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海杰
在體育教學中充分融合德育的內容,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其生活的技能,還能通過行為的疏導,培養(yǎng)其積極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有意識地選擇豐富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和集體精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在學校教育的任何一門學科中都能夠將德育教育滲透進來。對于體育教學而言,如果忽略了德育教育的滲入,那么這樣的教育是不夠完整的。因此,體育教師有必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體育教師需要對體育學科中具有品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認真分析,認真觀察學生的體育學習狀態(tài),抓準德育教育的時機,教師還需要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并且教師要以身作則,讓學生受到文明教育的熏陶。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情況
“放羊式”的教學方式是當前眾多小學開展體育教學所采取的手段,很多小學在對學生從思想上灌輸?shù)赖碌姆椒ㄓ兴啡保赖陆逃瑫r也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容易受到忽略的環(huán)節(jié),常常給人感覺體育教學存在“閉門修道”的狀態(tài),并且體育教學中的研修機會較少,體育教學想要找尋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模式,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探索,而探索的時間又是非常漫長的,這不僅不能讓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得到實現(xiàn),同時也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站在體育教師的角度上看,由于長時間在閑散的環(huán)境中開展體育教學,不僅會導致教師對工作一直處于散漫的狀態(tài),并且教師也不會對學生產生較強的責任心,這就會造成體育教師無法提升自身素質的局面,同時也對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學以及開展德育教育造成了嚴重的阻礙。還有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只是傳授給學生單純的技術觀點,沒有重視在教學中陶冶學生的情感,導致體育教學從最初的“育人”逐漸轉變成“傳技”。
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意義
(一)有益于將學校德育教育主戰(zhàn)場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學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人才的重任,教書育人與立德樹人都是學校的主要作用。學校作為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需要更加重視將各個學科與德育教育相結合。體育這門學科由于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堅韌不拔的品質和培養(yǎng)學生具有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精神,還能讓學生變得更加積極進取與吃苦耐勞,因此將德育教育與小學體育教學相結合更加能夠將學校式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凸顯出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堅強品格、拼搏精神、責任感、規(guī)則感等方面出發(fā)[1]。
(二)融入德育教育的小學體育教學更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
小學所開展的體育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因此為了能夠讓小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學校有必要安排出合理的體育教學計劃。通過將德育教育與小學體育教學的相結合,能夠提升小學生的思想覺悟,學生在接下來進入到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將變得更加積極,并且還能夠保證體育課堂開展的紀律性,這些都會讓小學體育教學更具效果。
三、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
具體策略
(一)認真觀察,巧妙抓取滲透德育教育的時機
1.穩(wěn)抓備課環(huán)節(jié)中的德育教育時機
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是體育教師備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在對學生進行充分分析后,才能有針對性地設定本節(jié)課的德育教育目標。例如如果教師所教授班級的學生不具備較強的自主意識與合作意識,那么教師在備課時就需要具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引入一些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受到德育教育[2]。
2.穩(wěn)抓上課環(huán)節(jié)中的德育教育時機
體育課堂上出現(xiàn)育人的時機隨時可見,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觀察并積極地捕捉這些時機,同時采用有效的措施使德育教育能夠巧妙地與體育教學相結合。例如在對小學生開展體育課堂教育時,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操場上有一張價值10元的人民幣,這位學生拾起人民幣并馬上交給教師,針對學生這一拾金不昧的品德,教師應當馬上停止讓全體學生進行練習,通過在班級內表揚這位拾金不昧同學的方式,讓所有學生都學習到這種良好的品德。教師利用上課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事情為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德育教育與小學體育教學之間的融合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3.穩(wěn)抓課堂小結中的德育教育時機
