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華
(上海市閔行區(qū)三農綜合服務中心,上海 201109)
軟棗獼猴桃又名軟棗子、獼猴梨、奇異莓,為獼猴桃科獼猴桃屬凈毛組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軟棗獼猴桃不僅營養(yǎng)豐富,經濟價值也極高,是近年來繼藍莓之后又一網紅“貴族”水果。目前,我國軟棗獼猴桃產業(yè)化栽培尚處于起步階段,尤其在南方地區(qū)種植面積很少,在上海地區(qū)更是鮮有栽培。在此背景下,筆者于2020年從浙江省引入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進行了引種試驗,并對其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植株生長情況、物候期、生物學特性及產量等進行了觀測和調查,以期探明軟棗獼猴桃是否適宜在上海地區(qū)進行推廣種植?,F(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2020年3月,從浙江省安吉縣(以下簡稱浙江安吉)引入“軟棗1號”“軟棗6號”“軟棗91號”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每個品種種植30株,均為3年生袋栽苗,采用設施栽培。
試驗地為上海浦蔬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的連棟大棚,每個品種種植1個大棚,每棚種植2行,株行距為2 m×4 m,雌、雄株比例按8∶2進行配置。
種植前平整棚內土地,開溝作畦;每棚準備30個大小為80 cm×60 cm的限根器,限根器底部施入腐熟有機肥,并裝入約2/3已拌勻的混合營養(yǎng)土[1];軟棗獼猴桃幼苗經去袋、修剪后進行定植,定植時進行培土、澆水,定植后用竹竿綁扎固定;在大棚內距地面2.0 m處搭設平行網架,鋼絲間距為50 cm×50 cm,植株生長期間將新梢及時向上引縛至平行網架上;灌溉采用微噴灌技術,并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以在澆水的同時進行施肥,肥料施用需有機肥、水溶肥和復合微生物肥相結合,從而快速補充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有益生物菌群數量,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進而提高植株抗逆性;采用“一桿兩蔓八側枝”的整形修剪技術,其中,修剪以冬剪和夏剪為主[1-2];蟲害防治主要采用涂白、燈光和黃板誘捕等措施,病害防治主要是在冬春季采用石硫合劑殺菌、降低全年病菌發(fā)生基數的基礎上,做好生長期灰霉病、白粉病等的防治工作[3]。
苗木種植后,調查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的成活率、長勢等;試驗期間,定期調查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物候期,如萌芽、開花和結果時間;成熟期,調查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的部分生物學特性及產量,如單果重、糖度、產量等。
由表1可知,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其幼苗移栽成活率均達100%,且經過1年左右的生長,基本能形成骨架樹形,主干增粗明顯,植株生長健康,說明試驗品種的適應性強,成活率高,可在上海地區(qū)進行推廣種植。
表1 試驗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植株生長情況
由表2可知,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其物候期有所差異,但都能正常發(fā)芽、開花、生長及落葉休眠,其中各品種的成熟期有所不同,避免了集中上市,具有互補的效果。同時,由于上海地區(qū)的氣候與浙江安吉略有差別,且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均采用設施栽培,故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物候期均較在浙江安吉種植有所提前。
表2 試驗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物候期比較
由表3可知,對試驗品種在浙江安吉和上海地區(qū)種植的部分生物學性狀及產量指標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的果實品質性狀表現(xiàn)類似。其中,“軟棗1號”在兩地種植,均表現(xiàn)為果實呈橢圓形,長約3 cm、寬約2.5 cm,陽光面果皮為紅色,果肉為暗綠色,成熟后果肉味道香甜,豐產性好;“軟棗6號”在兩地種植,均表現(xiàn)為果實呈長錘形,長約4 cm、寬約2.5 cm,陽光面果皮有紅暈,果實后熟變軟后,果皮果肉會轉變成誘人的紅色,果肉香甜,甘醇厚重;“軟棗91號”在兩地種植,均表現(xiàn)為果實呈圓錐形,長約3 cm、肩寬為2.5 cm,成熟果實為紅色,果肉清甜,風味獨特,樹勢強健,豐產性強。但是,這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的成熟期、產量等性狀表現(xiàn)差異較大,其中,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成熟期明顯早于在浙江安吉種植,產量明顯低于在浙江安吉種植。經分析,這是因為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的種植時間只有兩年,植株還未達到豐產期,再加上受臺風等的影響,導致產量較低。
表3 試驗品種在浙江安吉和上海地區(qū)種植的生物學性狀及產量比較
引種試驗結果表明,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成活率均達100%,果實成熟期較在浙江安吉種植提早5~10 d,果實品質性狀表現(xiàn)與在浙江安吉種植基本一致,但產量受種植時間短和天氣等因素的影響,遠低于在浙江安吉種植。綜上,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可在上海地區(qū)進行推廣種植。
值得注意的是,3個軟棗獼猴桃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種植的適應性和抗病性雖較強,且耐寒,但不耐熱,在栽培中要注意防止夏季產生“熱害”,可通過林下生草、高溫季節(jié)及時灌溉、棚內覆蓋遮陽網等措施,來有效降低高溫對軟棗獼猴桃生長的影響。
目前,軟棗獼猴桃在上海地區(qū)還處于引種階段,且僅在浦東新區(qū)和嘉定區(qū)有少量種植,種植面積不足13.33 hm2,未來可結合采摘和農業(yè)觀光項目,以促進軟棗獼猴桃在上海地區(qū)的推廣種植,從而為種植戶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