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李 銳?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蘇州大學臨床醫(yī)學研究院副院長。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隧道內鏡協作組副組長,中國醫(yī)師協會內鏡感染管控專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擅長食管、胃腸道疾病的內鏡診斷和微創(chuàng)治療。
門診時間:周二、周四上午
高 楠?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講師。致力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尤其是胃腸道及膽胰疾病,如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脂肪肝等的臨床診治,熟練掌握胃腸鏡檢查技術。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周五全天
端午,一個祈福祈愿的日子,將“安康”之愿,細致包裹在粽子的棱角中;將“辟邪”之愿,緊緊纏繞在五色的手繩里;將“祛病”之愿,高高懸掛在屋檐的艾草上;將“勝利”之愿,勇猛激蕩在前進的龍舟里……當古人為“端午”創(chuàng)造了眾多風俗活動時,也將“愛和希望”蘊含于粽子中。
粽子,作為端午節(jié)的“頂流”,無論男女老少都無法抵擋它的“魅力”:咸粽鮮香適口、肉香四溢;甜粽清香撲鼻,絲絲甜蜜沁人心脾。都知道粽子好吃,可很多人卻只能望粽子興嘆:“不敢多吃粽子呀,糯米食不好消化!”
盡管中醫(yī)醫(yī)學古籍上說:糯米可以“健脾養(yǎng)胃”;藥王孫思邈云:“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泄。”可消化內科的醫(yī)生卻常常囑咐我們:糯米不易消化,消化能力不好的人要少吃。
糯米為什么不易消化?我們首先得從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說起。糯米中的淀粉分直鏈和支鏈兩種,我們平時吃的大米是直鏈淀粉,而糯米大多是支鏈淀粉。人體攝入食物后,需要有酶的參與才能完成消化和吸收食物營養(yǎng)的過程,淀粉在消化過程中需要淀粉酶的參與,這種酶存在于口腔與小腸中,胃里卻沒有。一般大家理解的“消化”通常在胃里進行,但胃幾乎不會消化糯米,只能通過蠕動盡可能地將它機械性磨碎,并推入小腸,促進下一階段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攝入太多的糯米食物,容易導致胃動力減弱,產生“沉胃”的感覺。而且當糯米中的支鏈淀粉比較多時,人體中的酶水解支鏈淀粉的能力相對較差,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臨床癥狀。
面對粽子,我們真的只能“愛你在心口難開”嗎?其實不然,粽子吃多了不易消化,主要是以下3種原因:
1.涼粽子未加熱食用:如果你吃了太多涼粽子,可能確實不太好消化。
研究發(fā)現,糯米加熱后淀粉會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被消化;但糯米冷卻后,支鏈淀粉很快相互連接成緊密的結構,導致黏性和韌性增大,進而影響人體內消化酶的作用,增加胃腸的消化負擔。所以,粽子最好趁熱吃,如果放涼了,不妨重新熱透了再吃。
2.粽子里“油”太多:粽子不易消化,除了與糯米有關,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其餡料,很多人都喜歡吃的肉粽里,不僅包含糯米,還含有不少飽和脂肪。
研究發(fā)現,糯米加豬油煮熟后,和沒有加油的熟糯米相比,快速消化淀粉含量顯著下降,慢速消化淀粉含量顯著上升,這說明加入豬油會延緩其消化速度,給胃腸帶來巨大的負擔。
咸肉粽雖好吃,但切忌一下子吃太多,以免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對于胃腸功能良好的人,建議一天吃不超過2個。對于小孩、老人及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吃粽子最好一天不要超過1個。
3.咀嚼不充分,影響消化酶工作:攝入食物后,想讓食物被更好更快地消化掉,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咀嚼。通過咀嚼,口腔唾液里的消化酶會幫助身體分解食物。粽子黏性大,一旦咀嚼不充分,未經充分研磨的食物直接進入胃里,容易加重胃的負擔,不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吃東西細嚼慢咽是有一定道理的!
現在,端午節(jié)的儀式感,很多人主要還是體現在吃粽子上。粽子好吃,也要會吃。除了上文所說的要吃熱粽子、少吃油脂含量高的粽子、控制吃粽子數量、吃粽子要充分咀嚼外,用對食用方法,才能“粽”情享用。
1.用雜糧代替部分糯米:吃粽子時,除了要徹底加熱外,還可以在制作時,選擇用一些雜糧來替代部分的糯米。這樣可以增加膳食纖維,延緩血糖的吸收,同時雜糧的含糖量約比糯米低10%,可降低糖分的攝入量。
2.降低油脂、糖的攝入:粽子的餡料可盡量以瘦肉或豆干來替代高脂的五花肉,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油脂攝取。咸蛋黃的膽固醇與鈉含量皆高,不建議老年人過多食用,可以選擇以紅豆、菌菇、菜脯、竹筍或蒟蒻丁為主餡的粽子,膳食纖維量的增加可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堅果類含有維生素E,但油脂與熱量偏高,建議酌量使用,以搭配口感為主。紅棗、豆沙粽盡量減少用糖量,包括白米粽蘸糖的吃法都會無形中攝入過多的糖。
3.減少粽子的食用量:有些老年人覺得粽子越大越好,看著實在。其實,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迷你粽“過嘴癮”,以控制粽子的攝入量。日常生活中,也不應以粽子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老年人在吃粽子時,可以用粽子替代一餐的主食分量,同時建議搭配些時令蔬果以均衡營養(yǎng)。另外,對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菜肴和粽子一起吃,混合膳食的升糖指數比單獨主食的升糖指數要低,可以先吃菜后吃粽子,這樣也能延緩血糖吸收。
(編輯? ? 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