教師通常都會在完成練習或者完成課堂教學后進行課堂小結。大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總結時只是會粗略的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這樣的總結方式通常會比較空洞,因此在總結時,教師需要注意課堂教學時所存在的一些細微問題,并在總結階段再次向學生提及這些問題,通過對問題的再次分析,能夠有利于學生獲得優(yōu)良的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不斷啟發(fā)并鼓勵學生,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性的引導是德育教育融入體育教學的重要過程。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將德育教育有效引入課堂,游戲通常會由動作、情節(jié)、比賽規(guī)則以及結果四項構成,其具有豐富的教育內容,將游戲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結合,能夠將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完全反映出來。通過游戲能夠培養(yǎng)學學生的團隊意識,使他們成為一個能夠相互合作、團結友愛、遵守紀律的人。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蹦愛跳,因此教師需要重視為他們所選擇的游戲,經量為他們選擇一些充滿意義的游戲。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我是小交警》的體育游戲,利用互聯(lián)網為學生下載一些如何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圖片,并讓學生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聽過該游戲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使他們通過這個游戲認識到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結束游戲后學生的生活常識知識就會得到提升。又如,開展體育課程通常需要運用到各種體育器材,因此教師在結束課程教學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歸還這些課堂上所使用的體育器材,從而將愛護公物的優(yōu)良品德滲透進體育教學中。
(三)體育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文明教育
在《莊子·天道》中出現(xiàn)過這樣一句話:“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出言傳不如身教的道理。小學生這個群體,均沒有形成自己判斷,他們對自己周圍的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特別是教師的行為對學生能夠造成巨大的影響,小學生特別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因此如果教師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例如通常每學期開學所開展的第一堂體育課中,教師會為學生強調體育上課規(guī)則,要求學生能夠在體育上課鈴響時準時到達指定地點集合,而如果教師做出這樣的規(guī)則,自己的身影卻經常遲遲出現(xiàn)于課堂之中,那么此時教師的言行就是不一致的,這樣的行為無法體現(xiàn)出教師的以身作則,自然也就無法將德育教育滲透給小學生了。德育教育的滲透方式多種多樣,以身作則是其中最直觀的且最簡單的滲透方式,因此教師必須要注意自己在教學中的舉止,不僅要耐心的為學生進行規(guī)則講解,還要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自己的形象,使學生能夠慢慢受到教師行為的影響,最終使他們獲得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還可以充分將自己的優(yōu)秀品德展示給學生,使學生不僅能夠從書本中獲得品德方面的知識,更是從自己身邊的教師身上直觀的學習到這些優(yōu)秀品德,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自身品德的目的。教師為學生以身作則的方式,充分發(fā)揮出體態(tài)語言的作用,體態(tài)語言本身就是無聲的,在教學過程中,其他任何形式的教學方式都無法完全取締體態(tài)語言教學[3]。
(四)提升德育意識,加強德育工作
在德育要求下構建體育教學機制系統(tǒng),就要根據小學生的成長需求,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也要培養(yǎng)優(yōu)良的道德情感。如團結互助、愛國情懷、獨立自主、自尊自強以及民族自豪感等,都是德育教學的重要核心。在實際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重視德育教學,教師可以為小學生的成長樹立榜樣,通過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小學生的心靈,提升他們的德育意識。如從身體運動習慣養(yǎng)成開始,引導學生了解和遵守體育規(guī)則,建立規(guī)范意識,或者利用體育團體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歸屬感,進而促進其正確認識自身和社會的緊密關系,從小樹立社會責任心。
四、總結
德育教育滲透進小學體育教學中已經是當前義務教育階段需要教師引起重視的問題,它能夠有利于小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均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在此背景下,教師更需要不斷對授課與育人的模式進行探索,將德育教育巧妙地與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相融合。學生在這樣的體育教育環(huán)境中,便能夠水到渠成地獲得高尚地情操與思想品質,從而讓體育教育與人文素養(yǎng)之間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局面。如果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教師都能夠運用正確的方式融入德育教育,并堅持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那么體育教學就能夠正在做到讓學生既能夠學會體育技能,又能夠將體育教學的育人作用彰顯出來。
參考文獻:
[1]王臻鑫.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滲透[J].時代教育,2015(10):253.
[2]代敏.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分析[J].數(shù)碼設計(上),2019(4):197-198.
[3]胡曉勇.初中體育教學中德育有效滲透分析[J].青春歲月,2020(5):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