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很多閱讀推廣人都說,在親子共讀中,其實更受益的是爸爸媽媽。這不僅說的是在親子共讀時能享受把一個柔軟的小身體抱在懷里的溫馨和甜蜜,還指成人更能于書中獲得更多的感悟和體察。
在家庭關系的感悟上,尤其如此。這次,我想為大家推薦3本圖畫書。
要推薦的第一本圖畫書,還是這次特別策劃中劉丹老師點評的《小凱的家不一樣了》。這本書表面看起來講的是一個孩子在即將有弟弟或妹妹時的不安和焦慮,其實也是我們成人在對待家庭關系發(fā)生變化時的心理映射。在小凱看來,水壺長了貓尾巴,沙發(fā)變成了鱷魚,鞋子長出了翅膀……但實際上,當我們的家從二人世界升級為三口之家,孩子從任你擺布的“小乖乖”升級為四處惹禍的“小叛逆”,家里也出現了各種變化,這也會讓我們覺得,怎么周圍的一切好像都變得不對勁了?!本來無所不能的老公變成了一個逃避的爸爸,本來順理成章的事變得無比復雜,本來好好的一句話卻引發(fā)了劇烈的爭吵……這本圖畫書就可以讓我們很好地覺察,生活空間的改變會帶來心理空間的改變,也許真的不一定是事情本身變得越來越糟糕了,而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還沒調整好。所以,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不斷調整視角,在不確定中去尋找確定感,是每一個家庭面臨一次次改變時非常重要的事。
我推薦的第二本圖畫書更加有名,是《愛心樹》,內容就不再贅述了。很多人都認為大樹隱喻著一個家庭中的父母,他們可以為孩子傾其所有,毫無保留。但實際上,我也請劉丹老師講過這本書,也非常想知道心理治療師如何看待父母這樣忘我的付出。誰知,劉丹老師看完這本書之后就笑了,她說:“我覺得這大概是父母的一種自我安慰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像這棵大樹一樣,孩子需要什么就能準確地提供給他,確實會和這棵樹一樣,是快樂的,也是幸福的。而在現實生活中,通常是我們想給孩子的,他并不想要;他需要的,我們又給不了或者根本不知道,這才造就了很多并不愉快的親子關系?!眲⒌だ蠋煹慕庾x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新的認識—并不是父母傾其所有就能滿足孩子,知道一個孩子需要什么,再適時提供幫助更為重要。也許這本書能幫你參透如何打造“你情我愿”的最佳親子關系。
最后一本書叫《風需要休息》。這個故事講的是冬風太疲憊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但卻一直被拒絕,這導致風變得更加暴躁,開始有了破壞性的舉動,從而招來了更多的指責和抱怨,于是,風更憤怒了……直到一個小女孩聽到了風的心聲,為它提供了一個可以休憩的小小空間,風終于平靜了。春天來了,風走的時候,也為小女孩和所有人留下了他們需要的禮物。如果你已經在復雜的家庭關系中焦頭爛額,心力交瘁,那么,親愛的,你也需要休息。即便是別人再無法體諒你,你內心的那個小女孩也應該走出來傾聽你,安慰你,給你一點點空間,用來調整和休息?!疤善健辈煌耆菈氖?,“躺平”之后,我們才有可能恢復氣力和生長智慧,去面對更多的挑戰(zhàn)和難解的人生。9D542F70-8B72-43FA-AC1B-7361AE4AC83A