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梅
【案例背景】
德國的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教授技巧,而在于激勵、鼓勵,很多成功的課程都離不開老師的激勵。”他認為,在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激勵、評價是一種很強的激勵和評價,充分體現(xiàn)了課堂評價的重要性。
所以,現(xiàn)在的音樂課上,“你真好,你真了不起”,“你的嗓音很好聽,很特別”,“你的理解還不到位,但你有勇氣,值得稱贊?!崩蠋煹囊粋€鼓勵、一句贊美的話、一抹無心的笑容,都會給同學們帶來信心,讓他們的智慧之火熊熊燃燒。但難道只有贊美才能獲得教育?對于學生的錯誤,老師也是模棱兩可,用“哼哼哈哈”來掩飾。這是否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對于課堂教學的語言評價,很多專家和研究者都做出了比較科學、客觀、系統(tǒng)的介紹,但是關于老師在教學中如何有效評價學生卻極少人給出自己獨到的觀點。確實這一步是非常復雜而且有爭議的,因為如果老師不顧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一直地用"錯"和"對"來評價學生,那將有違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會挫傷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而且長久下去還會引起學生對音樂的厭倦之感。老師如果一直以肯定的話語來鼓勵學生,而有了錯誤也不否定,那會引起學生對音樂的錯誤認識。
【案例過程】
案例一:在教學《春天來了》這一單元中《春之歌》和《春風》時,老師可以在課外時段為學生們用視頻的形式收集了春天自然界的巨大變化,花朵開、樹葉綠、小草生長起來了,等自然現(xiàn)象,并且把歌曲播放,活潑、優(yōu)美的將春天的自然情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們很快地就進入自然情境。會唱之后,就律動演出。這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們創(chuàng)編律動,大家比一比、看一看誰的表演動作最好?誰模仿的最象人?誰的表演動作與樂曲的旋律最符合?然后學生們就會很積極的發(fā)言,我就在發(fā)言得最好的學生的手腕上,貼上了一個紅色的寶貝星,并口頭夸獎學生。學生們都特別喜愛表演唱。
案例二:在筆者所任教的班級里,有個別學生對上音樂課并不感興趣,但上課時卻也喜歡作小活動,講些悄悄話。以前我曾點名請學生們坐好,但成效卻一直很不理想,只要我再不注意,學生們就故伎重演。但通過反思后,我試圖換種育人方式——表揚。
有一回,我看到一向頑皮的同學突然開始聽講認真,我便抓住機會在課堂上予以口頭鼓勵,并請他為自己將姓名書寫到了黑板上的光榮榜里,但接下來的整整一節(jié)課,一直坐不住的他,卻還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課堂學習中,一個小動作也沒做過,就連身邊的同學找他談話他也置之不理。結(jié)果,這同雪還把鄰桌的其他同學都帶著認真地學習了。再后來,我仍然適時地對他倆的先進情況表示了認可,并進行持續(xù)地正面強化,如今,這兩個同學在音樂課上都已經(jīng)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其他科目的成績也逐漸提高。
【案例總結(jié)】
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它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在小學音樂課堂中也是如此,由于小學生是比較敏感的學生群體,同時對于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也是非常在乎的,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需要注意把握對教師評價。因為老師的音樂課堂評價,不僅要注重于評價的方法和評價的情緒,這些因素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影響。
【案例反思】
在當前音樂教學變革的大趨勢下,對教學的評價必須充分體現(xiàn)國家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精髓,堅持"新標準"的基本原則,更加注重音樂教育與評價的教學,進一步發(fā)揮音樂教育評價的多樣性、主體和開放式。不拘形式地、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作出評價,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身為學生的音樂老師,要采用各種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以搭建師生之間、生生間的友情橋梁,使學生徜徉在音樂世界里自由自在地活動,快樂地學習。所以在今后的音樂課堂上為了更好地改善課堂有效的語言評價,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發(fā)揮榜樣的示范帶頭作用。
在口頭教學上,老師要勇于發(fā)掘?qū)W生中的佼佼者,建立典范,做學生的楷模。這種典范和學生長期生活在一起,年紀相近,經(jīng)驗相同,社會環(huán)境影響也相似,更容易讓學生信服,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而學生也因為周圍的典范,內(nèi)化的過程也較快。所以,如我們可以用設置"工具星"、"紀律星"、"演唱星"、"表現(xiàn)星"、"創(chuàng)新星"等的方法,直接看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并具體化而詳細地說明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加倍用心,以保護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讓青銅峽市察覺到自身與典范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以便于進一步用心地觀察學習。
二、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
常言道: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每個學生的音樂天分都會不同,不同的學生在音樂上的感受、理解和表現(xiàn)都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唱歌條件更好,有的則跳舞條件更好,因此老師要能重視學生的一切表現(xiàn),隨時隨地發(fā)現(xiàn),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尋找正面評價的機會。對學生適時恰當?shù)囊龑?、評價。使所有水平的學生都能享受成功,體驗快樂,發(fā)展。
三、采用體態(tài)語言,給孩子無聲的評價
老師利用體態(tài)語言加以點評,包括動態(tài)、表情、體態(tài)等語言,如老師或用親切期盼的眼神凝望學生,面含笑容,或輕輕點點頭以表達贊許,或豎起大拇指、給他喝彩以表示對學生精彩表演的認可,這種語言往往給學生以深遠的影響。當發(fā)現(xiàn)了有些違反紀律的小動作時,老師就應該不動聲色,直接跑過去摸他的腦袋,朝他輕輕地做了一個"噓"的動態(tài),非但不會影響學生,而且還會適時地給學生進行指導。
四、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采用多種方式相結(jié)合
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一般都是老師獨立地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法,而這樣的方法往往會導致教師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程度下降。在新課程背景下,學校對音樂課堂評價的方法需要有所轉(zhuǎn)變,努力改變學校從傳統(tǒng)老師獨立評價的方法向?qū)W生多元化的方法過渡,所以,小學音樂課堂評價中可以引入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學生間共同評價的方法。這不但能夠提高老師對學生評價的方法,同時也能夠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性。由于老師的評價方式不一定是全面的,同時老師的評價方式也不一定是客觀的,所以,通過提高對學生的自身評價以及學生間的共同評價,豐富了小學對音樂課堂評價的方式,使音樂課堂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角度,也使學生對自己有更為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