼答題”“核安全文化知識有獎答題”等系列活動。中廣核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振核公司則是面向員工開展了相關答題活動,員工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知識后,可以通過微信掃碼完成答題,檢測學習成果,鞏固學習成效。
中廣核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4月15日,廣東省通報了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名單,由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研究院”)牽頭,北京理工大學、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申報的“核電站高效安全換料大修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發(fā)及應用”項目獲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一等獎,這也是中國廣核集團獲得的首個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核電站高效安全換料大修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發(fā)及應用”項目攻克了機電系統(tǒng)抗輻射加固、多源信息智能識別、精細操作機構創(chuàng)成、核環(huán)境下裝備可靠性評價等多項關鍵技術,研制出環(huán)境監(jiān)測機器人、整體螺栓拉伸機、換料機器人、燃料自動傳輸裝備、壓力容器無損檢測機器人、蒸發(fā)器堵板機器人六套智能裝備,目前已在大亞灣、惠州等核電站得到廣泛應用并實現(xiàn)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此外,由中廣核研究院牽頭、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參與的“三代核電廠嚴重事故應對核心安全技術攻關及產業(yè)化應用”項目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聚焦壓水堆核電廠嚴重事故應對能力提升和關鍵技術研發(fā),完成了兩款嚴重事故機理性分析軟件的自主開發(fā),研制了先進的堆內熔融物滯留(IVR)系統(tǒng),設計了完備的預防和緩解措施,建立了一體化診斷與應急響應支持平臺,項目成果在防城港核電二期、太平嶺核電一期等“華龍一號”工程項目中得以應用,對我國核電廠安全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