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w
虎年春節(jié),天氣晴好,我與友人相約一同游覽馬桑坪古寨。馬桑坪古寨位于銅仁市石阡縣白沙鎮(zhèn)大巖村,是第一批被列入中國傳統(tǒng)村落保護名錄的古村,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驅(qū)車前往的路上,我們聽聞該村除了古寨外還有一個龍鳳巖風景區(qū),想著也是順路,便和同伴們商量著過去看看。剛到龍鳳巖景區(qū),我們便被美麗的風景吸引,確實是風光霽月?lián)嵛咳诵?。我們站在龍鳳巖山頂俯視山腳,可一窺整個城鎮(zhèn)和大巖村全景。我不禁感嘆天地之廣大人之渺小。伴著清新的空氣,眺望層疊的梯田,古樸的村落,聽山間溪流淙淙,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下山時發(fā)現(xiàn)路比上山路還崎嶇,有一種山路十八彎的感覺,但路途中驚喜不斷。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兩顆古樹,高聳云端。再往前,還未到古寨,便看到一塊刻有大巖村馬桑坪字樣的大石頭。走進村寨,滿目皆是竹林、樹木,村中那些黝黑整齊的瓦片房屋,每家每戶門柱上紅彤彤的對聯(lián),與盤旋在四周的蜿蜒小道,構(gòu)成了一幅絕美的丹青水墨畫。
在寨子游玩期間,我們感受到了村民的熱情好客,路途中就被拉去村民家里吃了一頓飯,品嘗到了貴州特色菜折耳根野蔥炒臘肉,非常美味。聽主人家介紹村子里有一個龍鳳巖臘肉加工廠,我們也去參觀了一番。在臘肉加工廠,熏烤的臘肉香味撲鼻,我和友人都或多或少購買了一些。
在馬桑坪古寨,我們還體驗了采茶、品茶之樂,當?shù)禺a(chǎn)的茶氣味清香,品之醇厚回甘,村民說這是母本苔茶,20世紀60年代開始種植。向山上望去茶山碧綠如洗,空氣冷冽清新得仿佛每呼吸一口都能聞到茶香。據(jù)了解,村寨里還種植有白茶、綠茶,以及黃金蜜李等產(chǎn)業(yè)。
游走村子,干凈整潔的村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聽村民們說,當村中有紅白喜事時,村民在辦完酒席后,都會組織人員把所在組內(nèi)通村公路、溝渠和小道的衛(wèi)生打掃一遍,保持村寨環(huán)境衛(wèi)生,把最好的村容村貌展現(xiàn)出來。
談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村民們滿是驕傲之情。他們說馬桑坪古寨人才輩出,特別是王姓,出過不少杰出人物。比如王治廉,是第一屆銅仁市(地區(qū))助人為樂道德模范。48年如一日,節(jié)衣縮食捐資16萬元,幫助120多名學子圓了求學夢,還在石阡中學設(shè)立了“王治廉奉獻獎勵基金”,以及捐款改造了大巖小學;王治常,著名書法、篆刻藝術(shù)家,其作品在多家報刊發(fā)表、獲獎。他留在村里小學的作品,一直被保存在村委會。
據(jù)村民們介紹,元宵節(jié)期間村民熱衷舞毛龍?!柏罾忻垺笔鞘淇h仡佬族世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文化活動,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2016年大巖村曾獲石阡仡佬毛龍節(jié)優(yōu)秀表演獎?!柏罾忻垺痹煨酮毺?,毛龍形如蛇,尾似魚,整條毛龍要用四、五百根火草稈扎成,看上去滿身是毛,與其他民族制龍有較大差異。
每到正月初十左右,村里玩燈人就會舞著毛龍走街串巷鬧新春,為大巖村增添了不少歡樂、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那期間每天晚上都是人山人海,禮花、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五彩“毛龍”上下飛舞、左右翻滾,時而舞成“二龍戲珠”,時而舞成“兩龍搶寶”,猶如騰云駕霧,氣勢撼人,場面十分壯觀。有時會有祭師說“龍符事”,念誦敬龍神、“開財門”和“敬財神”等誦詞,看熱鬧的群眾把道路圍得水泄不通。
“仡佬毛龍”有著豐富的文化價值,顯示出獨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樣的社會功能,它是研究古代仡佬族文化傳統(tǒng)的寶貴財富。然而,由于缺少經(jīng)濟效益及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年輕人不再熱衷于“毛龍”事業(yè),加之受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也使人們的審美趣味不斷改變,“仡佬毛龍”欣賞群體逐漸局限于老年人群中,大多數(shù)村寨也很難組建一支完整的舞龍隊伍,亟待拯救。
結(jié)束了古村觀光,回去的路上我細細品味,古村的故事也像它的歷史一樣,波瀾起伏,綿延不斷。(責任編輯/楊倩)
村寨信息:
區(qū)位:銅仁市石阡縣白沙鎮(zhèn)馬桑坪古寨
交通:貴陽—銀百高速—江黔高速—012縣道—馬桑坪古寨
鄉(xiāng)村特色:石阡毛龍,龍鳳巖景區(qū),古樹,母本苔茶茶山,侗鄉(xiāng)臘肉,黃金蜜李,特色木屋,名人古跡,古井6CF65330-F464-4784-8903-A8464DAF22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