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愿
樹上的喜鵲叫喳喳,底下的新人要成家?;槎Y,不論對哪個民族的人來說都是一件人生大事。與漢族婚姻相比,少數(shù)民族的婚姻,有著很多有意思的風俗習慣,在禮節(jié)、服飾、頭飾等方面都有獨特的講究。
一對水族情侶的愛情
韋永建和潘五妹是同在江蘇常州務工的水族情侶,來自相同的地方、又是同樣的民族,讓這兩個外鄉(xiāng)人在緣分的安排下,從相識、相知發(fā)展為戀人。在相戀的日子里,他們彼此照顧、相互鼓勵、早已認定對方就是自己廝守終身的人。為了給這段愛情一個塵埃落定的結果,倆人商量著,“端節(jié)”回一趟老家。永建要帶著五妹回家認識自己的家人,然后跟家里商量結婚的大事。
永建是三都水族自治縣三洞社區(qū)板良村的小伙,五妹是同鄉(xiāng)板南村的女孩,兩個村寨相距不過十幾公里。在水族地區(qū),最隆重的節(jié)日就是端節(jié),是以水書先生依照水歷推算出來的,從頭至尾長達49天,相當于漢族的春節(jié),各地依傳統(tǒng)分7批過節(jié)。永建家過的是第三批端節(jié),五妹家過的是第五批端節(jié),兩地過端節(jié)的時間間隔十三天。
兩批端節(jié)過下來,雙方家人都尊重他們自由戀愛,默認這樁好事。但作為男方得主動一些,該走的程序馬虎不得,以表示對女方家的尊重。永建的父母邀請了跟兩個寨子都沾親帶故的叔娘作為中間人,按照水族風俗要帶八塊紅糖、五十斤糯米酒、一只豬腿肉前往女方家。女方家則邀請了幾家重要的長輩來陪客,用男方帶來的酒肉進行設宴招待,兩家人坐在一起喝酒交流。按照傳統(tǒng)的水族風俗,女方家一般不會第一次就答應婚事,而是要退糖,中間人還要以同樣的方式再次上門,女方答應后,男方家才走上門提親、吃訂婚酒、辦正酒等復雜程序。這樣一來一往,女方從中考察男方對娶媳婦的重視程度,順便暗中考察男方及家人的品行等,俗稱“過三關”。不過永建和五妹兩家人認為,兩顆在一起的心靈不該被繁文縟節(jié)拘泥。在飯桌上,中間人索性提出把訂婚酒和正酒一起辦,讓兩個年輕人有更多的時間去奔赴前程,雙方想法一拍即合。水族出嫁姑娘最忌諱半路遇上打雷變天,因此婚期最適宜在秋冬舉行,于是兩家商議著好事就定在四個月后的春節(jié),這樣也有時間準備一番。
一場充滿水族風情的婚禮
四個月后,一場充滿著水族風情的婚禮在眾人的期盼中如期而至。結婚的良辰吉日以及女方出門的時間都有講究,是男方請當?shù)囟鍤v法的先生,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推算出來的。
迎親當天,男女雙方家各自置辦酒席,賓客盈門,鞭炮慶祝,場面十分熱鬧。新郎在十多名同伴的陪伴下,帶著彩禮、首飾、衣服、喜糖、豬肉等聘禮,在扎滿鮮花和氣球的婚車帶領下,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向女方寨子出發(fā),去迎接美麗的新娘。
水族是一個注重禮尚往來的民族,對于禮金一般沒有太多要求,新郎的彩禮越多,新娘家匹配的陪嫁也會越多。此外,女方父母還得準備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以及被子、鞋子、水壺等生活用品。當然,彩禮和嫁妝的多少依雙方家庭的經(jīng)濟而定,沒有固定的金額。被子一般為9床、11床或13床,水家人把單數(shù)視為吉利數(shù)字。此外,還要準備好水族繡花布鞋以及用毛線手工編織的拖鞋,鞋子的數(shù)量是按照男方內親的人數(shù)而準備,得保證男方的爺爺奶奶、父母、叔叔、叔娘、哥嫂、弟弟妹妹等人手一雙。
在五妹的房間里,她早已化好精致的妝容。長發(fā)盤結挽于頭頂,上面插滿了銀角叉和銀花,銀角叉呈三叉狀,與牛角造型頗為相似,這與水族對牛的崇拜之情密不可分。水族是水稻民族,因而耕牛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新娘子出嫁時佩戴牛角狀的銀叉,寓意著要像耕牛一樣勤勞而善良,那叉在兩側的銀花則是點睛之筆。一套銀花由多件組成,由若干花絲工藝做成花形或動物紋樣構成,在其中以銀絲圍繞做簧形并串以彩珠,走動時一顫一顫的,使得佩戴的姑娘步伐搖曳生姿,美艷動人。再佩戴上男方家提前為她準備的銀項圈和銀手鐲,身穿母親親手縫制的黑色馬尾繡衣服,腳穿一雙精致的馬尾繡高跟鞋,通身上下的銀飾裝扮,與經(jīng)典的黑布馬尾繡衣服黑白輝映,此刻的五妹像極了嬌艷欲滴的花朵,盡情地綻放屬于自己的美麗,等待新郎的到來。
五妹知道,迎親的隊伍要接新娘和帶走嫁妝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必須得過攔門酒一關。在男方尚未到達時,女方家早早就在家大門口處,抬一塊大木板,平放在兩張長條凳上,將大門擋住。大木板上整齊地擺好66個土碗,碗里裝著米酒。為了增加氣氛,女方家也會在碗里混裝上一些肥肉、瓜子、糖果等,并用土碗蓋好。這樣,新郎家的來人就無法知道哪一個碗里裝的是什么東西了。
新郎家的迎親隊伍被新娘家的人全部擋在了門外。男方分批派代表上去“點兵點將”,點到碗里裝什么就吃什么,點到肥肉的人連連叫苦,吃不下也得吃,最多是拿辣椒蘸水幫助“下咽”。新郎家派出的代表一輪一輪的上陣喝酒,直到桌面的土碗被全部打開后,攔門酒儀式才算結束,迎親隊伍順利進入家門,迎娶新娘。
水族姑娘出閣,必須由親哥弟或堂哥弟陪同往返。按習俗,五妹出門時得由弟弟打著紅傘,哥哥背出家門,把她送到婚車里,一路上雙腳不能著地,途中無論遇到什么,新娘都不能回頭,否則視為不吉利,然后由家里未婚的妹妹當陪娘全程陪同。進入男方家門時,仍由哥弟兩人,一個打傘,一個背新娘進門。這種習俗,體現(xiàn)兄弟姊妹互相關心的手足深情,亦為水族獨有。
在男方家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要先叩拜祖宗牌位,然后向長輩和親友鞠躬,接著由新郎向送親隊伍分發(fā)紅包致謝,同時接受大家的祝福。按水族婚俗,結婚當天新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由陪娘陪伴歇宿。第二天早上,新娘由新郎陪同去挑一擔水回來,以示新娘已開始操持家務和在夫家生活?;楹?,新娘要回門,小住娘家三五日?;槠谥?,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夫妻生活。
結婚儀式結束后,永建和五妹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成為名副其實的夫妻。五妹把她的馬尾繡嫁衣整齊、平整折疊收好,這可是她一生中最珍貴的服飾,一針一線都是母親親手縫制,蘊含母親對女兒一輩子的祝福和希望,以及承載著家人最殷切的期盼。結婚當天所穿戴的首飾,五妹更是把它們視若珍寶,她用白色紙巾里里外外包裹一層,再用一個塑料袋子裝好,最后才放入木盒子里鎖好,避免空氣的氧化。每一件寶貝都凝聚了娘家與婆家兩個家庭對她的愛,將來她和永建有了孩子,孩子有了孩子……她也會把這份愛一代一代地延續(xù)下去。
接下來,她和永建商量著要繼續(xù)打工之路,為他們今后的幸福生活奔赴遠方,去開創(chuàng)屬于他們的幸福生活。(責任編輯/孫晉楠)E5085AEB-3F26-496B-A606-66DA58201A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